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量健身快走运动中能量消耗特征揭示其变化情况,为大学生健身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8名普通男大学生以6.5km/h匀速进行60min快走运动,采用气体代谢法测定并推算机体能量消耗状况。结果:1)25min时糖和脂肪二者供能百分比分别为50.7%、49.3%。2)脂肪供能量45min后快速增加,60min时值最高,糖供能量逐渐下降,结束为(1.47±0.57)Kcal/min·kg。3)糖氧化量前10min缓慢增长后减少,结束值为(0.29±0.12)g/min·kg,脂肪氧化量30min后快速提高,结束值为(0.87±0.06)g/min·kg,40min-45min出现均衡,为0.79g/min·kg。结论:1)25min时糖脂肪供能百分比形成交叉。2)供能百分比、供能量、氧化量随时间延长脂肪均大于糖。3)从能量代谢和底物代谢角度看,6.5km/h速度进行60min快走属中等强度,从长时间健身走供能关系来说对大学生健身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祖靓  朱荣 《体育科学》2013,(9):77-84
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对C57BL/6小鼠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AMPK在骨骼肌自噬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AICAR注射组,力竭运动组,Compound C注射+力竭运动组及相应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在AICAR注射后1h,2h和6h或在进行终强度为11m/min的力竭跑台运动后即刻,3h,6h,12h,24h取材,每组6只。通过ELISA法测定AMPK酶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ULK1,ATG 7,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测定AMPK/ULK1结合量。结果:AICAR注射后1h时AMPK酶活性、p-ULK1、AMPK/ULK1结合量、LC3-I和LC3-II显著升高(P<0.05),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大(P<0.01),ATG 7、Beclin1显著下降(P<0.05),p62变化不明显,2h时除LC3-II显著下降外(P<0.01),其余指标基本恢复;力竭运动组AMPK酶活性,p-ULK1、AMPK/ULK1结合量,LC3-I和LC3-II运动结束即刻增加非常显著(P<0.01),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大(P<0.01),恢复期(3h、6h、12h、24h)显著下降(P<0.01),ATG 7、Beclin1和p62运动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恢复期ATG 7始终低于对照组,Beclin1和p62逐渐恢复;Compound C注射+力竭运动组AMPK活性,p-ULK1含量和AMPK/ULK1结合量基本不变,LC3-I,LC3-II和LC3-II/LC3-I比值在运动后变化同力竭组一致,但显著低于力竭组(P<0.05),ATG 7,Beclin1变化同力竭组,但显著高于力竭组(P<0.05),p62在运动后即刻显著升高,恢复期(3h、6h、12h、24h)显著下降(P<0.05)。结论:AMPK是骨骼肌内细胞自噬的重要调节因子,力竭运动可以通过AMPK/ULK1途径显著提高骨骼肌细胞自噬水平,但AMPK/ULK1并非是调节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3个单纯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大强度运动组(OVX+EX3))以及3个运动与雌激素联合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ES)、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1h/day,5days/week低强度(8 m/min)、中等强度(18 m/min)和大强度(28m/min)跑台运动对大鼠第四腰椎(L4)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1)OVX组静态骨量指标由于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增加比SHAM组降低(P<0.05),补充雌激素各组骨量增加.(2)三种强度的单纯运动均能使腰椎骨量较骨质疏松对照组增多,各强度间静态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运动强度与三个静态骨量指标呈现正相关关系.(3)三个运动和雌激素联合组静态骨量指标与各自强度的单纯运动组及雌激素对照组相比无增加.结论:低、中等和大强度的单纯运动均能对腰椎产生有益作用,三种强度的运动和雌激素联合在腰椎未能显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齐  刘宇 《体育科学》2020,(3):54-63
目的:探讨环境风对跳台滑雪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数值模拟预测了不同环境风下跳台滑雪空中飞行空气动力学特性,并探究了水平方向环境风、竖直方向环境风以及侧向环境风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将跳台滑雪运动员与滑雪板看成一个多体系统,建立在空中飞行某一种普遍姿态下此多体系统的精细化三维几何模型与网格模型,采用部分时均(partially averaged Navier-Stokes,PANS)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提取多体系统的受力及力矩情况,直观地显示多体系统周围的流场信息。数值预测涉及的水平方向风风速包括-4 m/s、-2.5 m/s、-1 m/s、0 m/s、1 m/s、2.5 m/s、4 m/s等工况;竖直方向风风速包括-8 m/s、-4 m/s、-2.5 m/s、-1 m/s、0 m/s、1 m/s、2.5 m/s、4 m/s、8 m/s等工况;侧向风风速包括1.5 m/s、3.0 m/s、4.5 m/s、7.5 m/s、10.5 m/s、13.5 m/s等工况。