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步进电机程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步进电机具有控制简便、定位准确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许多领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鉴于传统的脉冲系统移植性不好,本文提出微机控制系统代替脉冲发生器和脉冲分配器,用软件的方法产生控制脉冲,通过软件编程可以任意设定步进电机的转速、旋转角度、转动次数和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状态。以简化控制电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三拍步进电机程序控制的硬件接口电路、程序流程图和汇编程序。  相似文献   

2.
利用AT89S52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应用,讨论了由AT89S52单片机和驱动芯片L298N构成了一套二相四线步进电机的驱动系统的方法。重点给出了硬件连接示意图,以此说明驱动步进电机最基本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被广泛应用在控制精度要求较高,要求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场合。步进电机的角速度与角位移与脉冲频率和脉冲数成正比,要使步进电机能正常工作,必须按照电机的励磁状态转换表所规定的状态和顺序依次对对各相绕组进行通电和断电控制。各相驱动信号来源于脉冲分配器,通常称为环型分配器。脉冲分配器一般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步进电机定位控制系统的模块划分和实现方法,,以步进电机四相四拍工作方式为例,用Verilog编程在Altera公司的FPGA开发系统中实现了各功能模块和显示程序.在系统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模块的控制实验,实验结果和仿真一致,实现了对步进电机模组的预定控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51系列单片机技术,设计了一种可以控制点滴速度的控制装置.本装置可以通过键盘实时设置输液速度,并且动态显示液体代码、设定的和实际的点滴速度.介绍了装置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思路.对储液瓶液面高度检测报警电路、液体点滴速度测量电路、步进电机对点滴速度的实时调节电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精度高、输液速度调节响应快、稳态误差小,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各小型医院或医疗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差动技术在起重机大功率电机驱动方面的应用优势, 提出1种四电机差动协调工作和转矩平衡控制方法.该方法以PLC和变频器作为主要控制设备,通过PROFIBUS通信协议完成系统的同步控制,变频控制采用速度反馈外环和电流反馈内环相结合的矢量控制方法. 实际运行中,小车从陆侧到海侧运动时四电机差动运行有同步的特性;四电机的转矩、电流和转速变化曲线表明该电差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利用操作人员对码盘的转动,达到控制步进电机按需工作、及时响应的方法,提出了以普通的AT89S51单片机为测控处理器的软、硬件的构成,并在其基础上提高实时工作性能的方法,通过与传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和运动平稳性的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自动炒菜机多种调料的定量加料问题,现有的传统加料、计量装置存在只适用于输送量较大的粉体、成本高等不足,研究设计了一种炒菜机定量加料器。该加料器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带有盲孔的旋转体的不断旋转,实现定量控制加料。通过盲孔直径的大小设计可实现不同调料的专用加料,计量盲孔作为一个加料单位,通过回转的圈数来实现加料的定量控制。另外计算选型确定了步进电机的型号,设计了控制系统。经过仿真及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定量加料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计量精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VHDL语言设计的步进电机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VHDL语言设计步进电机控制器的思路。该控制器能实现速度控制、工作方式选择等多种功能。详细讨论了该控制器的结构、各模块的功能及仿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修改方便、使用灵活、可靠性高、可移植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以全自动食品安全检测仪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式电容法的液面感应系统设计.其硬件主要包括:主控电路模块、多谐振荡器电路模块、LED灯指示电路模块等;软件主要包括:主控程序、定时计数程序、驱动显示程序等.该系统主要以多谐振荡器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单片机的输入信号,通过检测一定时间内输入信号的脉冲个数来控制LED指示灯的亮灭,从而判断探针是否与液面接触.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实例介绍顺序控制的编程思想和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方法,针对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法、起保停电路编程法、置位复位指令编程法和移位指令编程法4种PLC程序设计方法,给出了将顺序功能图转换成梯形图的方法,总结归纳了4种编程方法的设计要点,为程序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动作发展理论为支撑,采用实验法,以某市某特殊儿童康复中心24名学龄期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被试,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被试进行12周的大肌肉运动技能干预研究,对照组被试接受常规教学活动,探讨大肌肉运动干预的有效性及其对自闭症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大肌肉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在实验前未见显著差异,运动干预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均提高,实验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与基本运动技能的变化未见显著相关。