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变化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快应用性本科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新课程教学观念、重构课程结构与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是应用性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高校课程改革及精品意识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是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基本要素,是实现高校教学职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高校课程改革和评价的背景分析以及对课程内外部要素两个方面内涵的考察,探讨了现阶段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精品意识的内涵与要求,进一步阐述了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分析目前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从坚持科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全面改革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地方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优化整合核心课程内容,构建电气信息大类核心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以增加综合性实验课程和开放性实验来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以加强校、企、政合作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核心课程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要求,以应用型高校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阐述了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教学改革情况,重点从教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应用型体现、配套实验室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课程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关键,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通过分析目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遵循“应用型课程建设七要素”,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并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几个方面阐述了应用型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际,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湖北文理学院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为核心,以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对影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化的改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核心是应用型课程建设,通过应用型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课程建设要求从教材、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考试、课程思政等多维度进行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变革,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课程教学体系。“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建设方法为其他相似类型课程应用型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学校应用性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应用性课程体系建设的哲学基础是社会中心主义课程观。应用性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要素和内容,改革课程组合方式、完善课程实施、改进课程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核心课程。本文以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核心要素为中心,系统地分析了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角色创新与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系、内涵和措施,为高校精品课程卓有成效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合适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分析多学科跨专业课程的内涵和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压力及培养目标,提出了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完善课程结构建设和"综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专业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点上。  相似文献   

13.
包昆锦  蒋远胜 《高教论坛》2012,(10):44-48,61
高校本科创新人才系统化培育机制的基本内涵是将高校人才培育所涉及的各类观念、教育教学实践和相关保障措施建设作为一个大的整体系统看待,从系统的各个环节同时改革。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本科创新人才培育实践中,从人才培育观、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架构、理论教学实施、实习实践活动体系建设、教学科研资源建设、师生评价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同时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农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特征的系统化培育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显示了系统化培育机制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贵州“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工业化进程,从化学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以及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我院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增强专业办学特色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工程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的内涵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调整专业结构,推进"双主体"育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条件,推进生活教育,以及规范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加强与完善了教学的内涵建设,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首先阐述专业建设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然后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的开发,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五个方面,重点阐述专业建设的内涵,以期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设的成效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全面落实专业建设,须做到切合专业实际,明确建设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课程结构和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提升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8.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构建以职业标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各职业院校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全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其中,确立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思路,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新思维,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核心课程改革建设为基础,建立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核心专业课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了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课程的建设质量及效果,最终达成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促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完善课程内涵建设的目的。同时,在坚持培养高素质综合技能人才的同时瞄准国际化方向,不断探索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途径,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高职办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着教学管理组织不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安排不适应培养技能人才、课程安排与阶段式培养目标要求相脱节,以及重技能轻素质等问题。从抓专业重点课程建设,以重点课为核心,改革公共课教学方式,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精简机构,整合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