结果:1)水平方向环境风下多体系统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变化明显,与风速呈现近似线性关系,同时水平逆风情况下力学特性数值结果的增长速度大于水平顺风情况下力学特性数值结果的减小速度;2)在竖直方向风速较小时(小于2.5 m/s),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增加缓慢,在竖直方向风速较大时(大于4 m/s),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开始相对快速增加,同时,竖直向上环境风使得升力、阻力、俯仰力矩增大,竖直向下环境风使得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减小,而且竖直向上环境风情况下增长幅度明显小于竖直向下环境风情况下减少幅度;3)侧向环境风产生偏航力、偏航力矩、翻滚力矩,同时,侧向环境风对运动员的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产生影响。在风速较小(小于3 m/s)时,这些力和力矩很小,在风速较大(大于4.5 m/s)时,比较明显。结论:1)水平方向环境风对跳台滑雪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非常明显,相较而言,竖直方向环境风和侧向环境风对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小很多,但侧向环境风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对多体系统产生较为明显的偏航力、偏航力矩、翻滚力矩;2)环境风对跳台滑雪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机理能够为比赛临场预判与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也为运动员空中飞行稳定性控制与技术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200m间歇跑是女子800m项目主要的速度耐力训练手段之一,探索女子800m亚运会冠军王春雨200m间歇训练的最佳训练间歇时间,对提高速度耐力训练的效能至关重要。方法:把王春雨在国内大型比赛后血乳酸峰值的40-50%设定为间歇训练适宜恢复范围(约8-9mmol/L),应用血乳酸(BLA)对其200m间歇跑训练的间歇时间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结果:(1)200m全力跑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5-15min;(2)95%强度要求的2组200m间歇跑后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10-15min;(3)85%强度要求的4-6组200m间歇跑后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3-5min;(4)赛前训练期800m测试赛后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15min以上;(5)王春雨参加女子800m各类重大比赛后BLA恢复到8-9mmol/L需要20min以上。结论:(1)不同强度要求的200m间歇跑可以提高王春雨800m速度耐力水平;(2)王春雨速度耐力训练的耐乳酸最低恢复点为8-9mmol/L比较适宜;(3)不同组数、不同强度要求的200m间歇跑训练要因人而异;(4)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胫骨骨量的影响与机制。方法: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3个单纯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大强度运动组(OVX+EX3))以及3个运动与雌激素联合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十ES)、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1h/day,5days/week低强度(8m/min)、中等强度(18m/min)和大强度(28m/min)跑台运动对大鼠胫骨近端(PTM)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1)OVX组骨量由于骨代谢增加比SHAM组降低(P〈0.05),而补充雌激素后骨丢失减少。(2)单纯运动对骨量的影响:与OVX组比较,OVX+EX1组和OVX+EX2组胫骨的骨吸收减少(P〈0.05)、骨形成增加、骨量增加(EX2比EX1增加更多),OVX+EX3与OVX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3个联合组均比雌激素对照组和各自强度的单纯运动组骨量增多(P〈0.05)。结论:去卵巢大鼠胫骨对运动的反应与是否补充雌激素有关,激素和运动在减少骨量丢失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时间离心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大鼠骨骼肌不同来源ROS与核因子Kappa B(NFκB)核转入的关系。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30 只随机分为5组(n=6)。6只大鼠作为不运动对照(C),安静状态下处死;其余大鼠以25 m/min、-10%跑台运动,分别于运动1 h(E1 h)、运动2 h(E2 h)、运动2 h后6 h(E2 h+6)和24 h(E2 h+24)处死动物。结果:(1)E1 h、E2 h和E2 h+24骨骼肌核蛋白p65表达量较C显著提高,E2 h+6核p65表达量 较E2 h显著降低;(2)骨骼肌顺乌头酸酶活性在E1 h、E2 h和E2 h+6较C显著降低,在E2 h+6和E2 h+24较E2 h显著提高;(3)E2 h+24骨骼肌H2O2含 量较C显著升高;(4)E2 h+24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较C和E2 h显著提高;(5)各组骨骼肌MnSOD mRNA表达量无组间差异,但E2 h、E2 h+6和 E2 h+24骨骼肌TNF mRNA表达量较C显著提高;(6)血清HMGB1含量C组显著低于E1 h、E2 h和E2h +24;E2 h+24较E2 h显著提高;(7)随运动和 运动后时间延长,骨骼肌形态学异常及炎细胞浸润逐渐增多。结论:来自骨骼肌线粒体和呼吸爆发的ROS可能先后分别参与了运动过程和运动后2 次NFκB核转入的触发。  相似文献   

8.
