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是汪伪集团活动的基地之一。在这里,汪伪建立了一系列新闻宣传机构,成为殖民地新闻事业的一个标本。一、汪伪新闻宣传机构的概况汪伪在上海的最重要的新闻宣传机构是《中华日报》。《中华日报》原创刊于1932年4月11日,系国民党改组派的报纸,林柏生任社长,总编辑赵慕儒,总主笔许力求。抗战爆发后,  相似文献   

2.
青年时代的汪精卫登上政治舞台的时候,是一个勇敢的"民主斗士",他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然而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汪精卫放弃了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不惜以"做汉奸"为代价,接受日本人的政治诱降,甘当日本人的傀儡。汪精卫集团公然投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为了逃脱舆论的审判,为了掩饰汉奸面目,汪伪将媒体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开脱自己的罪行。首先他用三步走的战略,从香港到上海、再到南京,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持下,编织了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第二,在具体的宣传中,汪精卫亲自挂帅,充分利用了笔和嘴的作用。第三,在宣传内容上,借口"国家利益",干着"以敌为友"的勾当,兜售"和平运动"理论。第四,在媒体的管理上,汪伪集团双管齐下,既管理也迫害。  相似文献   

3.
一、严格统制之下的日伪汉口广播电 台1938年10月25日,日军攻占武汉。武汉沦陷之后的第二日,即10月26日日军在汉口黎黄陂路41号成立放送局。放送局采用两部由东京广播电台生产的10千瓦发射机。1940年3月20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并于来年2月建立了伪“中国广播事业建设协会”。为了显示日伪亲善,日伪双方上演了诸如交还广播电台、交还新闻检查权、交还租界等闹剧。  相似文献   

4.
30多年前,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位小报的青年记者在湘中农村采访时,偶见快板《汪精卫是个大汉奸》手抄本。当年汪伪汉奸卖国贼的倒行逆施,残害国人,出卖祖国,认贼作父的无耻行径,激发了他的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发誓:“我一定要写汪精卫叛国投敌的长篇小说”!要把汪精卫的汉奸嘴脸画影图形,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位青年记者就是最近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长篇纪实小说《傀儡梦》的第1卷《公开投敌》的作者:黄鹤逸。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长篇纪实小说《傀儡梦》以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中国现代史为背景,以辛辣、生动的笔触,正面描绘了汪伪政权从出笼到覆灭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分5卷,每卷独立成篇,依次为:《公开投敌》、《粉墨登场》、《矛盾三  相似文献   

5.
陆艺  经盛鸿 《档案与建设》2012,(8):50-51,42
在八年抗战期间,南京是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与所扶持的汪伪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是日伪控制最严密的沦陷区中心。这既是中共情报人员活动最危险的地方,又是情报来源最丰富的地方。1938年初,中共中央情报部在上海设立情报站,负责人是潘汉年。  相似文献   

6.
1940年,是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当时,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相继沦陷,主要交通要道大部控制在日寇的手里。汪精卫已经通电叛国,另立伪“中央政府”。本来抗战就不坚决的蒋介石,此时对抗战前途更发生动摇,一面加强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磨擦”,一面加强对抗日爱国青年的镇压,企图为投降政策铺平道路。1941年的震惊世界的“皖南事变”,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当吋的国民党统治区,大大小小的报纸和通讯社,几乎全控制在他们的手里。只有在重庆的新华社和《新华日报》例外。中央社一家垄断国內外新闻,另外还设立新闻检查机构,控制一切言论,文网森严,作家和新闻记者毫无说真话说实话的自由。但是,反动派虽然有钱有权,却欠缺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7.
1928年冬至1930年底,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组织——“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即国民党改组派。这是一个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包括官僚政客,失意军人和一部分有民主意识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以及一些幻想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所组成的与蒋介石集团争权夺利的政治集团。为了宣传改组派的理论,扩大其影响,该派在其成立前后曾创办了许多报刊杂志,宣传其主张。本文试就改组派的出版宣传活动作一叙述。一随着“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相继发生,宁汉合流,蒋汪暂时合作。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并未得到缓和。蒋介石在利用汪精卫的支持重新上台后,大权独揽,极力排斥异己,并利用“广州起义”唆使其党羽大肆攻击汪精卫,汪精卫  相似文献   

8.
对外宣传如何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服务?云南日报主动走出国门搞外宣,在省委高度重视下,1996在美国出版了第一个海外新闻专版———《国际日报·今日云南》。一年之后,又分别在香港大公报、上海新民晚报美国版、澳大利亚《澳洲新报》、法国《欧洲时报》等报纸上,创办了《?..  相似文献   

9.
埃及是古老的阿拉伯国家。新闻事业历史悠久。几种主要报刊畅销阿拉伯各国。埃及报业深受英国影响,报纸版面仿照英国的大众报纸。所有报纸都受政府指导,指导方式是新闻检查和根据新闻条例对报纸发出的指示。号称独立报纸也是紧跟政府路线的。1974年,埃及取消大部分新闻检查。1975年,成立新闻最高委员会。1978年,取消文化情报部,进一步放松对新闻的检查。但绝大部分报纸仍为政府所有,编辑由总统任命。  相似文献   

10.
陈丽君 《今传媒》2011,(11):33-34
《大美晚报》是美商在上海创办的一份中文外报,在"孤岛"时期凭借着其外报的身份,拒绝日伪的新闻检查,并发表声明坚持新闻自由。在近代中国报业史上,新闻自由的概念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随着西学东渐之潮流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外报所坚守的新闻自由传统,也影响了中国的新闻界人士,尤其是在"孤岛"时期,面对着民国政府、日本当局、日伪分子层层的新闻检查,进行了艰辛的博弈。在这期间《大美晚报》利用其特殊的身份以及租界的特殊地位,更是坚守新闻自由的理想,即使报馆被袭,报人被暗杀,仍然坚持出版发行报纸,在铺满鲜血的道路上,谱写了一篇为新闻自由而奋斗的华章,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4.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动画角色的符号传达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角色的表现潜力,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拓宽动画角色的审美研究。本文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进行符号上的能指与所指划分,并综合消费社会理论,构建动画角色符号认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新闻界》2008,(1):49-51
本文在回顾新闻报料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从主动失实和被动失实两方面分析了新闻报料失实的原因,并提出通过过滤、核实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对新闻报料的真实性进行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