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经济学分析法律的"效率"导向,旨在考察特定法律是否达到预定的社会目标。文章通过对宋律"盗贼重法"从设立到废除的考察指出,尽管特定立法的社会目标在于降低犯罪率,但如果法律制度出现过量供给,而打破良好秩序所必须的制度均衡时,这种制度供给就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2.
围绕"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个经典命题的思考其实多集中于"何以确立最大多数人的工具理性秩序",对于"何为秩序""何以接受秩序"则思考乏力。通过对港村环境问题的田野调查发现,面对着可视性和隐蔽性的环境污染事实,虽然村民们积极地寻找法律支持,试图通过法的路径来解决污染难题,然而"找法"并未得到积极的回应,港村处于"无法"之境。"找法"与"无法"的两难的核心就在于法律的运行与村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不相符,而并非诉求存在问题。在依法治理环境问题的进程中如何实现正式法律与村民的日常生活经验的有效链接成为当下亟待面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乡村法律秩序:一个事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乡村法律秩序是现时段在乡村形成的 (存在的 )与国家法律秩序既平行又相互交融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方性法律秩序。经过重新解读的地方化了的国家法律规则体系、地方习惯规则体系和赋予了强制执行力的乡村精英的理念共同构成了乡村法律秩序的渊源 ,居民自觉遵守、精英积极维护及国家的默认和许可是乡村法律秩序得到巩固和延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法律思想研究传统中,自古希腊时代起,就存在着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同的"法律数学思想"传统。近年来,这种以数学理性思维和数学工具为方法论的法律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但由于长期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的鸿沟,理论界对于这种"法律数学思想"研究还有很大的质疑声,认为这种研究方法背离了法律价值判断的基本属性。从本质上看,这种质疑观点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间争论在法律数学思想研究上的具体体现。所以,如何实现"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辩证统一,是开展法律数学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谈我国农村现代法律秩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律秩序必须具有三个特征:有以成文法典、法令、法规或者判例方式存在的法律规则体系;绝大多数人依照法律规则行为;公共执法机构依法维护法律秩序。我国农村法律秩序的现状不容乐观,法律规则体系在农村发生变异,农村行政司法机构维护法律秩序发生了变异,农村风俗习惯和乡村精英个人理念的普遍作用影响着建立农村现代法律秩序的进程。为此.需要完善农村立法,改善农村行政及司法机构执法或司法体制,增强农民法律意识,以构建农村现代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6.
我国乡村法律秩序的文化视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法律秩序的维持是依赖乡村中存在的多元的权威及其内在规则。社会调控机制是多元的,国家正式的法律和民间规范、习惯的冲突和妥协构成了乡村法律秩序,其实质是文化的冲突与妥协。文化多元的视角下,民间规范等在法律秩序中有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村落存在一种乡村法律秩序,而这些乡村法律秩序是怎样形成的,一直为法律界所关注。文章认为,乡村法律秩序的生成过程是乡村精英通过乡村风俗思想的宣教、乡间邻里矛盾纠纷的调处和乡村维权运动而重构乡村秩序的过程,是乡村精英与国家权威争夺乡村治理权的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革时期虽然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严格的科技法律秩序被破坏殆尽,但与这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与科技生活的运作机制及实现科技生成和运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并呈现出特殊类型的科技法律秩序。在法律缺失的语境下,文革时期特殊类型的科技法律秩序已成为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文本。  相似文献   

