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难以发现写作素材.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不爱写作文或作文写不好,主要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感悟。细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挖掘生活,从生活中撷取朵朵浪花,可以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难题,写出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符丽单 《时代教育》2013,(6):143-144
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无内容可写。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寻找写作契机,启发大胆想象,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可使他们写出具有生活情趣、生动逼真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小学生作文中往往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生活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这造成了小学生感悟的匮乏。为了让小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只能让他们从平常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的陶冶、思想观点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作文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观察生活,注重积累不少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紧皱眉头,大有"无米下锅"之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抓好生活积累和语言  相似文献   

6.
刘文凯 《快乐阅读》2011,(11):74-7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文教学思路,引领学生走出作文难写的困境。如今作文教学的实际问题是,学生面对作文常感"无米下锅",这主要不是因为没有投入生活,而是对千变万化的生活缺乏观察和发现。如果在写作中采用"演"、"说"、"写"的模式,相信同学们便会有深切的体会,并能在短时间内调动起自己的感觉器官,多角度地完成作文。  相似文献   

7.
提到作文,现如今大部分小学生都会感到头疼。看到一个作文题目,他们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可结果往往还是题材单一,言之无物,无法表达真情实感。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无米下锅"的情况,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是他们无法将自己的生活和作文有机结合起来,无法通过作文课回忆自己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学生感受生活山西省洪洞一中张永谊,李玉兰解决中学生作文“无米下锅”,人们普遍强调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我们则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在于观察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对生活理解、思考和感受。一、如何理解观察与感受“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现象非常突出,其中一个很普通的原因就是素材的贫乏.由于他们生活在钢筋水泥构造的灰色森林里,很少涉及社会活动,对外界的事物知之甚少,再加上不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以至造成作文时凭空编造,或对例文进行改梁换柱,或学习孙悟空的变化计谋,以一篇应付多篇.写出的文章不是拾人牙慧,就是缺乏真实性和时代气息,让人有千篇一律之感,久而久之,老师指责,学生厌倦,一旦提起作文便犯难.要克服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得让学生主动"找米下锅",切实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怎样找米下锅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潘英 《青海教育》2004,(3):43-43
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学生没有生活感受,作文就缺乏源头活水、材料不足,以至写起来思路狭窄,内容匮乏,久之,学生便害怕作文,厌恶作文,自然作文水平就难以提高。契诃夫说:“谁要想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作文材料单调“无米下锅”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缺少足够的感受,对许多有意义、有情趣的生活没有细细体味,或缺少体味的能力。改变“无米下锅”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兴趣缺乏以及内容的胡编乱造和脱离生活实际。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将消息写作贯穿于初中写作教学是改变这种状况的很好的途径,消息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深入生活,并能有效观察生活,同时还能促进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还是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教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关心的重要问题。积累丰富素材和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教会学生体验感情生活才能提升学生作文兴趣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晓庆 《天津教育》2021,(9):147-148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观察是密不可分的。观察式作文的写作,能够引导小学生掌握观察的技巧,通过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积累丰富的素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获得更多写作方向和素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提高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大课题.由于当前语文教材缺乏系统性,教师在利用文本、系统指导、实践操作和作文讲评等过程常常存在许多问题,致使作文课堂教学出现低效化或无效化现象.有效的作文教学课堂可以从整体设计、建立档案、系统指导、科学讲评等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作文难写、写作难教一直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两难境地。教师要想拨动中学生写作的心弦,帮助他们克服作文的为难、畏惧心理,必须从投其所好,引导学生投入生活、听读摘抄,积极加强修改训练、情感激励,点燃学生写作信心与激情等方面入手,才能让他们在曾经沉闷的作文世界中奏出一首首动听的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16.
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生活给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学生远离生活,缺乏对生活的领悟,没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的套路作文是时下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扭转这种状况的关键在于革新作文教学理念,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生动而深刻地领悟生活。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乃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谈了几个策略:积累材料,丰富语言表达;用好教材,学习习作方法;丰富生活,捕捉习作材料;赏识习作,找到习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The English writing is a fundamental and critical skill for English learners who they perform disatisfactorily in both classrooms and national writing tests. Culture Mode is hereby proposed The mode proposed is consisted of two parts: the compilation of reading materials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process. An action research is conducted and interview is held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it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in writing by reading crossculturally, to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by recording their daily life or their observation of the society, to cultivat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by writing responses after each session of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写作的“格”乃写文章的共同规律、技法、技巧。作文微格训练就是帮助学生弄清作文的“格” ,有路可寻地一步一步地入格。入格才能达到合格 ,合格了才可能有破格的成就和出格的成长。作文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微格训练 ,可以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按照一定的“格”来写文章。这不仅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实际问题。本文从中小学作文常见的“格”、作文微格训练操作等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天津教育》2021,(11):148-149
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引导他们积累素材,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在写作中,成为自己的语言,快速提升写作水平,达到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本文结合教材内容,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累积提出了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