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改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成为美国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因素深刻影响和限制了美国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这些因素主要是:高校优惠入学政策遇到挑战;州低学费政策面临转变;联邦政府学生资助政策重点有所变化;新形式学生资助项目逐步发展;期望进入高校的学生数量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美国教育界长期追求的目标.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各项举措增加学生入学机会、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学费上涨、改善资助方案、增强学生负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有效保障各类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由美国的经验可知,政府对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责无旁贷,关键是通过立法程序建立保障机制,增强奖助学金和学生贷款的投入力度,重点确保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3.
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论述了学生资助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并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生入学机会的公平作用及其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条件。研究认为 ,要使学生资助更有效地改善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入学机会 ,还应加大资助力度 ,丰富资助的种类。针对国家助学贷款而言 ,应使贷款和还款的机制和计划更加优化 ,以更有效地改善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入学机会、提高还款效率和促进其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长期致力于通过法律促进和维护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措施包括增加学生入学机会、提高相关信息透明度、抑制高校学费上涨、改善高等教育资助方案等,使高等教育体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多年的发展,美国政府在构建高等教育公平法律保障体系、依法确保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促进高等教育信息透明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而高等教育收费也逐年增加,学费的上涨使学生的入学机会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对辽宁省6所不同类型院校2007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更多集中在公立普通本科和公立高职院校中,高收入家庭的子女更多集中在民办院校中。同时,在公立院校中,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与其家庭经济关系不大;在民办院校中,家庭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女的入学机会。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对美国少数民族参与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 ,白人的中学毕业生比黑人和西班牙裔的中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大学。对于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因素 ,教育经济学集中研究家庭收入和政府财政支持对入学机会的影响 ,把高等教育看作一种投资来分析投资回报率、大学学位的收入等对学生入学选择的影响。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框架 ,提出家庭内部及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所产生的资源 ,对美国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显著影响。笔者以长期跟踪调查研究的美国两万多名学生为样本 ,运用因素分析法测定社会资本的各个指标 ,同时分别从学生和学校两个维度进行多层次分析。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 :在学生水平上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中学的专业成绩和中学选修的课程对美国少数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显著影响。在学校方面 ,学校社会经济地位的平均水平、教会学校以及家庭的教育期望也深刻影响着美国少数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英国政府和教育界长期追求的目标,英国政府通过颁行相关法律政策、落实各项措施,致力于增强学生对高等教育成本的负担能力,扩大不同背景学生的入学机会。由英国的经验可知,政府对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责无旁贷,关键是通过立法程序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重点在于扩大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8.
使用44所高校22923名大一新生学情调查数据,基于地位获得研究范式,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学生自致性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来探讨学生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社会结构等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民族、父母受教育程度、城乡以及区域等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有显著影响;男生、少数民族学生、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本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中处于优势地位;农村学生、中部地区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上处于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2007级和2020级大一学生的全国性调查数据,分析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进程中家庭背景对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的变化,发现:弱势家庭背景子女向一般本科高校聚集而优势家庭背景子女向重点本科高校聚集的趋势仍在增加,家庭背景各因素对2020级学生获取重点本科教育机会的影响均明显高于2007级学生,优势阶层子女相对于基础阶层子女的机会由0.955倍变为1.600倍,高收入家庭子女相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机会由0.721倍变为1.481倍,城市子女相对于农村子女的机会由1.280倍变为1.406倍,男生相对于女生的机会由1.493倍变为1.719倍。基于此,当前应构建以政府支持为中心,学校、社区与家庭等领域全方位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破解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资源分布结构对弱势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造成的双重障碍,进一步增加弱势家庭背景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推进代际良性流动,提升社会开放和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新疆8所高校161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子女入学机会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影响其子女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基础阶层子女更加容易在公办性质高校获得入学机会;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入学机会受家庭背景影响最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父母学历的提高而增加;基础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受其家庭经济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全国2007级与2017级大一新生择校数据,分析了 10年间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高等教育选择的客观分布情况、满意度与决策依据的变化.研究发现:与2007级相比,2 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在民办本科院校和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增加,但在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减少,而高收入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均有所增加;2007级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高校选择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满意度明显偏低;从高等教育选择决策依据来看,2017级学生较2007级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父母、家人或其他亲属的影响或建议"重要性下降,"校园环境、设施、设备"重要性提高,2007级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对"学费和生活费用""大学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性评价存在较显著差异,到了 2017级已不再显著.本研究在综合运用多元无序逻辑回归分析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相较于2007级,收费较低且具有公办性质的高职高专院校对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依然"友好",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竞争筛选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家庭收入对子女进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入学机会开始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子女更多地就读于层次较低的公办高校;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子女在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中的就读机会逐渐增加。此外,在公办高校中,不同家庭收入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异主要与家庭文化资本而非家庭收入有关;在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中,家庭经济收入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女能获取多少入学机会。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衡量教育公平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因学生个体间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省区间教育经费配置的差异、中央政府对不同高校经费投入的差异而呈现出学生个体间入学机会不均、高校招生名额省区间分配差别较大与地区间招生录取分数线不一致等问题。从国家财政促进政策的角度看,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基础教育质量差距;多渠道筹集高等教育发展资金;优化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日趋公平。  相似文献   

14.
入学机会公平一直是美国高校招生改革的热点,2006年美国高校乃至政治领域进行的三项影响较大的改革均致力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政府在高教入学机会平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一是取消提前招生计划.二是密西根州对废除<平权法案>的所谓"2号提案"进行表决.三是一些一流大学为吸引更多优秀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而进行的以奖学金取代贷款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的保障低收入家庭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项目--Eugene Lang实验对中国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参与高等教育保障机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学生以希望,让他们相信上大学是现实的;当学生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就应该让他们了解相关的资助政策;提供咨询服务并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关心他们;政府、大学和基金会在入学保障计划中的角色与责任--省政府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大学是咨询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基金会是综合各种资源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
高校规模扩张曾经是欧洲各国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策略。但扩张的政策并未取得预期结果,并没有充分满足处于不利社会经济地位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因此,2000年以后,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欧洲很多国家颁布了多项政策与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张高校规模,以吸纳更多入学人数;给予学生学业补偿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充分保障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学生入学机会;通过各种措施与途径,平衡家庭收入、所处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入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云南属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存在典型的区域和城乡差异,这种差异集中体现的阶层差异成为入学机会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各个阶层学生在家庭城乡归属、家庭职业类型、家庭文化背景和家庭经济能力上的差异,导致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四大指标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重叠性。缩小区域差距和阶层差异,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和均衡,是推进区域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城市学生相比很少,不仅体现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多少上,也体现在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层次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基础教育质量、高校招生制度等.文章认为应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美国高校数量与高校规模的州际比较发现,美国高等教育布局并未对州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产生较大的影响。高中毕业生的州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其内在机制主要体现在基于市场机制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基于政策调控的高等教育资助机制,基于学术自治的高校招生自主权。  相似文献   

20.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日趋减少、学生和家庭以学费的形式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是世界的普遍趋势。为了保证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入学,澳大利亚政府在实行收费的同时制定了学生贷款政策“高等教育贡献计划”。该政策自1989年实施以来,具体内容不断演变,其可行性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