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将“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作为基点,从农村体育研究领域小城镇体育与村落体育之争到两种研究流派的形成谈起,考虑农村体育事业的全局发展,在分析小城镇、小城镇体育概念及范围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体育发展之小城镇体育模式的观点.分析认为:城乡一体化、城乡体育一体化是其理论基础;“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是其政策依据;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实现途径四方面,提出“十二五”小城镇体育模式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路;最后对小城镇体育产业、体育人口、体育文化、体育公共服务等主要研究范畴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摘要:运用模式构建法、文献资料法就苏南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发展模式的原则、发展模式的目标体系、发展模式的内容体系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加快苏南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步伐,缩小苏南农村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差距,提高苏南地区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为我国其它地区的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问卷、考察等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群众体育基本特征、开展难点问题以及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合冀东小城镇特色的"旅游型"、"企业型"、"园区型"、"家庭型"4种群众体育发展模式,为小城镇体育和谐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南六市小城镇群众体育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人口比例较高,运动项目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旅游业厚积薄发。提出了皖南小城镇群众体育的发展路径:强化政府行为,确立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开发、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展小城镇体育旅游,打造皖南地区生态体育圈;尝试小城镇群众体育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民工体育开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现状特征、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民工特色的“社区型”,“企业园区型”、“家庭型”、政府扶助的“圈子型”四种体育发展模式,为我国农民工体育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民工体育开展的现状特征及制约我国农民工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民工特色的“社区型”,“企业园区型”、“家庭型”、“圈子型”四种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南体模式”是南京体育学院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结合国家和江苏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训练、科研三者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三位一体”的办学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在 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南体模式”为中国体育和教育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体教融合”、培养精英体育人才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之路,为中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国家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期盼,“南体模式”如何以新举措迎接新转型,踏出“以学训融合为特色发展的灵魂、以育人夺标为特色发展的目标、以创新求进为特色发展的驱动、以服务社会为特色发展的追求”的新路径,为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体育高等院校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了解黑龙江垦区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黑龙江垦区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垦区学区体育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组织机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正进入快速标准化建设阶段,为了探讨“均等化”理念下把握农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经验,并进一步提出应做出何种选择。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认为:1)“均等化”发展指的并不是要“划一”发展,而是要“特色”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它应体现公共体育服务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发展;2)在发展经验上,应确立县级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同时应秉承资源配置的均等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原则;3)在行为选择上,应继续落实推行城乡统筹,坚持政策的高位推动及小城镇体育的积极带动作用,以便于形成农民的集体行动。对于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结合专业办学特色,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模式成为中医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突出中医院校特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本着“以太极拳为特色,加强武术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原则,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开展我校体育课程设置模式的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之后,中国竞技发展的目标抉择应当由"金牌战略"向"文化兴体"跃迁,由此我国竞技文化建设这一课题凸显出来。对竞技文化的内涵和我国竞技文化的存在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竞技文化的思想层———竞技思想文化,方式层——竞技方式文化,和器物层——竞技器物文化三个方面,系统探讨推进我国竞技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目前仍以运动技术学院为主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存在着竞技体育与非体育院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竞技体育与体育院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非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创建“一条龙”的竞技体育体系发展模式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等方法,阐释了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现行筹资模式及其特征,并就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度归因。研究认为,财政筹资、市场筹资、以及非政府组织筹资、境外筹资、个人筹资是新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筹资的主要渠道;破除城乡“二元”格局、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政府激励机制是构建新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主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使新闻出版业的整体数字化转型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整体环境下,基于对体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体育传播特性的契合性分析,提出了体育新闻出版基于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版内容变革模式,以及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构想。以求在数字化转型的整体产业环境发展的驱动下,充分利用数字化出版方式,将传统体育新闻出版业的丰富内容在形式与营销的层面进行重新架构,从而形成在变革中继承的体育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等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但办学模式不尽相同,特性也不尽一致。作为我国体育和高等教育融合产物的体育高等教育,是在学习苏联教育时,基本照搬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经历了单一的师范型向师范教育与总体体育的结合,再到以体育为主,多学科发展的模式。高等体育教育特性与模式的形成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传统紧密相依。从理论上弄清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把握好前进方向,对于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江苏省及苏州社区大众体育的社会地位、功能和现状作调查与分析,归纳出大众体育具有增强大众健康、丰富大众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等诸多功能与价值。同时,在对江苏省及苏州大众体育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活动开展、经费筹措和条件设施等五个方面调查分析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大众体育工作"起步迟,发展快,富特色,有不足"的特点。进一步,萃取西方国一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合理之处,结合江苏和苏州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创新意义的推进大众体育和发挥其特有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健康及阳光体育的相关理念,结合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阳光体育"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策略,对学校体育特色教学模式进行了剖析和论述,并提出了特色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河北省基层建设年背景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近一年的基层驻地实践工作,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河北省省级贫困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现状,本着"以人为本""群众所需"的原则,同时结合基层建设年的主要服务要求和相关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创造性地将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资源服务于基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通过实证分析特色帮扶项目和反思帮扶成果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寻找构建适应地方特色发展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贵州松桃四面鼓进行了多维度研究认为,四面鼓的哲学内涵体现在人的生命力的彰显和对自由的追求,社会学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民俗学功能体现为文化娱乐和艺术观赏功能,运动训练学特征表现为动作的难美性和创新性,运动生理学基础在于良好的心血管机能和运动素质,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四面鼓发展的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生存环境的"丧失"、奥林匹克主流体育文化意识在全球的影响、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认知的缺位等因素的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祛魅化"、功利化、模板化等异化现象,扭曲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限制了其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属性,拓宽推广路径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善本"的原则,做到"本体"的善——内涵的"返魅"与形式的"祛魅";"载体"的善——扶持民间活动形式、借力现代传媒;"客体"的善——营造友好的发展环境,制定友好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