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组自闭症儿童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但大肌肉运动技能干预对基本运动技能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根据系统控制对象的特点,从模块化及数字化的角度出发,选取LF2407A为控制芯片,以数字脉宽调制方法为基础,将系统控制中的SVPWM空间矢量调制算法通过DSP编程来实现,最终完成以SVPWM空间矢量调制技术为核心的三相交流调速系统。实验表明这种控制系统满足了三相交流电动机高性能控制所需参数的准确性与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女子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王军霞等先进脚着地技术为例,针对我国中长跑运动员患胫骨疲劳性骨膜炎频数多,直接影响运动训练与成绩提高的状况,探讨产生的原因与有效解决方法。主要结论:(1)我国传统的中长跑“前脚着地技术”是引起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主要原因。(2)“滚动式”脚着地技术对提高运动成绩和预防胫骨疲劳性骨膜炎起到重要作用,但掌握“滚动式”脚着地技术的学生极少,急需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底神经节的主要功能是运动调控。苍白球内侧部(Internalsegmentoftheglobuspallidus,GPi)和黑质网状部(Substantianigraparsreticulata,SNr)是基底神经节输出通路——“GPi/SNr-VL(Ventrolateralthalamus,丘脑腹外侧核)-SMA(Supplementarymotorarea,辅助运动区)”上的重要核团;直接通路、间接通路和超直接通路的信息最终都要经过这两个核团的整合以及丘脑的中继后,传输回皮层。目前关于GPi/SNr在运动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就GPi/SNr在运动调控方面的研究现状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运动技能对运动员赛场发挥及优异表现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实践中也是核心要素.虽然长期以来对运动技能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但所有运动技能大体上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1)解释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各自的特征;(2)论述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的训练要点;(3)根据两种不同技能分类,介绍心理准备的方法,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开放式运动技能要求运动员必须根据外界刺激做出快速决断,快速反应时间至关重要.运动员的动作应集中于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运动员可以自由选择任何形式的技能来完成特定任务.另外,开放式运动技能还应有很大的创造性和准确性.与此相反,封闭式运动技能允许运动员有相对充足的决策或判断时间,竞争环境稳定、可预测,且规则和评判运动技能的标准也是预定的.更为重要的是,封闭式运动技能强调技能的完美表现.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的执行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闭环神经控制系统和开环神经控制系统.依据动作技能的不同特征和控制系统,在训练中应具有针对性.开放式运动技能应培养运动员快速决策能力,使运动员在执行运动技能时采取尽可能快的行动,同时,还应对技能的准确性进行重点训练.在科学的训练过程中,应使运动员拥有最大限度的技能贮备以应对竞赛中的不同状况.需要指出的是,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训练或学习应强调结果而不是过程.封闭式运动技能的训练应强调在规则和技能标准的范畴内最大限度保证动作技能完成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复训练,追求技能的完美表现.训练中还应重点对运动员的注意力进行强化.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心理准备要点包括认知竞赛动态性的本质、了解敌我双方的优劣势、与队友在比赛中有效沟通、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建立运动员自信.封闭式运动技能的心理准备要点包括动作执行之前进行充分的决策、认知运动技能的生物力学特征、根据运动技能的难易准确有效控制发力程度、运动技能表现应确保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充分重视运动技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而有效排除运动技能执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性训练对5-6岁幼儿粗大动作能力发展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某公立幼儿园5-6岁幼儿143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0人,对照组73人。实验组进行12周的功能性训练干预,对照组保持幼儿园原有体育活动内容,干预前后,通过美国大肌肉动作技能发展测试系统第二版( TGMD -2),对受试幼儿粗大动作能力进行测试。结果:(1)对照组幼儿粗大动作总分为74.65,其中位移动作得分39.82、控制动作得分34.83,较实验前74.61、38.86和35.75,未见显著性提高(P >0.05);(2)实验组幼儿粗大动作总分为85.74,其中位移动作得分44.60、控制动作得分41.14,较实验前74.22、39.62和34.60,具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 <0.01);(3)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相比,实验组粗大动作、位移动作和控制动作得分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根据幼儿身心特点所设计的功能性训练能够较好促进5-6岁幼儿粗大动作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在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考虑了转速有静差和无静差两种情况,采用面向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建立仿真模型;给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参数设置方法,同时改变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设置,对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并给出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电枢电流仿真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的调速性能一致,对实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