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雨玲 《教师》2010,(2):10-11
本研究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08级612名大学新生为测试对象,采用大学生压力应对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主要以积极应对为主,哨极应对策略使用相对较少;高职院校新生在应对策略运用中无显著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主要以直接应对、计划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为主,相对较少采用间接应对、逃避等消极的、不成熟的应对策略;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在班级、不同专业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08级612名大学新生为测试对象,采用大学生压力应对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主要以积极应对为主,消极应对策略使用相对较少;高职院校新生在应对策略运用中无显著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主要以直接应对、计划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为主,相对较少采用间接应对、逃避等消极的、不成熟的应对策略;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在班级、不同专业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压力应对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倍受关注的一个主题。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压力应对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对的定义与结构、应对的测量与评定,以及应对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等三个方面。为了该领域应进一步加强对 应对概念、应对测量及研究的科学性、个体压力反应的生物基础、应对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应对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应对与个体的心身健康有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归因、应对方式和应对资源的利用等的论述,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旨在教会学生“学会应对”的应对教育,有其现实性和迫切性。认为:在中小学开展应对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学生的应对知认(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规化、改善其非良性的、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形成其良性的、成熟的应对方式。(3)丰富学生的心理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里的经典篇章大都可用于“应对”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应对的技巧、应对的本质、应对的原则和应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教师应对压力时既使用问题解决应对,也使用情绪定向应对,但以问题解决定向应对为主;不同情境中应对方式使用频率存在一定差异;性别、教龄和所在地区对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影响;部分教师职业压力应对存在知行不一致的现象;当前教师职业压力应对可分为"强问题应对""问题应对与情绪应对并重"和"弱反应"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对吉林市高校的34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年级、是否落实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行为应对有显著影响;父亲职业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应对有显著影响。(2)大学生就业的认知应对、行为应对、总的应对方式与就业困难、追求完美、能力、目标不明确、焦虑恐惧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就业的情绪应对与就业困难、追求完美、能力、焦虑恐惧存在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就业方式与焦虑自评总量表存在显著正相关。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从认知应对、情绪应对和行为应对三方面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希望对学者进一步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学生相对剥夺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人际敏感性问卷,探究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消极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剥夺感、人际敏感性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相对剥夺感对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均能显著预测人际敏感性。应对方式在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对人际敏感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通过从认知改变、积极应对和人际互动等方面提升贫困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特征,为培养其积极应对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75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中生与全国常模相比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上均差异显著;(2)高中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等差异,但文、理科学生在消极应对维度上存在差异,文科的均分高于理科;(3)高中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结论 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者以我国大学生应对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就大学生对学习与生活问题的应对、应对与其他心理现象的相关、应对方式的维度结构及应对理论、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在反思我国大学生应对研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研究内容、方法、价值体现几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全国八所高校976名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忍耐、转移、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压抑、逃避、幻想、抱怨、退缩等消极应对方式,且大学生压力应对具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应对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对作为一个心理科学的学术概念,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Freud.S的防御机制理论和应激理论的基础上,被以Lazarus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引进认知评估理论,与临床心理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从不同的理论渊源出发产生了应对的特质和情境两种理论,它们分别从应对的内外部探讨了影响应对的因素,但它们各有利弊,最终相互结合,理清了应对的影响机制。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应对方式,在探清了应对的性质、类型、过程、功效及不同群体的应对特征以后,应对研究将表现出如下新特点:把应对当作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应对的前提—应激事件将转向以正性事件为主;在获得了大量的横断研究资料以后,心理学工作者进而要探索应对的发展规律,必将以纵向研究为主;更深一步地研究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可以把应对看作是个体对自己内外资源的利用,应对方式与应对资源、影响资源利用的因素间的匹配将成为应对研究的点。  相似文献   

13.
教育考试中的舆情愈来愈多地给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带来压力,如何更好地进行舆情应对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基于政治系统理论,从输入、输出和反馈3个环节进行舆情事件应对分析发现,教育部门在舆情应对中存在应对能力不强、回应内容不明确、信息流通性差及缺乏权威引导等问题,其原因包括舆情应对存在认知偏差、维护自身利益、应对机制不完善和舆论引导经验缺乏等。据此,提出提升舆情应对意识、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掌握舆论话语权、建设回应型政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考生自尊、考试焦虑及应对方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考试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高考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考生考试焦虑与自尊、积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2)自尊、应对方式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显著,共可解释考试焦虑22.7%的变异;(3)自尊是应对方式和考试焦虑间的中介变量。结论:自尊、应对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高考生的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5.
应对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对教育是伴随应对研究的兴起而兴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笔者通过对高校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应对方式和应对资源的反思。认为在高校开展和加强以丰富学生的应对知识、完善其应对策略和应对技能、建立健全和完善应对资源为内容的应对教育是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大多数研究生不具备预先应对压力的意识和习惯。预先应对具有应对视域的前瞻性、应对情境的复杂性、应对目标的模糊性和应对效果的内隐性等特征。它在压力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效用:预先发现问题、预先整合资源,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减少个体压力的消极影响等;提高研究生预先应对压力的能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自我监测、计划未来、实行防御、反馈评估。  相似文献   

17.
应对是压力与心理适应和健康的中介调节因素。文章简述了近20年来儿童应对与发展、儿童应对策略、应对评估的方法论及应对中介调节机制四方面研究的成果、问题和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危机支援体系是针对大学环境中的危险因子而设立的自杀应对支援体系,由危机应对组织部门、危机应对事务部门、心理咨询·治疗部门组成,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却又互相联系。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危机应对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特定情况下的自杀应对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了解压力应对理论的发展和我国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现状,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压力应对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研究方法多维度、研究手段科学性、实践应用广泛性上存在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规范压力应对的科学研究、构建压力应对实践体系是增强大学生压力应对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升本院校贫困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事件、不成熟应对与升本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有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成熟应对与心理健康有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不成熟应对、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主效应,成熟应对不具有主效应;生活事件与不成熟应对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