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拉松运动是典型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周期性运动项目,本文以参加大运会香港女子马拉松运动员12人为研究对象。不同训练课训练手段为800m×6组最大速度训练,组间休息45s;18000m×3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组间休息8min;训练前后按规定时闰采指血测定血尿素和血乳酸含量。结果发现:两种不同训练手段训练后即刻至次日晨,血尿素及血乳酸水平均高于训练前安静值,表现出与训练手段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性。可见,用血尿素指标科学化监控马拉松耐力训练是可行的,用血乳酸指标科学监控马拉松速度耐力训练是可行的.用血尿素与血乳酸指标综合监控训练负荷和强度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我国优秀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状况。对24名优秀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期的运动能力进行监控,测定其Yo-Yo间歇恢复测试(YIRT)指标及血乳酸、心率、最大摄氧量等运动能力指标,并探讨运用YIRT监控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身体训练后青少年冰球运动员YIRT成绩和最大心率具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YIRT后的血乳酸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最大摄氧量无差异(P〉0.05)。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能力有所提高,可以推断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供能是以糖酵解系统为主,有氧氧化系统为辅,磷酸原系统参与部分动作的模式。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YIRT与血乳酸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应进行长期、阶段性的连续监控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注意到,目前世界男子五千米和一万米速滑比赛中运运员的平均滑跑速度已分别达到12.4米/秒和12.1米/秒,与五十年代世界男子五百米和一千米速滑比赛中运动员的平均滑跑速度相近,考虑到在长距离速度滑冰比赛中,臀大肌和股四头肌长时间的处于等长性收缩状态,对在长距离速度滑冰比赛中无氧代谢供能所占比例可能有所提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测试了参加一九九○年全国青年速度滑冰锦标赛的全部39名运动员的赛后5分钟和7分钟的血乳酸浓度;并对男女三千米和男子五千米赛后血乳酸峰戗与运动员的平均滑跑速度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男子八千米和女子五千米(集体滑)赛后血乳酸峰值最高;男子三千米和五千米赛后血乳酸值与运动员的平均滑跑速度呈正相关。对此我们从生理和生化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在长距离速度滑冰比赛中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的比例可有所提高。应作为训练科学化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长跑专项男运动员40人参加了本项研究。中跑-800m最大速度跑。长跑-5×1000m最大速度跑(间隔10min)。上述运动负荷强度测试前至完成后按规定时间分别采血各20ul,即刻测定血尿素和血乳酸含量。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运动后即刻至次日晨,血尿素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运动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中长跑专项运动员运动后血尿素及血乳酸峰值的出现时间至次日恢复情况各具特点,具有一定的项目特征。5×1000m间隔跑血尿素为最大值。次日晨均值高于安静值。800m跑血乳酸值为最高值,次日晨均值接近安静值。根据测定结果,血尿素与血乳酸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地指导运动负荷和强度的安排,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疲劳程度及日后恢复情况,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中,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是当前训练负荷发展的总趋势。为分析乳酸与短跑能力的关系和乳酸与短跑运动代谢特点及乳酸在选材中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短跑运动中的乳酸变化,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水平、糖原含量以及缺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高。利用血乳酸指标能够反应不同运动方式及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供应情况和机体耐受情况,反映运动训练的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短跑运动训练的监控和选材中。可考虑将45-60米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将80米的成绩与其血乳酸值结合起来,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邓振 《精武》2012,(20):8-10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对我国篮球运动员科学化训练中生化指标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监控不足是制约和影响我国篮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华北科技学院男篮代表对的十五名运动员对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一下研究:(1)分析其在一次比赛前后心率(HR)和肺活量(VC)的变化及其特点;(2)分析比赛前后血乳酸、Hb、血尿素及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及其原因;(3)判定比赛中的运动强度和供能特点;(4)分析比赛后指标变化对运动员的影响。血红蛋白研究方法:(1)在比赛当天早晨测心率、肺活量和血压,在比赛后即刻测心率、肺活量和血压;(2)在比赛当天清晨空腹,赛后即刻,分别测其Hb(Hb),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乳酸。结果表明:(1)赛后运动员的心率明显增高,肺活量却有所下降;(2)运动后BUN、血清CK值明显升高,Hb的值下降。