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华 《学周刊C版》2023,(4):133-135
对于基础教育的历次课程改革来说,教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研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参与的热情低,教研效果不够理想。在“融教育”时代,共同体的理念被植入教研活动,创新了校本教研的形式,尤其是随着“网格化”的提出,极大地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所以学校应该将创建“网格化”教研共同体作为重要工作,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让校本教研焕发活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本文先分析传统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再论述“网格化”教研共同体提升校本教研实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主要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我认为,在一般意义上,“校本教研”不是“教研”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没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者从属关系;“校本教研”是“教研”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本质规定和形态体现——“校本”二字不是对“教研”的修饰和限制,而是强调和突出。当下的“教研”应该是“校本教研”;如果也有“非校本教研”的话,那往往存在于学校少数精英分子的研究生涯之中,因为他们常常有较多的甚至更多的校外视野、校外研究。另一方面,“校本教研”并不仅仅指向于校本课程,尽管校本课程是它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是植根于学校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教研员要恰当地融合在校本教研中,要转变自我角色,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合作者、服务者;要在专业引领中,逐步形成联片教研、城乡互动的教研机制;要努力提升教研水平,防止非理性的、形式化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双减”背景下,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校教育“减负”,为构建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提供动力和源泉。故而学校教师要聚焦“双减”中的关键任务,组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以研育人,以研提质,以研统评,整体推进学校教育质量向前发展。为了回应“双减”的迫切需求,学校教师要以校本教研的四大研究模式为出发点,通过课例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借助课业反思提升作业质量水平,凭借案例分析加强课后服务管理,依托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评考方式,以校本教研的纵深持续发展带动“双减”政策的有序落实与实现。以校本教研为重要抓手,通过深刻的学理性、操作性的研究应对基础教育的变革,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崇尚“校本”的时代里,与“校本课程”、“校本培训”等一样,“校本教研”也是遍地开花。在我去过的许多实验学校里,“校本教研”都已成为学校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随手点击“校本教研”这个词,网上的相关文章铺天盖地——这是一个热得发烫的时尚概念。但仔细检索这些文章,再加上亲身经历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一个问题时常萦绕在心头:“校本教研”到底为什么?这是一个原点性、基础性的问题。有些“校本教研”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某种偏差,往往是因为偏离了“校本教研”的原点。之所以要有“校本教研”,首先是为了呼应…  相似文献   

6.
孙小川 《教育》2012,(7):55-55
探索主题、课题和小专题“三题结合”教研模式,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进行整合,使学期教研主题化,课题研究校本化,校本教研专题化,以此解决目前学校教科研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学校教科研的实效性。学年教研主题化在学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是目前学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解决当前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立足课堂、学校、教师三个基点,提出了校本教研科研化管理的概念,并从“聚焦研点,运用科研思维确定校本研修内容”“生发研链,运用科研思维构建校本研修系列”“拓宽研面,运用科研思维创设校本研修活动”三方面进行了校本教研科研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还流于形式,笔者结合在学校的分管工作谈谈如何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将校本教研纳入五级教研工作体系。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研体系吸纳校本教研的时代背景和逻辑起点。校本教研对新时代教研体系的定位与定性具有重要功能。教师、教研员以及教研机构,需要以新的角色和功能,参与教研体系的构建。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成为“上下联动”的结合部。进入新时代,要推动教研工作的转型。“基于证据”“社会情境”“本土知识”“议题设置”与“议程推进”,是教研工作转型的“DNA”。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校本教研与教研工作的理念转变和实践转向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理念,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亲身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专业发展.而学校的发展也越来越有赖于校本教研.因此加强和完善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要求和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状态,直接影响校本教研的效果。我们通过“教师论坛”、“主题教研”、“网上教研”等形式,实行校本教研的全方位管理革新,坚持走“研训一体”之路,扎扎实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校本教研悄然融入了教师的生活、走进了教师的心田。从而,有效地引领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促进了其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基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了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对当下校本教研“热”现象进行“冷”思考,就很容易发现不少学校的校本教研“好高骛远”“闭关自守”,甚至是为了“装点门面”,校本教研严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走入误区而又缺乏必要的引导。县区教研室是学校教科研直接联系的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13.
推进校本教研,首先要明确校本教研是对传统学校教研的继承和发展,逐步建立“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学校业务工作机制。要以提高教学业务干部综合素质为抓手,依托基地,分类推广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校本教研”,其蕴涵的基本理念应为: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校本教研”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校本教研”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校本教研”必须植根于教学实际。根据以上校本教研“为了学校、在学校中、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抓手。当前,农村小学校本教研还存在一些主观和客观的问题。要提高农村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必须抓好备课研究,扎实开展教学观摩,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展好交流研讨和网络教研,还要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主动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扫描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从校本教研的组织架构——“五层观照”和教研形式的探索——“八面聚焦”两个层面,提供相关策略,以典型案例佐证。  相似文献   

17.
肖云 《中学生电脑》2011,(10):46-46,48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够将新课程的理念、精神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要充分利用好校本教研这个平台,在校本教研中立足课程标准、教材、学校实际这三个“本”,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贴近生活、贴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从而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教师专业成长空前重要的今天,究竟应该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校本教研文化,用一种什么样的教研文化让教师沐浴其间?笔者认为,校本教研的核心在课堂,落脚点在课堂,课堂的成败决定课改的成败。事实也证明学校几乎所有的教研活动,都是在围绕课堂这个中心旋转。所以,校本教研的精髓应该是“以课(堂)为本”的教研。怎样实现“以课(堂)为本”的校本教研目标,实践证明营造“把课挂在嘴边”的校本教研文化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坚持校本教研,无疑是深化课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走“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研究路线,真正引领教师把学校和课堂视为自己实践和研究的场所,使之做到“静”下心来读书,“动”起身来实践,“拿”起笔来写作,真正使校本教研工作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新课程以来.我县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新思路.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教研模式上由原来的“一级教研”到“二级教研”.再逐渐升华为”四级教研”模式,切实实现校本教研模式的转变.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