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晓玲 《职教通讯》2015,(10):19-24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利益主体,其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意愿会受到企业本身的特征影响。通过对重庆市104家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从企业性质、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中高职学生占企业总员工的比例出发,研究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总体意愿和具体意愿的影响分析发现:除企业所属行业外,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中高职毕业生所占员工比例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有着显著性影响;企业性质、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中高职毕业生所占员工比例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却因不同合作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企业学院"的"双主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融入企业标准推进教学改革,全套引进企业的"培训包",一方面接受企业的培训订单,为企业员工提供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和实训的师资、设备、技术、项目等均有企业的参与。学校、企业共同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人才培养实效,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达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基于"企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佛山市被调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参与意向、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外部因素、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手段、企业员工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考虑校企双方利益的前提下,给出了提高市级区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效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邓志辉  杨卫军 《继续教育》2010,24(8):107-108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及发展方向,而为企业培训员工是校企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培训员工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其具体形式较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企业在培训成本分担及其它方面有一定的制度。高职院校要在培训企业员工方面加强校企合作,首先应多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其次应选择中、小型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并选择贴近合作企业生产实际的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是企业员工培训的起点部分,也是员工管理的一部分。新员工的入职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今后管理工作的进行。做好新员工的入职管理工作,对新员工和企业来说都很重要。可以使新员工更快地融入企业工作中,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益。本文从入职培训、入职前的生产实习、职业生涯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入职培训管理的一些基本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已成为必然趋势。根据当前国内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职前培训模式的现状,对学校培训、企业培训、校企合作培训三种模式加以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校企合作培训是职前培训模式中相对较为高效、专业的职前培训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及障碍因素的调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陕西和宁夏320位电子信息类企业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动因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因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其次是短期利益,最后企业才会考虑长远策略;管理和指导学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时间安排、学生安全和经费问题是制约大多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主要因素;企业秘密、学生产出少、员工编制、合格学生和设施及场地等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很多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曾珍 《成才之路》2024,(10):49-52
为解决校企双主体育人难以真正落地、学校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学校职前人才培养和企业职后员工培训的衔接不畅等难题,校企双方应共建产业学院,坚持职前学校教育和职后员工培训共进并举,在学生培养和员工培训过程中互促互动、共享资源。建立“互促互动”的校企运行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精准人才培养路径,学校和企业互融共生,双双得以长足发展,可以真正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为新进员工专门设计并实施的培训,它在为企业塑造合格员工、传承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团队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员工是企业注入的"新鲜血液",企业花大量的资源组织新员工培训,而培训的效果往往和预期的培训效果有差距。作为企业的培训组织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对其进行全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产教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重点,但是协调机制的缺乏使得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实现。文章利用2016年和2017年全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企业特征、高职院校特征和区域特征对校企参与高成本合作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上市企业、私营企业、垄断性行业企业、与高职合作时间较长的企业均更多地参与高成本校企合作;示范性高职参与高成本合作的数量显著较少;处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的高校平均参与的高成本合作数量更多。这表明区域内的政府协调有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成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台湾地区校企合作模式,将台湾地区60年来技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24种合作模式归为六大类,即顶岗实习模式、研究开发模式、配合教学模式、员工培训模式、创新育成模式和合作经营模式;分析了台湾地区校企合作模式随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技职教育层次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剖析了台湾地区产学携手合作计划的运作机制,指出台湾地区校企合作具有明显的官、产、学合作特点,提出"校企合作要搞好,首先必须有政策法规的支撑和资金的支持,然后才是完善校企双方的合作机制,形成多元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构建校企合作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校企合作体系,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构建校企合作体系的具体措施包括,牢固树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的办学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咨询委员会和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两个组织;建立学生企业内实训、教师企业内培训、员工学校内培训三类基地;建立战略对接、文化对接、教学对接、利益对接五个校企对接平台;建立安全、过程控制、教学训练、师带徒、评价激励五项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已然成为制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学界的研究更多地站在学校、企业两大主体的立场探究如何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实习生身份的视角入手,可与已有的研究形成互补关系,为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参与度提供新的路径。作为校企合作的直接参与者,实习生应该以“准员工”的身份在企业中实习,通过对“准员工”的自主管理保障企业的合法权利,激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为了保障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准员工”的身份得以明确,必须通过法律赋予实习生“劳动者”的身份、延长实习时间与增加工学交替频率相结合、优化实习程序。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开展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经常发现口腔工艺专业学生(实习生)在校期间已充分掌握口腔修复体制作基本技能,在临床上能迅速融入角色开展生产操作,但是新入职学生对于企业生产质量管理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略显欠缺,现企业中又缺乏相关系统培训——尤其是适应岗位标准需求、执行业务标准操作时显得束手无策——这样一个弱点严重地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发展。鉴于此,通过校企合作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并基于岗位需求探索口腔工艺专业人才入职培训方案,力争为企业能更顺利地招募本专业学生作为新员工建立起一座校企衔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并重,将发展职后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选择。行业高职院校以行业标准为逻辑起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质继续教育资源,校企双向参与、双向合作,开展对企业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校企协同设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共同培养继续教育师资,合作共建继续教育基地,共同监控继续教育质量,可以创新特色鲜明的基于行业标准的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师傅作为职业院校方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企业方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其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为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境,通过非随机抽样方法,聚焦江苏、浙江、上海的部分企业,依据扎根理论对企业师傅的访谈文稿进行逐级编码,建构了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行为与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师傅的决策行为遵循“师傅个体动因—师傅参与行为—师傅参与收益”的内在循环逻辑。同时,企业师傅决策行为受“组织动因”、“师徒互动关系”、“学生行为表现”等外在关键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应规范师傅培训体系和行为职责,加深师傅角色认知和角色认同,形成稳定的角色信念;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和监管,建立校企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建立多层级激励机制,保障师傅既得利益,增强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员工培训不仅是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为企业做好员工培训工作的基础。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分析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控制培训质量和反馈培训结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并从导向机制、政策与领导的支持、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激励机制的完善四个角度探讨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企业员工培训长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仅是组建了校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在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基地.这种浅层次上的合作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合作企业的推动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校企合作只有学校一方因就业压力而有足够的动力;企业的教育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如企业文化;学生到企业实习只是形成一些感性认识,而没有真正掌握实习单位企业文化的精髓;整个校企合作的运行体系没有构建,要结合的各方关系没有理顺;由于企业基层领导及员工被动地参与人才培养,使企业的新技术、员工的实践经验很难传授给实习学生.  相似文献   

19.
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与障碍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企业素有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其参与职业教育具有多种动机,主要为社会公益服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降低成本、招募员工等。阻碍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培训成本的高昂、经济大环境的波动、相关法律规章的制约、企业内部的阻力与信息的不对称等。本文通过对美国政府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经验研究,为我国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显得十分必要。企业员工培训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相互结合是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大学生实践教育具体而有效的途径。本文基于现代企业培训理论和高等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对校企双方加强合作,有效促进企业员工培训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相互结合的必要性、意义和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