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一、阻力伞在短跑训练中的优势(一)有利于发展专项力量与传统的抗阻力跑、负重训练相比,阻力伞训练在起跑时阻力较小,运动员可以快速提高速度,当达到一定速度时,阻力伞开始提供阻力并随着速度的提升而增大。在这一过程中,肌肉收缩的形式完全符合短跑的用力结构,具有发展专项力量的效果。(二)易操作不易受伤相比传统负重训练、上坡及下坡跑,阻力伞训练具有器械重量轻,无须考虑坡道训练的坡度和坡长的优势。此外,奔  相似文献   

2.
特定运动项目等动力学测试的差异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4个特定运动项目的等动力学测试,分析不同项目在等动力学测试结果中表现出的项目差异和产生原因。发现不同项目运动员在等动测试结果中。表现出不同的数据特点。这是由于不同项目运动过程中阻力类型不同所至。本研究根据不同运动项目阻力来源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中对抗阻力、自重阻力、机械性阻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能简单地根据等动测试某些指标的大小,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的优劣,而应该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选择最能反映该项目的运动能力的等动力学指标,对其进行有效客观的评价分析和训练指导。同时也看到,由于实际运动和等动测试的内在差异,并非所有项目专项力量素质都可以通过等动力学测试来评价,比如在某些快专项速力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总结不同运动干预诱导激活后表现增强(PAPE)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适宜的PAPE诱导方案提供参考与启示。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CNKI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后共纳入71篇。结果:涉及的运动干预包括深蹲、奥林匹克举、臀推、硬拉、腿推举、飞轮抗阻训练、超等长跳跃、阻力冲刺跑、全身振动训练、可变阻力训练、聚组训练、血流限制训练12种。结论:以冲刺PAPE为诱导目标时,适宜采用臀推、阻力冲刺跑、高翻以及超等长跳跃;以跳跃PAPE为诱导目标时,适宜采用自由重量深蹲、等长深蹲、分腿蹲结合血流限制训练以及跳深和负重蹲跳;力量水平高的运动员适宜采用全幅度运动方式以及等长深蹲;力量水平低的运动员适宜采用半幅度运动方式、固定器械腿推举以及全身振动训练;适宜将可变阻力训练和聚组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相结合应用于复合式训练中;飞轮抗阻训练和血流限制训练无需大重量器械即能对机体有较大的刺激效果,可用于赛前激活方案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探讨黄伞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盐水+运动组、高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中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低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每组20只.运动小鼠进行为期4周、每周6次,每次45 min负重5%的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模型,黄伞多糖+运动组在大负荷运动同时按400 mg/kg/d、200 mg/kg/d、100 mg/kg/d 3种剂量灌胃.测定各组小鼠血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凝集效价、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免疫器官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小鼠外周血液中WBC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明显下降,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和抗体凝集效价、脾指数明显下降,小鼠体重、胸腺指数出现下降趋势;与盐水+运动组相比,中、高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小鼠外周血WBC、淋巴细胞绝对值、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高剂量黄伞多糖效果更好,高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小鼠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胸腺指数明显升高.高、中、低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小鼠血清凝集效价均明显升高,低剂量效果更显著.黄伞多糖对运动组小鼠体重影响不明显但出现回升、对巨噬细胞吞噬率影响不明显.结论:长期大负荷训练导致小鼠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脾脏明显萎缩.体重和胸腺指数也有下降趋势.补充黄伞多糖可明显改善长期大负荷训练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防止免疫器官萎缩、体重下降.其机制与黄伞多糖特有的多糖、高含量Gh、Fe、Zn、Mn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激活不同层面的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竞技运动的首要素质,是各个运动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按不同运动项目对力量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可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的基础,后者的发展主要依赖於最大力量的水平。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也有密切的关系。这三种力量素质在训练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同时又互相制约。发展最大力量、快速力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该项目训练的指挥仪。此仪器采用无线电通讯方式,以发射不同频率的载波来区分被指挥对象,解决了在速滑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对运动员实施单独指挥的手段问题。  相似文献   

