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实验已进入了第2阶段,实验中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自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课改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  相似文献   

2.
马玲 《辽宁教育》2005,(10):13-16
去年底市教育局举办了课改以来的首次“创新杯”教学大赛,其目的在于总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经验,树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典型,培养新课程的知名教师.通过评选参赛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实验教师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王瑞雪 《教师》2011,(7):67-67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不仅仅是一种课改实验,它的意义远远大于课改,是对未来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革命性的探索。要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关系,重新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国旺 《教育》2014,(28):41-42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落实公平教育。学校实施四大工程,让每一位教师诗意地幸福工作。学校认为,名校之名在于名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秉承“办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书香式生态学校”的理念,把“以老师为本,让老师幸福,让学生快乐”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幸福的教师”。课改先行与青蓝工程课改从“改课”开始。根据学校课改的实际需要,按照更新观念、建模实验、示范推广的课堂改革思路,启动与实施自主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和回校上感受课,并把“课讯”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近五年,随着课改实验的日益推进,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们也看到,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中,农村小学作为参与课改的一大主要阵地,与城区小学以及乡镇中心校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何推进村小课改  相似文献   

6.
我校是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课改实验是我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进入课改以来,我们抓管理、讲实效、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课改实验的征途上探索前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一、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1.以课改理念去支撑教师的教育思想。对于用全新思想观念锻造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思想观念得不到更新,那就很难适应课改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课改的理念就很难得到贯彻,改革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课改之初,尽管教师们都参加过岗前培…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在近十年的课改实验中,我们始终围绕“求实、求真、创新”做文章,取得积极进展,参加课改的自己,工作渐入佳境,课内外教学面貌一新.求实,是课改实验成功的基础.学校领导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制定了一个操作性强的课改规划,保证课改每走一步都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求真,是课改实验的目的.面对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怎样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怎样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个个全新的问题,都有待于属于实验教师的我去不断地学习、探索总结、提高,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规律.创新,是课改实验的灵魂.我们进行课改实验的教师敢于否定自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从改革中找出路,从创新中谋发展.十一年的课改历程,我努力实践,真切感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以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给孩子们送来了快乐的学习方式。“课改”理念最终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而课堂教学又是“课改”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怎样在教学中体现“课改”理念呢?不少教师存有困惑与质疑、矛盾与冲突。当前农村学校课堂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反思些什么?为此,我们就这一话题在网络上进行了讨论并采访了一线教师,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来讨论和反思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使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和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通过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作为课改一线的教师,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教育注入勃勃生机与活力以及带给课堂教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谢忠 《成才之路》2010,(7):I0019-I0019
我们必须要关注数学课堂教学,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课改实验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开创一个乐于创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