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为满足用户对出行方面气象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提出自驾天气服务系统.该系统以Magento电子商务系统为门户网站,以Glassfish JMS为服务器,Stomp为传输协议,支付宝为支付手段,Google MAP为订制路线方式,OpenCMS为补充.本系统方便用户操作,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对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提出以IDV(Integrated Data Viewer)为核心的气象要素时间序列分析图服务模型.该模型以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为基础,以IDV为图形处理工具,以符合IDV规范的CSV格式文件为气象要素数据存储,针对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分类与区别,设计本模型生成适合不同类型观测站的气象要素时间序列分析图.该模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气象服务需求,有利于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该模型生成的分析图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四川气象部门内部分析报告、天气趋势分析等,反响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气象观测要素数据为基础,依据国家对相应灾害的定义标准,完成对气象灾害本体的设计,然后,借助protege及其推理机将气象数据转换为气象灾害知识。通过IDV软件把得到的气象灾害知识制作生成灾害分析图,最后利用0penlayers技术将生成的分析图与Google Map叠加并发布到网站上,为用户提供更为形象和便捷的气象web服务。本系统已应用于中国天气网四川站,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并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直观性和简单操作性需求,提出以OpenLayers为关键技术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本系统以全国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气象要素三方面生成气象要素分析图,用OpenLayers GIS技术将分析图和道路图等叠加,完成满足用户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本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气象部门,反响良好。  相似文献   

5.
“12121气象信息语音应答系统”的服务方式是用户主动拨打“12121”语音电话,选择所需要的信箱收听感兴趣的内容,此应答记录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情况,本文通过电话应答记录,分析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并由此得出各个季度公众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设备为我国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大量帮助,也改变了气象服务的方式,其中新媒体技术的衍生,让我国气象服务工作途径越来越多.基于当前我国气象平台,主要被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另一个是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其中现代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公共气象服务.此类服务中包括普通的预测天气业务,还可以向大众推送具体的天气情况.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气象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的气象服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众对于此项内容的需求,因此气象服务平台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媒体冲击传统气象影视服务,用户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更多偏向了手机、网络等可以定向接受的终端渠道.为了提升气象影视服务的用户黏性,提升其视觉冲击力,加强其用户参与和体验感,当前气象影视服务都在致力于解决如何应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来提升表现力的问题.三维虚拟技术,包括虚拟演播室、虚拟植入甚至虚拟现实,都已经在气象影视服务中得到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文就将结合中国气象频道在三维虚拟技术中的一些应用实践,探讨一下三维虚拟技术如何提升气象影视服务的效果,希望可以为更多的业界同仁提供讨论的思路和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候变化、异常灾害天气的频发,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电视天气预栏目也倍受观众喜爱。在电视天气预栏目里将气象信息和广告联系紧密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地把广告主的产品、品牌或服务信息完美地嵌入到电视天气预栏目中,随天气预报气象信息同时出现,使天气预报栏目嵌入式广告成为众多企业展示品牌、树立形象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9.
论用户信息需求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户的信息需求具有主观性和认识性,存在着客观状态、认识状态和表达状态.用户信息需求的表达取决于用户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用户对服务系统的信任度和用户表达需求的途径、手段及环境.用户信息需求的表达和接收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语用主体即用户和服务人员、语境和语用主体所使用的话语实体.  相似文献   

10.
用户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使用者,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优化服务供给,有助于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本研究以江苏省12个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点作为调研对象收集语料数据,利用扎根理论对28份语料数据进行梳理与凝练,构建出基于用户需求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优化框架。结果表明,乡村用户从个人使用需求出发,延伸出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系统、内容、专业人员三大需求,个人使用需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存在互促作用。基于调研结果,本文从个人使用需求、系统需求、内容需求、专业人员需求四个方面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图1。表3。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11.
受众气象信息需求量与GDP正相关 中国记者:人们有时会抱怨天气预报不准确,但同时又越来越离不开天气预报.气象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于新文:确实,气象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老百姓对气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可以说,需求量随GDP的增长而增长,二者是正相关的.以前,一般老百姓只是关注天气资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关心生活天气,是否适宜晨练,是否需要用防紫外线产品,是否适宜洗车等等;有了旅游需求,于是出现旅游气象服务;农业上要科学种田,摆脱靠天吃饭,那么农业气象的地位就会提升.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档案馆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在保持档案实体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实现数字化,为网上的档案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所谓个性化服务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用户特定的需求,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的一种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针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服务策略和方式提供不同信息内容的服务.它具有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需求进行挖掘、灵活多样和主动将信息推送给用户的特点.图书馆可开展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有:数据库查询服务、学科信息导航、个性化服务系统MyLibrary、信息主动推送服务等.  相似文献   

14.
彭耕耘 《新闻窗》2013,(1):46-48
新年伊始,一场雾霾天气悄然袭来,迅速席卷中东部地区,持续数日之久。雾霾天气的影响,以往已有,于今尤烈。其性质之严重、覆盖范围之久、影响程度之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极端天气的高度重视。而透过雾霾,也显露了社会对气象报道的更高需求,气象新闻必须不断拓展,以增强服务性。  相似文献   

15.
契合大数据环境下气象服务的形势和需求,通过气象大数据服务协同模式来解决传统气象服务模式所遭遇 的瓶颈。概述气象大数据特征,研究气象大数据的集成与服务,分析数据的采集聚合与处理,提出服务协同模式。构 建面向用户体验支持可视化人机交互的气象大数据服务协同模型。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协同优化服务,集数据采集 聚合、专业化协同处理、用户管理于一体,实现气象服务的协同、整合、规模化,以解决气象服务“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提供者和社会的一种无形资产,气象传媒品牌对提升气象工作与气象服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天气频道、德国天气在线以及中国的气象报道,都在气象品牌的塑造中提升了气象服务的影响力和效益.塑造有较强影响力的气象传媒品牌,加强媒体合作是扩大气象传媒品牌知晓度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参与社会化竞争,注重现有资源的利用,并且将气象传媒品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持之以恒地打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图书馆个性化推送服务还处于被动阶段,将数据挖掘技术整合入信息推送服务前端流程,可以改进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此系统能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同时结合手机短消息的信息推送方式,主动推送用户需要的信息.通过用户个性化需求模型的建立、用户需求信息的匹配,和短信服务平台,数据挖掘可以与手机短信的信息推送模式整合,共同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用户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价值为出发点.服务的参与性特征决定了用户导向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基础.为此,图书馆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应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重视用户参与,强化部门间的协同,构建用户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促进图书馆服务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文献信息资源的特征和用户信息需求的障碍均呼唤个性化服务,提出应注重高价值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以高价值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为这类用户提供超越需求的高附加值服务和建立个性化图书馆服务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0.
刘东华 《大观周刊》2011,(23):138-139
传统的气象服务通过主动方式为用户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其缺点是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过程缺乏个性化。近年来,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预报的精确度在时分上和空分上都得到了巨大提升,但是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却并没有在大范围内得到推广,传统的气象服务模式无法向公众提供精细气象预报服务。结合高性能计算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智能语音合成、海量气象监测与预报数据库,提出了个性化气象信息服务的模式,初步设计了深圳个性化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公众可通过多渠道荻取实时交互的个性化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