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学设计的物化再现过程,又是一个教学创造性活动过程。教学后记作为完整教学过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授课后教学总结与反思的最好形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回顾、整理、总结,对于教师诊断教学、迅速接收反馈信息、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后的总结三个阶段,很多教师都对前面两个阶段高度重视,却忽视了教学后的总结。实践证明,教学后记既是教师的“备忘录”,又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宝贵资料,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能力。本人以为,数学教学后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教学反思是教师经再认与诠释对过往教学活动赋予意义的过程。本研究考察了4位教师的78篇教学反思笔记后发现,从反思过程看,这些反思可分为两种类型:点式总结和系统探究。在点式总结的教学反思中,教师在专业上进行的是表层的专业成长;在系统探究的教学反思中,教师进行的是深层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完一堂课后,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即为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执行课时计划后的及时总结,能帮助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积累和丰富好的教学经验,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在写教学后记时,应注意什么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我国名学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谢永浩 《今日教育》2004,(12):33-34
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设计.却忽视了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总结事实上,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即教学后记)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后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每上完一节课后,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析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并在教学设计中简明扼要地写出自己的感触、心得和体会,使之作为今后完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总结教学经验和探索教学规律的依据。反思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物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经验不足,搞好教学反思,促进其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设计 ,往往忽视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总结 .事实上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 ,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 ,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 (即教学后记 )是非常必要的 .写教学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 ,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 ,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 ,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 ,促进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怎样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应主要记些什么 ?对此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形成如下认识 .1 .记…  相似文献   

9.
教学后记也称教学心得,是指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和总结,并将心得记下来。写教学后记,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又是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应升 《考试周刊》2009,(23):201-202
教学过程中的导人就如一场电影的开头。是迅速抓住学生(观众)的眼球的关键。好的导语设计不仅体现出一个教师对教学对象、教学任务的把握,而且从某个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导语的设计,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总结了多种有效方法,在此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建设和开发,而做到这样的角色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改进、创造。新课程改革又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能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教学后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后,对该节课的教学情况的记录以及教学效果作出的评价性小结。它实际上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科学研究的依据,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记好“教学后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及时回顾、反思的简要记录,其关注焦点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的“得与失”、“利与弊”的分析,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自己原来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的依据,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记好“教学后记”。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个性交往、情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非指导是相对于明示指导的一种教学主导形式。在非指导中,教师并不命令学生,也不直接要求学生,不替学生做主,而是暗示学生,精心设计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做主。教师仍然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在“前台”做主的却是学生。可以说这是不教之教。因此,语文教学中非指导能反映教学过程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以期新一轮教学取得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上完一堂或几堂科学课后所作出的成败得失的文字或图表记录,就是教学日记。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过程的再认识、再提高,也是对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写科学教学日记,始终把它当作科学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来对待,从中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钢琴学生,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这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中应侧重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侯新梅 《学子》2011,(9):39-39
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的过程,要有一手高超的教学艺术,必须善于总结。因此,写好教后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启发、指导下,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由于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而能收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但是,在幼儿体育运动技术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在讲解、示范或演示后,就让学生随着统一的指令,一组接一组或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练习,这几乎成了技术教学的“常规定式”。因而缺乏对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