采取数据级数推断与广义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方法,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正赛阶段381名非门将位置足球运动员在829次打满全场的比赛中的跑动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1)在本届世界杯中,所有外场球员场均跑动距离(9 872±956) m,其中,高强度跑动(速度>20 km/h)距离约占7.2%,场均高强度跑动次数(31±11)次;(2)中场球员的场均跑动距离最多(10 608±759) m,其次是前锋球员(9 622±900) m,最少的是后卫球员(9 484±807) m,其中,前锋球员完成最多的冲刺跑动[速度>25 km/h,(259±113) m]和慢跑[速度<7 km/h,(3 827±324) m],中场球员完成最多的是低速跑[速度7~15 km/h,(4 705±685) m]和中速跑[速度15~20 km/h,(1 596±333) m];(3)本届世界杯中,所有球员上、下半场的跑动距离[(4 940±507) m 与(4 933±516) m]、最大跑动速度[(27.5±2.7) km/h与(27.5±2.5) km/h]、高强度跑动次数[(15.5±6.2)次与(15.1±6.0)次] 都只体现出极其可能的微小无意义变化(ES=-0.04、-0.06、-0.03,可能性皆大于99.5%),而下半场的慢跑距离(1 917±186) m相对于上半场的慢跑距离(1 771±176) m,则出现了极其可能的中等程度的升高(ES=0.82,可能性大于99.5%)。  相似文献   

9.
李敏  张林 《体育学刊》2015,(1):134-138
通过观察下坡跑运动后α7β1整合素及FAK的表达和FAK活性的变化,探讨α7β1整合素在运动重复效应中作用机制。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后3 h组、24 h组、8 d组。小鼠进行一次性下坡跑运动,速度为17 m/min,坡度为-20°,时间为30 min。各组于各时刻点摘眼球取血及取双侧腓肠肌。比色法检测血清CK活性,Real-time PCR检测α7β1整合素及FAK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7β1整合素及p FAK397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一次下坡跑运动后CK活性升高显著,且在24 h增幅增大。α7 integrin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但在24 h变化不明显,但8 d时仍增加显著,其蛋白水平在运动后3 h显著增加,虽在24 h和8 d时升高程度逐渐降低但仍呈显著。β1 integrin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24 h及8 d变化不明显,蛋白水平在一次运动后3 h呈显著升高,24 h升高程度增加,在8 d时回复。FAK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24 h及8 d变化不明显,p FAK397水平在一次运动后呈现显著升高,24 h升高程度降低,8 d时基本回复。结果表明α7β1整合素-FAK信号通路介导了运动重复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BAIBA表达及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3周龄雄性SD大鼠100只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10只)和高脂饮食组(90只),经过12周肥胖造模成功后,在肥胖大鼠中选取随机选取32只,分为常氧安静组(NC组)、常氧运动组(NE组)、低氧安静组(HC组)和低氧运动组(HE组),共4组,每组各8只。NE组和HE组进行跑台运动干预,跑速分别为25 m/min和20 m/min,训练时长为1 h/天,训练频度为5天/周,共进行4周。HC组和HE组进行低氧干预,采用模拟海拔3 500 m(氧浓度13.6%)的低氧干预方案,共进行4周。最后一次运动结束后48 h进行取材,取大鼠血液、腓肠肌和腹股沟脂肪组织用于测试。使用酶法和直接法测定血脂浓度;采用HPLC-MS/MS法检测血液和腓肠肌中BAIBA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腹股沟脂肪组织中PPARα和U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1)NE组和HE组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1),HE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NE组(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练俊杰预赛和决赛两次409C高分动作与低分动作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参数差异。方法:通过二维定点定机摄像方法,采集练俊杰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跳水测试赛预赛和决赛的两次409C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据。通过Fastmove 3D Motion分析系统,对21个人体关节点进行逐帧标点解析,获得人体在二维空间内的坐标。结果:1)预跳阶段,背屈最大时刻,练俊杰重心垂直瞬时速度预赛大于决赛,差值为-0.07m/s;重心水平瞬时速度预赛大于决赛,差值为0.06m/s;重心垂直高度预赛小于决赛,差值为-0.03m,但水平距离预赛稍大于决赛,相差0.01m。