结论:(1)心率、肺活量生理指能反映篮球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可以客观地监控有氧训练水平、运动量和强度;(2)利用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和血乳酸(LA)4个指标能准确反映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比赛强度、运动量以及机体的恢复能力;(3)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监控运动训练中的运动负荷,强度,及运动员的是否适应,对避免过度训练和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非常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贮存2~6周的血样乳酸浓度的变异性,采200米跑后即刻指尖血样,用EDTA,三硝基甲苯X-100溶血及NaF抗酵解处理,分别在采血后即刻2周,4周,6周对样本进行血乳酸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F2216=16.26P<0.01,说明贮存6周以上对血乳酸浓度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羽毛球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青年队、各省市羽毛球专业队队员为研究对象,测定羽毛球比赛过程中血乳酸和心率的动态变化和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结果发现:①羽毛球单打比赛过程中存在高血乳酸现象;②男女单打选手赛中和赛后的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双打选手;③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与比赛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提示: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羽毛球运动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如练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优秀举重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对无氧代谢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举重队优秀运动员和二线队伍的青年选手12名为对象,对其实施自编的有氧训练操训练,测定训练前后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和身体生化指标(血乳酸、血尿素氨、血肌肝、血清酸激酶、血清异柠檬酸、脱氧酸等)。结果显示:有氧代谢训练对提高无氧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和综合供能水平,并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协调性、柔韧性和完成技术动作的整体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体院15名男生不同短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含量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血乳酸值在随着跑距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急剧升高的阶段。在本实验中,该段发生在大约45m~60m段落之间。45m和30m重复跑后的血乳酸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60m和80m重复跑后的血乳酸值亦无显著差异,但后者的血乳酸值与前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选择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前的段落进行大强度的重复跑,主要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对速度素质的发展更为有效;选择血乳酸值急剧升高之后的段落进行重复跑,主要发展糖酵解系统的供能能力。经过6周的教学对比实验,证明根据不同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变化特征,选择发展速度素质的适宜跑距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是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通过加强训练理论的研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实施模式训练:构建800m跑专项主导竞速能力,高度重视多种竞速能力的协调发展和互补作用;提高个体乳酸阈水平,利用血乳酸控制专项速度能力训练,提高血乳酸的产生能力和耐受能力;建立运动员全程速度结构和适宜节奏的概念,充分发挥现有的专项速度竞技能力,建立起合理的全程速度训练新理念;在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混氧、无氧代谢供能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找出我国选手与世界高水平选手的差距,反映我国花样滑冰单人滑整体实力水平,对提高我国单人滑选手竞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2008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单人滑选手在短节目和自由滑比赛中,技术水平和节目内容水平均与国外高水平选手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跳跃技术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节目编排和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整体实力水平与世界高水平相差甚远。提出应加强我国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艺术修养,创作团队也应加强节目编排能力,使其更完美地表现艺术魅力,同时应加强科研监控并有效预防伤病,将是促进我国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竞技水平大幅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池格 《中华武术》2010,(7):54-55
400米跑属于短跑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整个跑的过程中都要保持一个很高的速度水平。从供能方式上看,400米跑并不是ATP--CP(磷酸原)供能系统,这个项目对速度耐力的要求很高,而ATP-CP供能系统只能维持8秒左右的供能时间,所以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运动员所需要的能量大都是由乳酸能系统来提供的,然而乳酸能系统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那么根据400米跑供能的特点,合理分配自己的速度及体力对最后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体院60名学生不同短段落跑后的血乳酸值和100m跑后的血乳酸值的测定与分析,发现糖酵解供能能力在100m跑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短段落跑后的血乳酸值在随着跑距的延长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急剧升高的阶段。在本实验中,该阶段大约出现在45m~60m之间,这一现象对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有着特殊的意义,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前的段落,主要由磷酸原系统提供能量。在短距离跑项目的选材中,可用该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后的段落,主要由磷酸原系统提供能量。在短距离跑项目的选材中,可用该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后的段落,主要由糖酵解系统供能。该段落的成绩好且血乳酸值高,说明其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强,发展速度耐力有潜力。  相似文献   

15.
