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意义]旨在从用户视角入手探究微信视频号的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期望确认理论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等为依据,构建研究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与过往文献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验证所获得的402份有效数据.[结果/结论]感知趣味性和相对优势是用户满意度的解释因素,且通过满意度促进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探讨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学术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ECM)和PPM模型,构建了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搜集30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对学术微信公众号的满意度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此同时,感知娱乐、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期望确认,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此外,转换成本、替代者吸引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孟猛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5-18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直接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之间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使用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及自我功效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度对使用后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感知关系性和感知胜任性正向显著影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满意度正向影响显著,满意度对习惯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移动社交媒体(微信)运营商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为了在线健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用户粘性,有必要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通过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来衡量感知价值,并将感知价值理论结合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利用AMOS 21.0验证模型中的假设。[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来源可靠性、信息准确性及时效性的提高能有效提高用户感知收益,进而对感知价值产生正向的影响;而更高的隐私安全性与反馈及时性则能通过降低感知成本提高用户的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用户满意度,进而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相比于感知价值,在线健康社区中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探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微信小程序用户流失的先决条件。[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实证分析确认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小程序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制如下:1)用户的期望确认程度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用户的满意度是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3)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预期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万君  张媛 《情报探索》2022,(4):39-44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变量对导航软件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为导航软件的优化提供方向.[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并且结合理性行为理论,根据导航软件的特点构建研究模型,以使用过导航软件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并采用Spss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操作界面简洁度、语音包资源、推荐度、成本风险和用户数...  相似文献   

8.
周涛  袁青青  邓胜利 《现代情报》2023,(11):146-157+167
[目的/意义]开源软件社区用户通常从社区中获取代码相关知识,而缺乏贡献的动机和意愿,这将影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整合动机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开源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模型,采用混合方法包括SEM和fsQC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内部动机(流体验、自我效能)、外部动机(感知声誉、互惠)、社会互动关系、社区认同、共同语言显著影响用户知识贡献意愿和行为。fsQCA结果显示,流体验、感知声誉、互惠、信任是4个组态的共同核心条件。研究结果启示,开源软件社区需要关注用户的内外部动机,发展社会资本,以激发用户的知识贡献意愿和行为,促进开源社区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对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相关的政府或组织更好地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过程/方法]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建立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威胁、反应效能、控制倾向和描述性规范对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作为社会环境的因素之一,描述性规范对感知威胁、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控制倾向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共享单车自身特点,构建了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依据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为研究方法,使用Amos 21.0软件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证实:用户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有用性;体验价值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体验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均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且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看,用户满意度大于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本文以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知识交流行为影响因素,为虚拟学术社区提升平台活跃度及用户知识交流效率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文章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感知信任和激励两个变量,构建了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社会影响、感知信任和激励对用户知识交流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绩效期望对用户知识交流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努力期望、便利条件对于知识交流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旨在为电商直播平台的运营提供参考,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服务质量。[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以淘宝直播平台为例,构建了研究大学生使用电商直播平台使用意愿的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剖析。[结果/结论]用户从众心理、信任、商家信誉和交互性对电商直播平台用户的使用意愿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但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个体云存储服务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其推广的主要阻碍,分析用户云存储服务使用过程中对具体风险因素的感知,是提高云存储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基础。[方法/过程]从服务保障、功能、连接、财务、心理、隐私6个维度来探讨用户使用云存储服务中的具体感知风险,重点引入转换成本这一调节变量,对用户感知风险、用户感知转换成本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用户感知隐私风险、连接风险、心理风险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转换成本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转换成本负向调节用户感知隐私风险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唐泽威  范哲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21,40(11):54-64
[目的/意义] 为明晰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公益慈善的相关研究,探求公益众筹平台的技术特征、运营水平和社会网络以用户维度的因素为中介,对于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方法/过程] 以有公益众筹平台使用经验的用户为调查对象,收到有效问卷363份,运用WarpPLS软件对获得的数据开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同理心、感知信任和互惠规范对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有正向影响;技术特征对于同理心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感知信任;运营水平显著影响同理心和感知信任,但对互惠规范未有显著影响;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同理心,但对感知信任和互惠规范未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从理论、实践层面展开讨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李仲琦  焦建华 《现代情报》2018,38(12):114-119
[目的/意义]微信的广泛应用使得研究和分析如何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附以技术接受模型以及补充要素理论构建微信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应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满意度的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进行了辨别分析。[结果/结论]微信用户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感知内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审美等,而使用成本是驱动因素,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微信满意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文章从用户视角出发,研究网络百科词条内容质量、描述质量及用户知识熟悉度对词条感知质量的影响。[方法/过程]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建立了词条内容质量、描述质量、用户知识熟悉度与词条感知质量关系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实验法予以检验。[结果/结论]词条内容质量和词条描述质量对词条感知质量均具有正向影响。用户知识熟悉度会调节词条内容质量和词条描述质量对词条感知质量的影响。当用户知识熟悉度高时,词条内容质量比词条描述质量对词条感知质量的影响更显著。而当用户知识熟悉度低时,词条内容质量和词条描述质量对词条感知质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作为网络知识交互平台,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用户知识共享,提升共享知识质量。[方法/过程]通过社区知识"质"与"量"的细分,将社区用户主动或被动参与社区知识共享获得的知识收益区分为"质"的收益与"量"的收益,并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博弈假设下问答社区知识共享的均衡状态。[结果/结论]通过仿真显示,社会化问答社区共享知识质量与用户共享行为策略会受到用户共享意愿与能力、用户认可与社区激励、感知共享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薇薇  朱杰 《现代情报》2019,39(8):103-110
[目的/意义]内容质量对于在线知识社区至关重要,研究贡献者身份对用户内容质量感知的影响关系,可有效提升社区价值并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在线社区用户身份交流理论和内容质量感知的双过程理论,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并基于实验素材选取、用户调查和统计分析,探索其影响机理。[结果/结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贡献者身份的专业认证程度对用户感知内容质量没有显著影响;贡献者专业身份标识等级对内容质量感知有显著影响,平均标识等级越高,用户感知内容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