身体姿态方面,除踝关节角预赛小于决赛之外(85.90°<92.54°),其余环节角度和躯干倾角预赛均大于决赛。2)起跳阶段,足尖离台时刻,练俊杰重心垂直瞬时速度预赛大于决赛,差值为0.19m/s;重心水平瞬时速度预赛小于决赛,差值为-0.12m/s;重心垂直高度预赛低于决赛,相差-0.03m;重心水平距离预赛大于决赛,差值为0.01m。此外,离台瞬间重心腾起角预赛大于决赛,相差2.28°。结论:1)练俊杰预赛起跳各个阶段身体姿态及重心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取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68名高水平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3天24小时膳食调查法结合营养KAP问卷进行调查,通过4周的营养干预改进运动员的饮食习惯。结果:(1)运动员的总能量摄入量等于64.8%推荐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80%~100%,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是推荐量的53%。体能类运动员维生素B1的摄入量/推荐量的比高于技能类运动员(P<0.05),钙的摄入量/推荐量的比低于技能类运动员(P<0.05);(2)运动员的早餐摄入供能比达到推荐值,女性运动员的早餐摄入供能比显著高于男性运动员(P<0.05),午餐摄入供能比小于最低推荐比(35%),晚餐摄入供能比超过最大推荐值(30%);(3)运动员的营养态度和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r=0.434),女性运动员的营养知识(P<0.01)和行为(P<0.05)均显著优于男性运动员;(4)营养干预后,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和午餐摄入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高水平运动员应加大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和B1的摄入量,适当提高午餐能量摄入,减少晚餐能量摄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AMPKα2三种不同基因状态鼠MEF2/GLUT4DNA结合活性及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运动提高骨骼肌MEF2/GLUT4 DNA结合活性及GLUT4基因表达可能机制.方法:野生小鼠和AMPKα2高表达转基因小鼠,AMPKα2基因敲除小鼠各30只,分别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低强度(12m/min)跑台运动组和高强度(20/min)跑台运动组.运动时间均为1 h.运动后3 h取材.Western blot法测定AMPK(THr72)磷酸化水平.CHIP法测定MEF2/GLUT4 DNA结合活性.Real-Time PCR法测定GLUT4 mRNA含量.结果:1)野生鼠1 h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后,GLUT4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的同时.伴随着骨骼肌核内MEF2/GLUT4 DNA结合活性的显著增加;2)AMPKα2高表达转基因鼠1 h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后,其骨骼肌细胞核内MEF2/GLUT4 DNA结合活性及GLUT4基因表达量.均比野生鼠增加更为显著;3)AMPKα2敲除鼠1 h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后,骨骼肌核内MEF2/GLUT4 DNA结合活性显著低于野生鼠,但GLUT4基因表达量与野生鼠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1)运动通过提高MEF2/GLUT4 DNA结合活性而提高GLUT4表达; 2)AMPKα2参与调解了运动诱导的MEF2/GLUT4 DNA结合活性及GLUT4基因表达量的升高;3)虽然AMPKα2参与调节了运动诱导的MEF2/GLUT4 DNA结合活性的提高,但机体还可以募集其他的信号通路代偿AMPKα2对GLUT4表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客观地分析不同减肥方式对营养性肥胖大鼠/小鼠形态学指标的作用效果。方法:检索数据库(CBM、 CNKI、 VIP、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等),搜索关于不同减肥方式(运动、限食、奥利司他)对肥胖大鼠/小鼠的RCT实验。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分析,中文30篇。共694只大鼠/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T组样本量:402只,C组样本量:292只;干预周期:2-10周。结果:Meta分析表明:(1)运动干预对肥胖大鼠/小鼠体重的总效应量为(SMD=-1.44, 95%CI [-1.69,-1.20],P<0.01); Lee’s指数的总效应量(SMD=-0.96, 95%CI [-1.19,-0.73], P<0.01);脂体比的总效应量(SMD=-2.15,95%CI [-2.49,-1.81], P<0.01);(2)限食干预对肥胖大鼠/小鼠体重的总效应量为(SMD=-2.32, 95%CI [-2.71,-1.93], P<0.01); Lee’s指数的总效应量为(SMD=-...  相似文献   

15.
