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贡佳  耿非非  周瑾 《考试周刊》2014,(97):21-21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材料、外形、来源和类别方面都有区别。文章主要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解释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饮食方式、规范、餐具等方面的不同,并且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可以加深对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从而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2.
中西人权观存在巨大差异,其阶级性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侧重点不同。西方人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而中国坚持"主权高于人权"。中西方人权观念差异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历史、社会和阶级的原因,还有客观现实原因。中西方人权观念的差异,不仅影响了近现代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且影响到中西方关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中西方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思想巨匠,而二者对人性观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促使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而促使中西方法治发展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以孔子与亚氏的不同人性观为起点,进一步分析两位先哲不同的法治观及由此对中西方法治价值选择产生的不同影响,可明晰中西方法治发展之异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音乐产生的土壤,不同的文化造就着不同的音乐。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宗教信仰,从而中形成了中西方的不同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西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西方的音乐也实现了"会晤",碰撞出了火花,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也逐渐扎根于中国大地,并且开放出绚烂之花。随着钢琴音乐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本文就中西文化融合对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教育体系,本文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教育的重要领域详细分析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探讨了西方教育中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可借鉴的方法和内容,期望为素质教育的完善发展做份贡献。  相似文献   

6.
服饰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由于中西方各民族的审美观念、着装理念和服饰礼仪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内涵、不同特色的中西方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企业冲突管理模式及其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同时,不同的管理模式又折射出不同的管理思想.从对中西方冲突管理模式及其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方管理思想的互补性和趋同性,融合中西方管理思想的精华,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体系,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8):21-22
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人民来往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在中西方人交往中,由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中西方人对事物的看法存在差异,导致各自价值观不同。中国人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西方人受革命运动的影响,更加看重自由、人权及个的利益。本文对中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差异、目标的差异及价值观实现的差异进行了描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育儿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育儿方式的比较,探讨了这些差异存在的根源,即中西方在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家庭观念上的不同。通过比较和探讨不同育儿方式的优劣,我们能融贯中西,从中取长补短,培养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考试周刊》2009,(17):52-53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来研究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出其可相互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受湘西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湘西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原生态特色。相对封闭的湘西山区也使当地的饮食文化保留了众多古老的文化因子。在经济全球化和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湘西少数民族原生态特色浓郁的饮食文化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因此,我们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圣经》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被称之为人类共同的经典和西方世界共同的指南。然而《圣经》中究竟是否提到过中国呢?在《圣经》中中国是何种称谓呢?本文将以历史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视野,探寻china一词的来源和圣经对中国的预言,从而加深对《圣经》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发展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结束了与西方相隔绝的状态。作为较早踏上西方土地的一批中国人,清政府派驻外国的使节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极为特殊的作用。他们对西方世界尤其是西方法律的直观感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中国传统法律向近代转型的视角;而通过对民国初年司法活动的考察,则让我们对这场法律转型的历史必然性有了更深的体悟。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朝贡与民间贸易、东南亚地区的人口迁移及文化交流,中国的食品和饮食文化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泰国食品与饮食中的"中国元素",说明中泰两国在饮食上的相似性及饮食文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熊建军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5):33-34,37
以当前西方圣诞节在中国的盛行为例,试从现状、原因、对策等方面分析后殖民语境下的西方文化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随着北方士民的大量南迁和中原先进文化的南传,南北经济文化有了频繁的交流。这不仅促进了东南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东南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东南沿海城市饮食业的兴旺。  相似文献   

17.
广西饮食文化是西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区域的饮食文化缺乏系统的挖掘与整理。但事实上,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自古至今的食源、食性、食涵、食俗、食风等所有饮食文化事象,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的影响都是亘古遂深和日久旷远的。从史上该地域文化圈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古医食、文化学著等方面入手,首次探究了广西唐至五代时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区域面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服饰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服饰无论设计还是风格都能够对外展示中国的软实力,同时也将中国文化精魂传播到世界。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差异。中国服饰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立足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同时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中西冲突的背景下,在传统经学向现代学术转化的过程中,廖平是"经学时代之结束"的标志性人物。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传入对传统的"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产生重大冲击,廖平作为固守中国王道理想的传统士人,力图通过对传统经典的创造性诠释来说明中国在地理上虽然不是世界的中心,但在文化上,中国并没有丧失自己的优越性,中国的文化将会随着世界交通而进一步推向全球,世界文化将一统于中国的孔教。这种相当激越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后的一种思想回应。  相似文献   

20.
文化建设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化已成为同经济、政治、军事等相并列的因素,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原则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方针。我们应该根据中国的现实状况,对文化的古今中西关系进行深入地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