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构建和谐文化是中国实现社会文化转型的需要,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和迅速崛起的保证。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文化”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构建和谐社会学校理应当先。作者建议学校必须从文化建设入手,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构建和谐校园。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一生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步,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走过了经验主导、校长主导和制度主导的学校管理阶段,“文化管理”、“文化立校”已成现代学校管理的时代旋律。 学校文化作为发展学校和个体生命不可替代的长效力量.表征着现代学校的实力、磁力、张力和个性。先进的学校文化关乎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是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生命之魂。 我们固然需要从一般意义上明晰学校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我们更需要“历练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 因历史积淀、环境资源、思维方式、理想追求的不同,学校文化构建策略亦有差异。学校文化因之而摇曳多姿。本刊将倾情聚焦走在实践前沿的学校。培育学校文化的多元思考、策略建构和多维技术。 从有助于历练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出发.走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学校文化传统分类视角,本期推出的“以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和谐发展”长文,试图通过对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的个案解析,从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四个维度。讨论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培育路径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于学校发展的价值是怎样的。以期把脉先进的学校文化催生现代学校持续走强的和谐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前者决定后者,即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后者是前者的体现,从师生关系的状况,我们即可以领略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师生关系,就必须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包括学校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中学教育》2007,(4):F0002-F0002,F0003
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前学校改革的一个热点,学校“主流文化”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创新点。最近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江南教育集团召开的“现代学校文化论坛”第三届年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学校“主流文化”,此一主题深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们。本期封二封三是这次会议的掠影。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呼唤着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构,因而学校管理者肩负着一个神圣使命:以校本文化的构建来打造现代学校,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具体来说,学校应以管理文化的构建,提升办学的品质;以教学文化的构建,提升课堂的品质;以教师文化的构建,提升专业的品质;以学生文化的构建,提升纯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专著<现代学校管理之文化学研究>抱着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来关注学校全面管理问题,构建出了学校管理的文化学模式.全书运用组织文化理论于现代学校管理,关注文化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关注教育的文化价值,更突出了一个中心--学校管理是为了校园人以及学校的发展.在总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学校管理最新实践的基础上,为新世纪学校管理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文化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概念,因此,应该从文化含义的狭义和广义来定义.在研究教师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从哲学视角对教师文化进行解读.现代教师文化要求从教师的文化生态、角色期待、多元文化共生和多话语文化共展的视域解读教师文化.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教师文化是以学校为本的文化,其教师文化的构建主要体现在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构建新型教师文化.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必须用现代教师文化理念来认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教师文化,并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创建一流的高等职业学院,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新的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需要一流教学设施。然而一流高职院校的底蕴是优秀的学校文化。本文在构建学习型学校文化实践的基础上,从现代学校文化的理念出发,阐述了“学习型”学校文化对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和“学习型”学校文化的理念及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胡才龙 《现代教学》2015,(Z1):32-33
上海市南汇第一中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馆资源,以巧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公民为目标,不断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合之路,以学校的环境文化、课程文化、活动载体、核心价值为导向,不断建设、提升学校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该校还以自身特色文化带动周边学校,走出了一条学校文化建设的区域合作、联动发展之路。基于"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原则,从学校管理实践的角度看,学校应关注校园文化的构建、发展与秉承,尤其是中华优  相似文献   

10.
徐洁 《上海教育》2014,(13):85-86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内涵支撑,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我们以“红领巾足球文化”特色为起点,统整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快乐”类、“成长”类、“体验”类、“特长”类校本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具品位的东西。没有优秀的校园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现代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的各项建设与发展。只有赋予学校各项建设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品位。才能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学校。更需要构建一个适合教师职业发展与学生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下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文化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经形成,就影响和左右着这所学校的发展,改变着一届届学生的精神面貌,影响着一代代新人的成长。学校优秀文化如陈年老酒,愈久愈吞醇。然而,学校文化是需要构建、提炼和升华的,学校文化更需要传承、发扬和光大。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现代学校文化必须植根于历史和当代先进的社会文化之中,传承、吸纳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不断应变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应该清醒地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缺失。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以多元的文化载体培育学校特色,靠制度升华为学校精神来激励师生成长。学校文化应该服务于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学校文化应具有草根性。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应突出其“本土化的色彩”、“本色化的个性”和“本真化的内容”。目前,我校初步构建的校本文化的大致框架包括学校办学的理念文化、德育的“孝道文化”、课堂教学的“让学文化”、保障服务的“精细文化”等方面。校本文化是学校精神和学校意志的集中体现,建设学校校本文化是提升学校自我发展力的路径之一。农村学校校本文化的建设必将有助于其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学校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校文化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和校貌的综合体现。培植现代学校文化,需要从学校课程文化、教师文化以及学生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文化管理:超越规范的学校发展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发展是一个由凭借“校长能力与魅力”的“没有规范”到依靠“学校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立规范”,再到通过“学校文化与价值追求”的“超越规范”的发展过程。文化管理作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崭新理念,是超越规范管理的学校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营造一个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塑造出全体师生的灵魂。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校通过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融入情境性,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的改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说:“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支撑,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前提和保证,是学校精神内核的外在呈现。学校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每个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无不反映了一个学校某种教育理念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从“传统”中发掘“现代”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进而走向文化自强的过程,最终形成学校现代化的“中国式”与“中国态”。学校文化创新源于本土文化自觉,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存在内在精神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地域文化主要以“集聚教育资源”和“发掘教育意蕴”的方式进入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引入地域文化要有理性的文化自觉,也要有一定限度。本研究持续关注齐鲁大地一所小学通过融入地域文化到学校文化,以此凝练与建构出个性化的办学理念,统摄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环境空间的想象与搭建,最终促进了学校文化的整体转型和优化。通过发扬光大优秀文化传统走向文化自强并融入地域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能够生成出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理念和目标,敞现出从事件开掘到价值凝练、从课程开发到理念贯注、从氛围扩散到整体重建的路径与对策,不但激活和焕发地域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而且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应把握三个定位即学校定位,确定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层面及任务;规律定位,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责任规律,将校长视为责任和前启者,还应形成办学理念。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有一个“治校预期”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兴校,构建文明、有序、民主、进取,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健康、和谐校园。同时,“学校文化”建设应更注重价值取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价值理念、行动准则,其他分支文化的价值取向都应该与“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生存发展的思想主线。  相似文献   

20.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结合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大趋势。“现代的学校必须有现代的管理,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管理。”而学校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主体,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学校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文化管理引入学校教师管理中去,引导教师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这是对当前中学学校教师管理理论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也是21世纪全球各国中学教育管理创新的一个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