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临别赠言     
今天,陈祖培老师就要离开牛镇中学了。唉,要不是妻子有病需要就近照料,陈老师是不愿意调离的。他的身心,他的生活,早已和牛镇中学紧紧连在一起。回城度寒假、暑假,也不免对牛镇情牵梦绕,眷恋莘莘学子和校园、山水、田畴,涌起一阵阵乡思乡情。现在,却要离开了,不再是牛镇人了。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西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这是因为:一、国民经济军事化;二、新兴工业兴起;三、亚太经济的崛起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使美国对外贸易的重心移向亚太地区,并对亚太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美国西部地区经济是亚太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部开发中畜牧业的兴起和发展变化,经历了由粗放、原始的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向定居围栏、多元化、公司化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美国政府积极的土地政策促进了西部的开发和畜牧业的发展,公司制成为西部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借鉴美国的经验。有助于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采矿业分为淘金热和深层采矿两个时期。淘金热开启了美国远西部城市化的大门.而远西部大规模的开发与城市化的普遍展开则是在深层采矿之后,因此,采矿业在美国远西部的城市化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城市化的兴起又促进了采矿业的进一步繁荣。这就表明采矿业与城市化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是19世纪美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美国内战以后,靠牧场主的投资和牛仔的艰辛劳作,使内战前一直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地区被开发成美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在那里兴起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牧牛王国"。投身到大平原牧业开发的牛仔多是青年,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开拓进取,乐观开朗,不但为美国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留下了永久的精神遗产。重温美国牛仔开拓西部边疆的创业史,会使我们得到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西进运动”是一场自发的移民运动,绝大多数移民都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迁往西部。在这场以群众性开发西部的运动中,十百万劳动群众胼手胝足,艰苦奋斗,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西进运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刺激了西部城镇的兴起和工业的进步,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美国文学及电影行业的发展,也锤炼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7.
大约在两个多世纪以前 ,美国兴起了“西进运动”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到西部 ,经营牧场、开垦荒地 ,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里 ,农业和畜牧业并驾齐驱、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全面发展。一个世纪后的今天 ,在世界的另一片即将崛起的土地上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喊出了更加响亮的口号 :“向西部进军 !”这预示着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民族———中华民族要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纪。如果说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为了发展美国资本主义经济 ,那么中国对西部的开发则是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为了缓解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边疆史学著名代表人物特纳断言:"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于西部的拓殖史。一个自由土地区域的存在及其不断的收缩,以及美国定居地的向西推进可以说明美国的发展。"[1]这说明美国的西进运动是美国崛起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主题。可以说,西进运动是一场集领土扩张、边疆移民和西部开发于一身的大规模拓殖运动。其兴起是在独立战争以后,在十九世纪中期进入高潮,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基本结束,贯穿了美国近代化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 ,为西部的教育发展带来良好机遇。西部高师院校的教育创新思想需要必要的教育制度作为保障 ,也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来实施完成西部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摇滚乐     
摇滚乐(Rockmusic)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通俗音乐。由美国西部的乡村歌手在演唱中吸取黑人音乐的因素,并融合美国宗教歌曲、西部乡村音乐的节奏成分和布鲁斯音调等逐渐形成。早期的摇滚乐多用吉他、钢琴、鼓、萨克斯管等乐器伴奏。电子琴、电吉他诞生以后,渐渐取代了原有的一些乐器。摇滚乐的音乐高亢喧闹,乐句简单而不断重复,节奏富有强烈的动感,歌词内容多表现学校生活及爱情等。摇滚乐和爵士乐、摇摆乐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不同的是,爵士乐和摇摆乐多以演奏为主,只有少部分演唱,而摇滚乐以演唱为主,伴奏乐器只起到辅助作用。摇…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建设对湖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湖南的小城镇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如规模小,产生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扩容提质,择优扶强,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大改革力度等措施来加快湖南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意义上说,县城是区别于农村的城市,而且已经演进为现代意义上的小城市。发展县城意义重大,它理应成为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途径。而要发展县城,必须加强而不是削弱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同时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地方特色规划和建设县城,尤其要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西部旅游资源富集的村寨乡镇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旅游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实。探讨旅游开发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村寨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经营主体、发展制约因素,为其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探明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历史学家施坚雅提出"施坚雅模式"是从市场结构角度对中国集市和区域体系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模式。近代江南市镇分布最初多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但随着市镇经济的不断繁荣,市场因素对市镇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吴县地区的市镇经由点到面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市镇网络体系,其分布在某些方面与施坚雅模式存在一定的吻合。  相似文献   

15.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好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中的质与量,小城镇经济建设与化建设,小城镇建设中的政府领导与群众参与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河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河南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特色文化,促进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规划建设管理,保存和延续文化遗产的真实历史信息和独特价值,有效保护和利用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文对河南省现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现状作了简述,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对策,要重视和切实保护好这些真实、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风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古村镇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显现,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古村镇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一股社会性的研究热潮。聚焦大理古村镇研究,从研究内容与视角入手,在全面回溯十余年来大理古村镇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背景分析,并就将来大理古村镇研究中有待拓展和深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咸安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其综合性、系统性是国内同类改革中少有的,其在乡镇领导选任方式和农村公益性服务机制上的创新,取得了成效。这得益于咸安改革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协调和整合受改革影响的各方利益,构建起乡镇政府、农村社会和农民三方互动,政府、农民双赢的新型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法律人才短缺,应针对这种状况,利用乡镇企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加大培养力度。本文是从乡镇企业法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培养形式和如何教学、如何对法律人才的知识更新等几方面加以探讨,目的是促进我国乡镇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批"伟大校长",他们的教育理念及治校实践对美国高等教育甚至世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面临的形势,揭示了"伟大校长"难于在当今时代出现的原因,并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治校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