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校本管理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影响广泛的一项教育政策,最早可追溯到6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ACT)的改革[1],后波及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校本管理政策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放权”,但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都先后实施了“放权”的教育政策呢?这仅属于巧合还是有其内在逻辑?同时,这种“放权”的教育政策与同期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又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2.
一、校本管理的缘起与界定校本管理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德克萨斯州,80年代中期逐渐演化成一场波及全美的教育改革运动。之后扩展到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管理理念。概括起来,校本管理产生和兴起的背景有如下几方面。首先,长期以来传统外控式的上级教育机关高度集权的学校管理体制(科层结构的教育管理体制)被实践证明了是许多教育问题的根源。比如:教育系统的官僚化,科层化造成了整个学校制度的异常庞大,臃肿,人浮于…  相似文献   

3.
一、校本管理的缘起与界定 校本管理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德克萨斯州,80年代中期逐渐演化成一场波及全美的教育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4.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 SBM)的发展是教育界近年来的重要事件之一。它首先由美国兴起,之后波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管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把校本管理作为国家教育政策来实施;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广泛推行校本管理,到了90年代,大陆也深受影响并迅速“热”起来。这种趋势的导因有很多,但本文只从社会制度视角对校本管理这股潮流的发生、发展及其可持续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出现了一个逆转: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由“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是推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政策转向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力。择校政策的实质就是试图借用市场手段来实现改革的目标。目前,公众与研究人员对择校政策的态度褒贬不一。就我国国情而言,近年内不宜推行择校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开始在高等学校推行弹性学习制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这种模式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7.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近一、二十年来,为适应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提出校本管理的思想,主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校本化”,强调学校对校内的人事、课程和财务的决策权,学校有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劳动就业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面对劳动就业领域的共同挑战,西方各国却选择了多样性的劳动就业政策。以此为背景,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孔德威博士的新著《劳动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面对共同的挑战,西方国家却选择了多样性的劳动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如众所知,自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数学教育曾经历了由惟一集中于教材教法到更加重视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建设这一重要发展。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围绕“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论”和“数学学习论”这三门学科分支的建设进行的,那么,什么又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数学教育、特别是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呢?  相似文献   

10.
校本管理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教育管理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出于借鉴的目的,此文主要对西方校本管理理念进行了述评,指出目前我国校长负责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校长负责制的几点浅显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校本管理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学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叶,一些学者将校本管理介绍到我国.目前,校本管理已成为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层面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外校本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这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模式,有利于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两方面的改革.但校本管理实践尚不尽如人意,国外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SBM)的发展是教育界近年来的重要事件之一。它首先由美国兴起,之后波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管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把校本管理作为国家教育政策来实施;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广泛推行校本管理,到了90年代,大陆也深受影响并迅速“热”起来。这种趋势的导因有很多,但本文只从社会制度视角对校本管理这股潮流的发生、发展及其可持续性进行探讨。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社会制度“制度”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在我国古代它是礼俗的总称。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劳动就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总趋势是放弃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就业政策,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劳动就业政策。集中分析西方国家劳动就业政策新自由主义变革趋势的主要表现、根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比较的角度看“校本管理”与“校长负责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奉管理等各种各样的“校本”活动进入我们的视野,并逐渐为教育界人士接受的同时,本文试对西方国家推行的“校本管理”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作一比较,并试图阐明:“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都足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目前要做的并不是大力提倡“校本管理”,而是要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借鉴校本管理的某些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5.
“校本研究”一词是西方国家为取得办学自主权,减少上层行政部门的过分干预而提出来的一项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90年代这项运动在西方国家掀起一股强大的声势与力量,也产生了积极而又深刻的影响。“校本”发源于西方,但“校本研究”是我国教育家在吸纳西方国家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而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改革思想,是一种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6.
一、校本管理的价值取向校本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德克萨斯州,80年代中期逐渐演化成一场波及全美的教育改革运动。之后扩展到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管理理念。在价值取向上,校本管理明显吸收了20世纪中后叶在西方国家产生并兴起  相似文献   

17.
从限制到鼓励:国外择校政策透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出现了一个逆转: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由“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是推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政策转向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力。择校政策的实质就是试图借用市场手段来实现改革的目标。目前,公众与研究人员对择校政策的态度褒贬不一。就我国国情而言,近年内不宜推行择校制。  相似文献   

18.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广为推行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国外,有专家预言它的出现可能会引发学校管理的革命;在我国,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校本管理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走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校本”是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而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强调“校本”,既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重建运动的一种回应,也是新课程推进到一定阶段、取得一定成效后对学校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博士生教育政策研究的核心是对“改革与变迁”的关注,即博士生教育结构化与多样化的政策议题。文章根据政策研究的三种研究取向,对博士生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梳理政策背景与动因、政策特点与指向、政策实施以及政策评估,最后探讨未来研究的生长点,为中国的博士生教育政策研究提供启示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