7.
等速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力是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是一项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功能训练的新的和有价值的技术,研究表明,等速肌力测试可对肌肉功能进行定量和客观的评价;而等速肌力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而且可用于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等速肌力训练所特有的顺应性阻力可减少康复训练中损伤和再损伤的发生。因此,等速肌力训练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中即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8.
许琦 《游泳》2007,(2):17-21
技术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技术练习手段,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游泳技术。因此游泳技术训练就要符合游泳技术的力学、解剖学原理。 一、外形姿态与游泳技术 游泳中,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在水里,运动时在物体前后形成的压力差引起的阻力,称为压差阻力,也被称为形状阻力。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到的形状阻力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本着“科研要为运动训练服务”的宗旨,本文以“项群理论”为指导,以运动生理学为依据,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运动训练的实际,对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目传统的爆发力训练体系(快速移动轻——中等负荷阻力训练)与传统的力量训练体系(慢速移动重负荷阻力训练)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运动单位的特征与类型,运动单位的募集顺序和发放频率的研究发现:在赛前和比赛阶段,合理地采用重负荷阻力训练比只采用轻——中等负荷阻力训练,运动员的爆发力会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摔跤运动是一项需要力量较强的项目。而力量是肢体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克服阻力或肌肉缩短牵拉自身肢体发生运动的能力,不同的项目对力量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爆发力量,力量耐力。一个摔跤运动员如想在跤坛界叱咤风云,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因此,力量素质在摔跤运动项目中中起着决定性因素。本文就摔跤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粗略地谈一些训练经验和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不同地区群众体育需求程度和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十几个省市的34个社会阶层人口进行的群众体育需求程度和现状的调查,获得了三大地区人口体育锻炼次数和时间、体育需求程度和健康态度、参加锻炼项目、体育组织化水平和体育指导程度、体育目的、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支出和接受体育宣传程度7个方面的有关数据,并进一步作了比较研究,分析、归纳出三个地区群众体育的不同特点及发展趋势,为确定我国今后群众体育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同社会阶层人口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20几个省市的31个不同社会阶层的1700人进行了广泛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目前阶段31个不同社会阶层人口体育锻炼频度、锻炼时间、锻炼项目,体育组织化和体育指导化水平,锻炼场所,体育支出,接受体育宣传程度的现状。总结出不同社会阶层人口体育现状的特点和规律,比较分析出社会各阶层体育发展状况的差异和特点,为研究和确定90年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提供可靠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不同社会阶层人口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之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我国20几个省市的31个不同社会阶层的1700人进行了广泛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目前阶段31个不同社会阶层人口体育锻炼频度、锻炼时间、锻炼项目。体育组织化和体育指导化水平、锻炼场所、体育支出、接受体育宣传程度的现状。总结出不同社会阶层人口体育现状的特点和规律,比较分析出社会各阶层体育发展状况的差异和特点,为研究和确定90年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提供可靠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10500名新疆维、哈、蒙、柯、锡、塔、回7民族(简称“新疆7民族”)成年男、女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近1/3的人群因各种疾病而住院,病因尤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为最多。究其原因: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比较单一,而且民族传统项目非常少,锻炼时间总体偏短。客观上与新疆7民族成人工作忙、家务重、无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等因素有关,主观上反映出对体育锻炼与健康重视程度不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力量训练与变阻力练习思路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珍 《体育与科学》1998,19(1):45-46,49
力量训练是各专项运动训练必备的辅助性体能训练内容。对于阻力练习与肌肉力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区分增加肌肉粗壮的练习与增强肌力的练习的界限是重要的。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决定了各种训练程序的不同特性。为了发展最大力量,需要增加强度,而不是练习的数量。变阻力训练思路的形成基于固定阻力训练中两方面的局限性。作为力量训练中的最新进展,变阻力训练思路来自于对等动训练和等张训练的比较,证明等动训练程序显然优于等张训练程序,等动训练能恰当地给特定速度的运动提供调节阻力。本文还介绍了几种提高肌肉力量的常用重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Training and nutrition are highly interrelated in that optimal adaptation to the demands of repeated training sessions typically requires a diet that can sustain muscle energy reserves. As nutrient stores (i.e. muscle and liver glycogen) play a predominant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prolonged, intense, intermittent exercise typical of the patterns of soccer match-play, and in the replenishment of energy reserves for subsequent training sessions, the extent to which acutely altering substrate availability might modify the training impulse has been a key research area among exercise physiologists and sport nutritionists for several decades. Although the major perturbations to cellular homeostasis and muscle substrate stores occur during exercise, the activation of several major signalling pathways important for chronic training adaptations take place during the first few hours of recovery, returning to baseline values within 24 h after exercise. This has led to the paradigm that many chronic training adaptations are generated by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the transient events that occur during recovery from each (acute) exercise bout. Evidence is accumulating that 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can serve as a potent modulator of many of the acute responses to both endurance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events that occur in skeletal muscle during exercise and subsequent recovery, and the potential for 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e.g. carbohydrate, fat, protein) to affect many of the adaptive responses to training.  相似文献   

17.
武小路 《精武》2013,(24):20-21
户外拓展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该运动既能作为日常健身活动,又能作为团队培训活动。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户外拓展运动爱好者越来越多。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户外拓展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开展户外运动的价值与社会意义,分析了户外拓展运动对不同人群的身心影响,旨在为今后开展户外拓展运动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跨理论模型和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采用对587名知识分子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前意向→意向→行动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呈现上升趋势;在坚持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少量下降;2)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满意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提高满意度有利于锻炼者向高一级行为阶段转变;3)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意愿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处于高锻炼行为阶段的个体更愿意在体育锻炼上花钱。建议:体育营销把前三个锻炼行为阶段作为体育消费者培育阶段,通过薄利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促进更多的体育消费者更快地发展到锻炼行为坚持阶段,培养忠诚的体育消费者,追求在锻炼坚持阶段产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特征与锻炼感受差异。方法:采用《锻炼感觉量表》测试重庆高校309名大学生。结果:样本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在运动选项和锻炼时间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且不同运动选项和锻炼时间大学生的锻炼感觉差异显著。结论:有必要在课余体育锻炼指导中关注参与者的锻炼特征与锻炼感受。  相似文献   

20.
体育娱乐的分类方法与具体形式(待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感性和形式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分析了体育娱乐产生的条件.提出了体育娱乐 的6种具体形式:超过对象的项目有操作性运动中的探险与冒险类活动、体能类活动、技能类活动;超越自我的项目有气功、瑜伽和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