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明  陈永顺 《情报杂志》2012,(3):88-94,100
电子政务系统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取决于用户的使用意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公众接受模型,并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对接受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发现:主观规范、网络外部性分别在信息处理服务、信息交流服务层面上对公众的使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自我效能在信息交流服务和信息处理服务层面上对公众的使用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相容性在基本信息服务和信息交流服务层面上得到支持;便利性在三个服务层面上均得到验证;对网络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任显著影响感知信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就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岚 《现代情报》2013,33(11):95-99,113
借鉴SERVQUAL等相关模型提出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公众满意度模型及指标体系,以南通市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平台为对象,通过问卷收集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模型检验和实证研究,通过象限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南通市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信任是影响公众使用电子政务的假设和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对公众的采纳意向有显著影响;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对互联网的信任是电子政务公众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君君  曹园园 《现代情报》2015,35(12):25-30
电子政务成功的关键是公众对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采纳。本研究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结合技术采纳相关理论,构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采纳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和样本收集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用户体验的4个维度:浏览体验、功能体验、交互体验和信任体验都不同程度地会影响公众的采纳行为。根据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虚拟健康社区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本文从信息系统成功视角出发,以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基础,对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的使用意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10个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与虚拟健康社区用户使用意愿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虚拟健康社区的信息完整性、格式性及系统整合性和灵活性没有通过假设检验;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影响着虚拟健康社区的信息质量;系统可访问性和及时性则影响着虚拟健康社区的系统质量。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到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叶丁菱  许鑫 《科学学研究》2023,(6):1066-1075
企业科研人员掌握众多高价值数据,激励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利于释放企业科研数据潜力。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意愿模型,使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数据和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挖掘企业科研人员开放意愿的细节诱因。通过模型检验发现,感知科研数据质量、感知科研数据价值和开放科研数据接受度对开放科研数据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科研人员学术年龄在开放科研数据接受度和开放科研数据意愿中呈现正向调节作用。通过诱因挖掘发现,数据制度、数据隐私、数据版权、机构要求等对企业科研人员开放意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意愿的影响机制分析,拓宽了企业数据的开发路径研究,也为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和融合创新提供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蓓佳 《现代情报》2017,37(5):98-104
遵循"前因-过程-结果"的分析思路,在整合使用和满足理论与技术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使用意愿影响机理模型,运用结构模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需求、社交需求、便利需求和经济需求能够通过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企业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使用意愿;而娱乐需求和便利需求则可以通过感知易用性对企业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以上5个维度的心理需求变量对企业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使用意愿的总影响效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信息需求、便利需求、经济需求、社交需求及娱乐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期望证实模型以及使用理论,实证研究信息系统采纳后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首先,将信息系统采纳后的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接受阶段、使用阶段以及成果阶段,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期望证实模型以及使用理论构建研究模型。第二,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和路径分析检验,验证影响因素间的假设,同时对影响用户继续使用意愿,三种使用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满意和感知有用性对继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使用路径和使用融合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与不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云视频会议能够满足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同线上业务的需求,但目前学术界对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或行为的探讨较少。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期望确认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本文提出云视频会议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基于203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相关模型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特征和任务特征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任务-技术匹配度和满意度则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和感知有用则正向影响满意度。此外,任务-技术匹配度和期望确认正向影响感知有用,转换成本则被证实正向影响拒绝改变。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服务供应商的平台推广和功能优化等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黄柏淅  朱小栋 《现代情报》2016,36(12):57-64
本文基于TAM模型、网络外部性、转换障碍、感知隐私风险和信任,构建了移动社交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以移动端微信(微博)为例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大部分假设均得到支持,满意度和信任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直接影响,而网络外部性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间接影响,可替代平台吸引力对用户满意度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调节作用显著。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岚 《现代情报》2012,32(9):121-124
针对电子政务公众参与行为的特点,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理性行为模型以及信任理论构造出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对概念模型中的潜在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构建其观察变量,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对调查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CNKI中发表的关于持续使用意愿的论文为样本,目的探究我国持续使用意愿研究领域热点主题,预测热点研究方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可视化技术,使用Ucinet软件对持续使用意愿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提取,构建高频关键词矩阵,并对其进行中心性分析及凝聚子群分析,总结分析了持续使用意愿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认为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用户满意度调查、平台信息感知价值、期望确认理论实证研究为持续使用意愿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信息伦理对G2C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G2C电子政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用户对电子政务的接受程度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从信息伦理角度出发,分析用户行为对系统的有用感知、易用感知、行为控制感知和信任感知,研究用户对G2C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意愿及接受行为.通过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分析影响用户接受行为的信息伦理因素,并结合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对我国G2C电子政务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对手机用户对二维码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高校本科生和企业职员的20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包含使用意愿、使用态度、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社会规范等6个潜变量的二维码使用意愿理论模型,发现手机用户对二维码的使用意愿受到社会规范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使用易用性。该研究为业界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并为个体用户采用二维码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技术能力、创新战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灿  杨玲 《科研管理》2009,30(2):26-32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进而基于该模型选取了相应的研究变量及其测度方法;然后运用SPSS软件、结构方程模型和AMOS软件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6.
界定了受托责任的概念内涵;阐述了受托责任、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电子政务和受托责任的政务公开模型和评测指标体系,并对样本的选择、数据来源和评测步骤进行了说明。以辽宁省14个大中城市为对象进行了公开度测评和比较研究的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正确认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把握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全方位开展电子政务;明晰电子政务与相关概念的异同点,避免产生工作中的混淆;在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同时注重观念的改造;处理好信息公开与网络隐私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罗长利  朱小栋 《现代情报》2015,35(2):143-149
目前有关余额宝用户行为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整合感知风险理论,对用户余额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用户余额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用户对余额宝的使用意愿,安全风险、经济风险和时间风险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社会风险和心理风险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万君  吴迪  赵宏霞 《现代情报》2014,34(12):7-11
本文选取网络搜索用户的点击意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网络搜索用户对竞价广告点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假设,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思想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广告位置、内容相关度、信息丰富度、产品熟悉度和搜索背景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用户对竞价广告的点击意愿,其中内容相关度的影响程度最大,而前后项关系对用户竞价广告点击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唐国庆  张艳 《情报科学》2018,36(8):22-27
【目的/意义】为探究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影响搜索引擎用户转换意愿的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方法/过 程】从促进转换因素和抑制转换因素形成的平衡视角出发,在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理性行为理论、感知风险理 论和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以百度“魏则西”事件为实证研究案例,选用百度搜索 引擎服务的用户群体为研究样本,采用情境实验结合问卷访谈的规范化的实证研究方法收集了 385份有效问卷,并 利用 SmartPLS2.0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使用风险和转换态度正向影响转换意愿, 责任归因和负面网络口碑正向促进感知使用风险;使用满意度和感知转换成本负向抑制转换意愿,感知相对有用 性和感知相对质量正向促进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共享单车自身特点,构建了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依据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为研究方法,使用Amos 21.0软件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证实:用户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有用性;体验价值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体验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均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且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看,用户满意度大于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