9.
周佳 《中国教师》2009,(5):20-22
<正>生成是新事物的生长和旧事物的衰亡的矛盾统一。"法的生成是指特定国家的法和法律制度在特定环境与条件下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1]。国家立法在推动新秩序建立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否定旧法所代表的旧秩序,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法律只有在转化为社会的有机的"自然"秩序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法律"。[2]随迁儿童发展权的法律保护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埃里克森认为,法律仅指由政府发布的组织规则;相对于法律,其它规则如个人伦理、合约、社会规范和非政府组织规范等都称为非正式规范.作者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有了法律,法律之外的社会规范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深刻地检验着法律.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法律日益增多,同时,社会规范也广泛存在,形成不同层次的"无需法律的秩序".法律与社会规范都能起到维护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功能,但是二者具备自身优势的同时又都有其局限性,文中关注法律与社会规范在我国社会运作中互动和协调的深层动因,力求在达到平衡的基础上促进二者各自社会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何鹏 《天中学刊》2014,(5):12-17
剧情相似的《铡包勉》和《安蒂纲》表现了中西法律文化在国法、人情关系问题上的不同。从法律的外在视角、内在视角、法律实施的结果、法律的分类以及社会规范的产生和归属等方面分析两部戏剧,在"遵守法律"与"法律的权威"这个问题上,中西法律文化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西方法观念中,"法律权威"虽然不断受到挑战和质疑,但"遵守法律即是正义"是毋庸置疑的。而在中国法观念中,"法律权威"虽获得"识别"或"承认",但"遵守法律"却未得到普遍的接受与认可。  相似文献   

12.
法律是否可移植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流行观点根据萨维尼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而认为其是反对法律移植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萨维尼在认识到罗马法对德国来说是外来法的前提下,不仅批判企图清除德国法律中罗马法因素的做法,而且认为保留德国法律中的罗马法渊源"亦未非不自然",更是以一贯之的做着罗马法的研究工作。从这一点出发,即便不能得出萨维尼承认普遍的法律移植是可能的话,那么至少也可以说萨维尼认为德国移植罗马法是可行和必须的。  相似文献   

13.
证券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并不重要的地位.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证券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证券法教学的目的,结合内容和方法,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针对证券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特点,注重案例教学,注重教学的前沿性,通过完善证券法教学模式,促进教学互长.  相似文献   

14.
"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一直是法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和法律存在必然的联系,因而主张"恶法非法";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系认为道德和法律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主张"恶法亦法"。从表面来看,两种学说的对立达到了极致。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深入分析,两者并不矛盾,甚至存在理论的契合性。真正的良善之法,不仅要符合道德的要求而内容良善,而且要具备法律的外在形式。在现代文明的法治国家,出现合法不合理或者合理不合法的两难情形时,应当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衡平个案争议。同时,对不合理的法律适时修、改、废,使其成为真正的良善之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法学实践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梅 《教育研究》2012,(2):129-133
目前,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和经验性等问题,还不能适应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法学实践教学质量应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针对法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在法学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关注法学实践教学起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和法学实践教学评价设计。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害虽然无形却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一些受害人来讲,精神上的损害远甚于物质上的损害,如果不对其进行精神上的抚慰和赔偿,有失法律的公平.我国私法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已在立法、司法上得到了肯定,而在公法领域国家对公民造成的精神损害,是否应该进行赔偿,法律制度上却是不置可否.精神损害赔偿既然已在私法领域得到了确认,那么就不应因侵权主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法律标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是法治社会所需,且我国实施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已经成熟,不存在阻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发现法学本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凸显出法科学生法治信仰的匮乏;法学本科学生急功近利地注重通过司法考试,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司法考试大纲的要求授课讲解,忽略了法学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为了使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学充分融通,高校应注重培养法科学生的法治信仰,法学本科教育不能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应拟定具有特色的法学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社会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应对刑法理论进行调整,即刑法体系由罪责刑法向安全刑法转变,刑法机能应以保护社会为主、保障人权为辅,刑罚价值观的侧重点应是秩序而不是自由。  相似文献   

19.
国家是传统国际法上的主要主体,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个人作为一个在国际法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实体,其主体法律地位必将得到广泛的认可。那么,如何解决在作为现代国际法的主体的国家与个人的矛盾,协调二者的关系,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权利的实现,同时又不损害国家权威呢?当前,在现代国际法中,不但提供了实体性的法律,甚至提供了程序性的法律使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The law of inertia is a problem in teaching due to the impossibility of showing the proposition experimentally. As we cannot do an experiment to verify the law, we cannot know if it is correct. On the other hand, we know that the science based upon it is successful.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mechanics has shown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foundations for the law but also that the law plays the same role in the science since Newton. To avoid a statement of which we cannot be sure,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to understand the law through its function in the theory. In this case, we do not have to say how a free body moves, but rather that the rectilinear and uniform motion is the motion of reference in Newtonian mechan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