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闫世和 《华章》2007,(10):64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保险法的基石和保险合同的效力要件.其产生和意义在于防止赌博和道德风险,理清保险利益的内涵、构成要件和存在时间,对保险合同具有重要意义.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和合同的性质不同,为此,本文根据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保险利益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保险利益原则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保险上的不当得利。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利益仅仅是看作对投保人的要求,这使保险利益原则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目的价值。从保险利益的目的和宗旨出发应当将保险利益界定为对被保险人的要求。因被保险人的定义中已经包含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应具有保险利益的要求,所以在被保险人之外再另行规定保险利益原则没有必要,因此《保险法》第12条关于保险利益原则的规定应当取消。  相似文献   

3.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制度的灵魂,各国均将该原则作为统领其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并将其制度化。然而在我国,因制度规定的不完善使得该原则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困惑和难题。文章仅以财产保险为例,对保险利益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我国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点需重置、保险利益的规制对象需明确、保险利益的认定需制度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存款保险的运行机制与普通的保险有很大的不同.普通保险中的保险原则在存款保险制度中并不一定适用.本文先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容以及普通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原则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再将保险利益原则与存款保险联系起来分析,讨论保险利益原则在存款保险制度中的具体反映及其意义.研究表明,银行的股东、经营者和存款人对存款都有保险利益.  相似文献   

5.
保险合同不利解释原则分析--兼评《保险法》第31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险进入千家万户,保险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法》第31条确立了不利解释原则。保险合同的不利解释原则是解决保险争议的基本原则,但不是唯一的原则。试图正确诠释不利解释原则的真正内涵。对保险合同争议的解释,同样要遵循合同的一般解释原则以及要符合《保险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6.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基本原则之一,同时它也是保险法律制度的根基.保险利益的功能在于分散危险、补偿损失与防止发生道德危险,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在立法上确立了保险利益原则.我国1995年颁布实施《保险法》,虽然其间经过两次重大修改,但是保险利益原则一直是作为独立条款规定在“保险合同总则”当中,而且,2009年新修订的《保险法》对保险利益进行了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分类规范,立法技术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以保险法为出发点,从经济利益,利害关系以及适法层面对保险利益进行详细解读,以求探讨出最佳适合我国经济与社会环境的保险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7.
保险利益原则是概念非常模糊、判断标准不够明确的保险法基本原则,且该原则无视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的差异性,给保险立法和实务带来了不少问题。因此,笔者主张用经济利益原则取代保险利益原则,并用同意原则来调整人身保险合同以实现人身保险合同和财产保险合同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
通过保险利益学说的历史演进说明保险利益的本质内涵,结合我国现行保险法对保险标的规定和海事保险类别的分析,指出:保险利益是投保人与以权利为表彰的财产之间的关系。即投保人与权利之间所形成的保险法上的利益关系。而且,这种抽象的利益关系,即保险利益是真正的保险标的。  相似文献   

9.
虽现行《保险法》第12条第6款对保险利益下总括性定义,但该界定模糊,导致对保险利益的理解不一致,在具体适用时,争议颇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难以把控,易将保险利益界定扩大或不合理缩小。故应对财产保险利益的范围明确列举,采取法定权利人、占有人、管理人以及合同主体的分类列举方式;人身保险利益的范围增加具有法定保险利益的人员,将各国所普遍承认的合伙人、债务人等与投保人具有商业利益关系的相关人员列入,同意原则需加以被保险人书面同意方式的要求;同时,为适应保险市场的发展,增加对保险利益转移和消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诚实信用是指人们从事社会一切活动,应进行民事行为信息的充分披露,以谋求各方利益较量均衡所应遵循的准则。理解诚实信用原则内涵,重视诚实信用原则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习责任保险在解决实习伤害赔偿纠纷、分散学校实习伤害风险、缓解实习单位赔偿压力、维护学生人身权益、健全责任保险制度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立实习责任保险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伤害风险属于纯粹风险、可保风险;保险开发具有良好的内驱力;保险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充分发挥实习责任保险分散风险的功能,可以考虑将之确立为政策性保险。  相似文献   

12.
最大诚信原则应该同时适用于保险人和投保人。投保人遵守该原则主要体现在如实告知和履行保证上,保险人(保险公司)遵守该原则主要体现在弃权和禁止反言上。  相似文献   

13.
保险竞合是不同于重复保险制度的多数保险。我国保险法对保险竞合没有作出规定,导致保险实务中经常产生保险竞合的赔偿纠纷。建立保险竞合制度,确定各保险人的赔偿顺序是我国保险立法亟待补充和完善的内容。根据保险竞合的种类,在发生保险竞合时,应以损失补偿原则为宗旨,以法律规定为基础,确定各保险人的赔偿顺序及分摊数额。  相似文献   

14.
可保利益原则对人效力及被保险人概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保险法中被保险人概念过于模糊 ,且对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中的被保险人概念统一定义的模式缺乏逻辑和实践的支撑 ,应当修改。可区分定义为 :财产保险被保险人是保险合同上保险金给付请求权的享有人 ;人身保险被保险人是保险合同上被作为保险标的的生命或身体的所有人。现行法关于可保利益原则的规定亦是不妥当的。可具体修改为 :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在承保危险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具有可保利益是保险金给付请求权行使的条件 ;人身保险中 ,受益人的指定以必须取得被保险人的同意为原则 ,并附加部分例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着筹资渠道单一、经费来源不足、覆盖面狭窄等问题。比较世界各国医疗保障筹资模式,借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经验,大学生医疗保障宜按照权责利相一致、多方分担原则,采取全额统筹的现收现付筹资制,扩大统筹范围,公平分配医疗保障资源。  相似文献   

16.
确定公司债券保险的保费计算方法是推行债券保险工作的关键,用传统的期望值原理来计算这类型保险的保费可能会造成保险公司的保费亏空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对偶效用下的保费计算原理来计算这类型的保费。与传统的保险精算模型方法比较,这种基于股东投资后公司的资产损失的保费定价方法提供了另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超额保险破坏了保险的根本原则———“损害补偿原则”,故为法所不许。在分析超额保险时,必须遵循“损害补偿”这一保险的基本理念,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出发,区分构成超额保险的不同原因,并对之进行不同规制,从而达到保护善意投保人,惩戒恶意投保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保险业的传入、近代保险思想在华的传播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应运而生。买办是活动于近代中西贸易之间的新型商人,自身的投机性、民族性和保险业的高额利润使其成为投资于民族保险业的首批华商。买办对民族保险业的投资和经营,给中国保险业的成长注入了活力,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经济环境,但买办经营的局限性也显现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