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对象:我国各省市专业队运动员和已退役的运动员,共58名,其中教练员25名,运动员15名,高校教师18名;运动成绩水平:国际健将6人,国家健将32人,一级运动员20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问法。  相似文献   

2.
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田径、游泳、自行车、乒乓球、网球、武术套路等6个运动项目101名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旨在为研究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提供心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认知评价特征表现为意义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情绪性评价反映了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矛盾心理。运动项目特征表现为体能类运动员较技能类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性别特征表现为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人体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文献综述法等,结合男子健美运动员比赛评分规则,对2006年、2007年全国健美锦标赛的男子60公斤级前6名男子健美运动员(18名)进行了长度高度、围度、皮脂厚度的测量,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了同年的冠军与优秀运动员身体比例指标的比较;同年的优秀运动员与次优秀运动员的身体比例指标比较,不同年间的优秀运动员身体比例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男子健美运动员的胸围与腰围的黄金分割值接近1.618,其他部位体围还未能达到黄金分割,尤其是大腿和上臂欠缺较多。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象:参加全国少年篮球比赛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502名少年运动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法、捺取指纹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我国优秀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皮纹特征(1)各型指纹分布:少年篮球运动员指纹以箕型纹(L)最多,斗型纹(W)次之,弓型纹(A)最少。篮球运动员双箕斗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高达40.94%的少年篮球运动员具有双箕斗。在诸种纹型中以双箕斗的结构最为复杂,研究认为它与人的智力高低、体质强弱、运动能力的优劣等有密切关系。(2)总指嵴线数(TFRC):统计表明我国优秀少年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象:对在河南郑州进行集训的多省散打和自由搏击运动员中抽取若干名,散打运动员50名,自由搏击运动员42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运动损伤发生率散打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略高于自由搏击运动员,但两者无明显差异。2.运动损伤部位散打运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使用专用的技、战术录像分析系统(SIMIScout),对12名CBA优秀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得到了更能反映运动员实际跑动能力的运动距离、跑动位置点分布特征和不同跑动速度下距离特征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人体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文献综述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结合男子健美运动员比赛评分规则,对2006年、2007年与2008年全国健美锦标赛的男子60公斤级前15名男子健美运动员进行皮脂厚度的测量,并对其皮脂厚度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同年的冠军与优秀运动员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同年的优秀运动员与次优秀运动员的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不同年间的优秀运动员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名次越高,各部位的皮脂应越薄;不同名次运动员各不同部位皮脂都有着不同的差异,腹部要比背部薄,腹部要比臂部厚;2007与2008年运动员的背部与腹部皮脂厚度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我国124名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泳姿(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为研究视角分析易损伤部位特征,提出合理的损伤预防措施.结果表明:易损伤部位主要是肩颈部、腰背部、膝部.不同泳姿的游泳项目中,易损伤部位存在差异性.自由泳主要易损伤部位是肩颈部,蛙泳主要是膝部,蝶泳主要是肩颈部和腰背部,仰泳运动员踝部损伤人数多于其他泳姿游泳运动员.男女游泳运动员易损伤部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象: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发展中心17周岁以上的运动员中抽取169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研究结果与分析1.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运动员职业特征的现状调查,总体上,优秀运动员对其所从事的运动员职业比较满意;从职业特征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程度看,  相似文献   

10.
对乒乓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及焦虑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60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及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及焦虑方向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在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的强度分数上无差异;但与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相比,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认为这两种焦虑对其运动成绩的取得具有促进作用;两组运动员的自信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运动员心理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5名过度焦虑的运动员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女运动员的焦虑数值高于常模(P>0.05);男运动员的焦虑数值低于常模(P>0.05).单人项目运动员的焦虑数值高于集体项目运动员(P>0.05).经采用模拟训练法等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心理调控之后对这5名运动员进行再测,发现接受心理调控之后的运动员在赛前的焦虑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的特征,本研究采用Wingate无氧试验法对10名现役国家男子公路自行车队队员进行了无氧能力测试。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偏低,提示应重视无氧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以参加全国青少年女足冬训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青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个体差异明显,上肢力量和腰腹肌力量差别较大;对于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方式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90名羽毛球运动员和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运动水平受试者安静状态下心理认知指标特征。结果表明:运动水平相对较高的羽毛球运动员体现出较好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定向运动员反应认知方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7名中国定向运动员(男30名,女27名)反应认知方式的测试与分析,发现定向运动员的反应认知方式主要为慢而准确型、快而不准确型和快而准确型,以慢而准确型为主。优秀与一般定向运动员反应认知方式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准确性上,优秀运动员的准确性明显高于一般运动员。优秀定向运动员的反应认知方式主要为慢而准确型和快而准确型。定向运动可能具有要求运动员反应认知方式以准确为主要目标的特征。反应认知方式测试与评价可用于定向运动员的选材、个性化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世界优秀男女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机能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显示:中长跑运动员的四肢和躯干形态呈瘦、窄、小特征,虽然女子运动员的髂宽/肩宽指数要比男子运动员大一些,但两者的髂宽/髋宽指数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专项和性别差异;但随着竞赛距离的增加,中长跑运动员的髂宽/肩宽指数和髂宽/髋宽指数则呈递增趋势;男女运动员的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和最大摄氧量相对值与竞技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知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料分析法、文献综述法收集整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关运动员形象的研究资料。研究发现,运动员形象研究在当前的研究领域中,由于体制、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其他个体或群体形象研究的那样普遍和深入。我国关于运动员形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媒介形象,随着体育赛事获得更多的关注;二是运动员形象权,从法律角度阐述和提出了知名运动员所区别于普通民众拥有的形象权,以及对这一权利的界定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优秀速度滑冰大学生运动员的无氧能力特征。方法:采用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法对26名现役运动员进行了无氧能力测试。结果:健将级大学生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均好于一级运动员;男大学生运动员的无氧能力都好于女大学生运动员。结论:研究发现我国男子速度滑冰大学生运动员无氧能力偏低,提示应重视无氧能力的训练;女子速度滑冰大学生运动员无氧能力较强;无氧能力的相对值比绝对值,对运动员的机能评价和训练监控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30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褶厚度法和围度法进行身体成分测试,采用30 s Wingate功率自行车运动进行无氧代谢能力测试.结果: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与瘦体重/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瘦体重/体重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男、女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负相关,与疲劳指数呈正相关;体重、瘦体重、瘦体重/体重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正相关,与疲劳指数呈负相关.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中国跤男、女运动员机体的做功和运动能力与体脂百分比、瘦体重、瘦体重/体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部分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功延长运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对象:国内现役的所有年龄超过25岁的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6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延长运动寿命的社会学因素分析(1)就业保障:在访谈中发现钟德开大学毕业后是云南队的运动员兼教练,这种返聘运动员的措施有利于省体操队和运动员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