2000m赛艇运动有氧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m赛艇运动项目的特点及三大供能系统在2000m赛艇运动中供能的比例,结合生物化学理论,找出影响2000m赛艇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明确训练重点。运动训练中主要采用重复训练法来提高赛艇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背景: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在柔道比赛中占有较大比例,提升柔道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目的:本文通过比较不同运动年限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的无氧能力特征,为柔道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州体育学院二级及其以上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采用无氧功率自行车进行无氧能力测试,并在运动结束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采取受试者的指尖血进行血乳酸测试。结果:运动年限为7-9年的运动员平均功率为502.19±88.99 W,单位体重平均功率为7.08±0.33 W/Kg,功率递减率为64.62±21.30,优于运动年限为1-3年和4-6年的运动员。结论:运动年限较长的男子大学生柔道运动员速度耐力和做功维持能力较好,具有较好的无氧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4周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血清脂肪酸组分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同时分析脂肪酸基础值与身体成分相关指标变化量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暑期参加皓千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全封闭减肥训练营的25名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5.96±1.88y;平均BMI:32.66±4.51 kg/m2),进行为期4周的联合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干预前后测试并分析身体成分、身体形态和血清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4周后,受试者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量、脂肪质量指数(FMI)、四肢脂肪量、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均显著降低,瘦体重%显著增加(P<0.001);血清饱和脂肪酸(SFA)中,总饱和脂肪酸(SFAs)、肉豆蔻酸(C14:0)、十五烷酸(C15:0)、棕榈酸硬(C16:0)、脂酸(C18:0)、花生酸(C20:0)、山萮酸(C22:0)、二十三烷酸(C23:0)和二十四烷酸(C24:0)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棕榈油酸(C16:1 n-7)、油酸(C18:1 n-9)和鳕油酸(C20:1 n-9)含量显著降低(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亚油酸(C18:2 n-6)、二十碳二烯酸(C20:2 n-6)、双高-γ-亚麻酸(C20:3 n-6,DGLA)、花生四烯酸(C20:4 n-6,ARA)和α-亚麻酸(C18:3 n-3)显著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干预前血清C14:0与C20:3 n-6的基础值与体脂%及瘦体重%的变化量正相关,C16:1 n-7的基础值与体脂量、上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的变化量正相关(P<0.05)。结论:4周运动和饮食干预能明显改善肥胖患者身体成分、身体形态及血清脂肪酸组分;血清C14:0、C16:1 n-7、C20:3 n-6的基础值与身体成分的变化量存在线性关系,可以为减肥夏令营的饮食优化及减肥效果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海拔世界优秀速度滑冰1500m运动员的速度节奏,为世界优秀运动员备战不同海拔比赛提供参考。方法:以参加北京冬奥会和2021-2022赛季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三站的速度滑冰1500m比赛男、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拔高度将男、女运动员分别分为平原组和高原组,分析不同海拔运动员速度节奏特征。结果:男女运动员的高原比赛成绩、分段成绩、分段速度均好于平原,0~300m和300~700m的分段系数低于平原,700~1100m和1100~1500m的分段系数高于平原。男子平原、男子高原,女子平原各分段成绩与比赛成绩显著相关,700~1100m相关度最大。女子高原300~700m相关度最大,700~1100m不相关。男、女运动员的平原与高原的回归方程差值分别为Δy=y-y=-1.254+0.001x1+0.016x2+0.009x3+0.013x4,Δy=y-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12周跑台运动对db/db小鼠心肌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分析PPARα和MG53在其中的作用。方法:db/db小鼠和m/m小鼠随机分配到DC(db/db对照)、DE(db/db运动)、MC(m/m对照)或ME(m/m运动)组,每组10只。MC和ME组小鼠维持安静的生活方式;ME和DE组小鼠进行为期12周的跑台运动。第1、2周,小鼠的运动速度、时间、频率分别为7.0~13.3 m/min、15~20 min、4次/周;13.3 m/min、30~45 min、6次/周。第3~12周,上述参数维持在13.3 m/min、1 h、6次/周。结果:1)4个实验组间心脏质量无显著差异。DC组ANF、BNF和α-MHC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MC组,β-MHC表达高于MC组;DE组ANF和α-MHC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DC组;2)DC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显著高于MC组,DE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DC组;3)DC组Cpt1b, Acadm, Acadvl, Acaa2和Pdk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MC组,且在12周跑台运动后降低;4)DC组PPARα的蛋白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跳绳运动对10-12岁儿童下肢本体感觉与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方法:以杭州钱塘区学正小学60名(男女各30人)10-12岁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进行12周的跳绳运动和一般性身体锻炼,每周4次,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下肢本体感觉和4项平衡能力测试(睁眼/闭眼单脚站立,闭眼10m走,平衡木)。结果:(1)12周跳绳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踝、膝、髋关节本体感觉显著升高(P<0.01);(2)12周跳绳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睁眼单脚站立时间增加(P<0.01),睁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1),闭眼10m走和平衡木耗时显著缩短(P<0.01);(3)睁/闭眼单脚站立时间的提高幅度与髋、膝、踝的位置觉测试差值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闭眼10m走的时间缩短幅度和平衡木时间的缩短与髋、膝的位置觉测试差值变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对10-12岁儿童进行跳绳运动可以显著提高其下肢本体感觉,从而改善其平衡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