由崔丹凤、张恒运、吕希凤和张恒华组成的江苏省女子4×400米接力组,在八运会上以3分26秒88的成绩夺标。现对赛前训练安排作一分析。 一、主要供能系统的训练 1.专门训练 先发展运动员无氧磷酸供能系统的能力,后训练无氧乳酸系统能力。 在发展无氧磷酸系统能力的训练中,将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控制在4~8的区间,采用100米、150米和200米跑的训练内容,反复提高运动员最大速度及加速能力,通过5、6月份的集中练习,运动员在血乳酸水平略有下降的基础上,100米的成绩普遍有所上升。 6、7两月重点发展无氧乳酸系统能力。训练中将血乳酸水平控制在11-14区间,大量使用以运动员本人80%~90%的跑速,以间歇训练法为主,反复训练400米、450米、500米以及一些600米的训练内容。训  相似文献   

16.
《体育科技》2023,(6):1-4+7
通过对河北3名女子中长距离主力速度滑冰运动员备战年度联赛赛前乳酸阈水平及生理机能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为赛前竞技能力诊断与成绩的准确预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赛前两个月备战初期使用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Cortex Meta Max 3B直接测试,生理机能指标使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ACCESS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分析,血乳酸采用EKF便携式血乳酸仪直接采集指血测试。结果:(1)陈某某在1000米和1500米项目上发挥更为出色,适合中短距离项目,黄某某和周某某在3000米项目上更具优势,在今后训练中,应进一步加强乳酸阈水平的训练。(2)赛前乳酸阈水平和生理机能状态对比赛成绩有重要影响,可进行赛前竞技能力诊断与成绩预测。  相似文献   

17.
拳击项目是以有氧为主,有氧、无氧、混氧为辅供能的对抗竞技项目,我国拳击曾获奥运金牌,但整体实力与世界强国有差距,有训练观念更新慢、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竞技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心率、血乳酸对运动员实战训练的监控,找到适合的训练手段,进一步提高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教练员在实战后继续监控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增加生化指标监控,以掌握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情况,这样更有助于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备战第2届亚洲室内攀岩运动会的国家队运动员进行赛前的身体机能评定,寻找适宜的项目训练规律,为大赛中更好发掘运动员的最佳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和指标依据。研究对象:参加第2届亚洲室内攀岩运动会的7名国家队运动员。方法:赛前针对不同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的血乳酸和心率等指标进行实时检测。结果:血乳酸与心率等指标变化规律显示,攀岩是以速度力量为主导性的运动竞技项目,供能方式主要以磷酸原为主,同时糖酵解供能也占有一定比重。结论:攀岩速度赛项目主要以发展无氧代谢能力为主,以ATP-CP供能比例最大,乳酸能系统供能比例次之。因此在训练中积极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增加磷酸原能源储备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的调控能力将是该项目制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在备战北京奥运期间的专项素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邹市明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专项素质特征。方法:监控包括邹市明在内的48、51妇级国家男子拳击队队员6人和贵州男子拳击队运动员12人在教学、正式比赛及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反应。观察备战奥运期问国家队队员血红蛋白、血清CK和睾酮值及无氧耐力水平。结果:(1)教学实战中邹市明第二、四回合及第二、三回合后休息时的心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2)邹市明教学实战及正式比赛后的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3)邹市明在30s击打沙袋、六项素质循环组合计时后的心率水平及强度手靶、六项素质循环组合计时后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4)贵州拳击队队员跳绳双摇200次、实心球对墙平推1min和阶梯式跑后即刻的心率水平显著低于邹市明,跳绳双摇200次和阶梯式跑后即刻的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队队员;(5)备战奥运期间邹市明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队队员;(6)邹市明的最大无氧功和平均无氧功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队队员。结论:尽管邹市明在小级别国家拳击队中的非专项耐力素质不占优势,但与其他国家队队员相比,邹市明在教学实战及正式比赛中更能发挥无氧酵解能力,也体现出其优异的专项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九运会中国男子百米跑优秀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录像解析,分析所获得的速度、角速度、步频、步长、单步各时相等运动学参数的具体指标,并与国内外优秀百米跑选手作比较,结果认为,九运会男子百米途中跑速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因主要是步长的提高,但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步长不足;中国百米跑运动员应减少腾空时间以增大身体重心位移的支撑与腾空时间比;九运会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摆腿及摆臂技术差异较大,且摆臂时前摆不足后摆过大,使身体产生向前的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