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1、《菜园小记》是本册第一单元(散文)的第三篇课文。按照初中语文教学着重培养记叙能力的要求,教学本文应当联系第四册《谈谈散文》这篇知识短文,结合本单元前两课《挥手之间》(叙事散文,在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写法)、《澜沧江边  相似文献   

2.
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如真似幻的梦境”,主要解决的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包括三篇散文《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及一篇指导散文阅读的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相似文献   

3.
《学周刊C版》2017,(13):170-171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佳作,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结构安排严谨,而且意境超群,是一篇引导学生领略语文之美的经典之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春》这篇散文中体现出来的语文的图画美、音韵美、语言美、结构美和情感美。  相似文献   

4.
一.诗歌导入 父爱如山,山如石,朱自清有很多散文,他的散文第一次结集时,是以《背影》作为他的整部散文集的名字的。由此看得出来,他自己对《背影》这篇散文也是比较看好的。可以说,《背影》是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散文。  相似文献   

5.
《差别》一文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克里斯蒂安森,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还可以说是一篇生活哲理散文,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小说。文学的文体毕竟只是大体的一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就像冰心的《小桔灯》,有人把它当作散文,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小说,无论怎样划分,《小桔灯》都是一篇文学经典,感动了很多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包括《什么是知识》、《“友邦惊诧”论》、《太阳的光辉》、《论各尽所能》、《散文重要》五篇议论文,还有一篇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初三年级读写训练要求着重培养议论能力,因此,本单元是全册的重点单元。  相似文献   

7.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的首篇,是一篇饱含作者深情,有着深厚文化意蕴的散文。情感的体验是散文阅读的重点,理性的反思是阅读文化散文的更高要求。教学这篇散文,可以分为品渎和反思两个步骤。品读主要有三个层次:感知认读,学生一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情感诵读,学生二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思辨悟读,学生三读课文,探讨散文主旨。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情入理,引导学生逐步把握课文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一、感知:一条"情"线贯全篇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昆明的雨》。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那我提一个问题,看看同学们读的效果如何。请看屏幕:《昆明的雨》是一篇什么散文?(屏显)《昆明的雨》是一篇散文。生:抒情散文。生:写景抒情的散文。  相似文献   

9.
初中教材中的《陋室铭》《爱莲说》是两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写法上同中有异,可采取“一次两篇”组合教学。现将组合教学的过程及方法设计如下。第一步,疏通句意这两篇散文虽是用文言写的,但课本注释较详尽,可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逐篇自读,疏通句意,然后指名学生口译课文。基础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在自读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单元编,同一单元所选课文往往体裁大体相同或相近,而且有共同的读写要求。因此,教师备课和教学,也应着眼单元来考虑和设计。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选的是四篇散文。教这个单元,首先要考虑在学生学过不少优秀散文(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泰山极顶》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复习并加深对散文的一般特点的理解。还可联系本册中《散文重要》一文,比较广义的散文和狭义的散文  相似文献   

11.
《绿》是朱自清散文《温州的踪迹》中的第二篇,是记述他于1924年第二次游览浙江省瑞安县仙岩山梅雨潭的一篇优美散文。《绿》全文仅一千三百多字,却极其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第五届冰心散文奖(2010-2011年度)揭晓,洪烛的《黄河》、孤岛的《塔里木河的自述》等30篇散文作品获得单篇作品奖;潘向黎的《茶可道》、倪萍的《姥姥语录》等30部散文作品集获得散文集奖;马力的《中国现代风景散文史》等5部(篇)作品获得散文理论奖,另有30部(篇)作品获得优  相似文献   

13.
《有如候鸟》是著名作家周晓枫的一本散文集,该书收录了周晓枫近两年来十余篇散文新作,其中包括自序《寄居蟹式的散文》及后记《关于写作》,谈了作者对自己散文写作的反思及对当下文学创作的看法,另外十篇散文《布偶猫》《初洗如婴》《恶念丛生》《耳语》《浮世绘》《离歌》《禽兽》《石头、剪子、布》《一只名叫snowy的狗》《有如候鸟》,通过对两性、疾病、善恶、动物等的描写,展现人生的挣扎、矛盾,以及对人性、生命的思考,饱含对生存的理性思辨色彩。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诗歌导入父爱如山,山如石,朱自清有很多散文,他的散文第一次结集时,是以《背影》作为他的整部散文集的名字的。由此看得出来,他自己对《背影》这篇散文也是比较看好的。可以说,《背影》是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散文。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散文。它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散文《阿金》。鲁迅在这篇散文中描写了一位从乡下来到上海做佣人的女性阿金,她的咋咋呼呼、风风火火、吵得我们的大文豪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伟业。我以为,《阿金》最有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16.
彭扩平 《高中生》2010,(30):4-5
《牡丹的拒绝》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一篇优美散文。下面,我们就按照今年高考湖南卷阅读题的要求来对《牡丹的拒绝》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吴苾雯的《摆渡自己》是一篇优美隽永、蕴涵哲理的散文。我们说,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也就是在饮这杯酒,只  相似文献   

18.
范昌灼 《高中生》2009,(1):60-61
《珍珠鸟》是一篇精短散文,发表后,反响不小。《青年文摘》杂志和众多的散文选本、鉴赏辞典都予以纳入/  相似文献   

19.
《雪》析     
《雪》是鲁迅先生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写的一篇散文诗,最初发表在一九二五年初在北京出版的《语丝》周刊第十一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是《野草》所收的二十三篇散文诗中的第八篇。近年来,因为这篇散文诗被选入十年制初中语文课本,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艺术构思和表现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写于1927年7月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细腻、动人而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作者写作《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正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荷塘是清华园内一个平平常常的池塘。作者紧紧地抓住“荷塘”和“月色”这两个方面景物的描写,使文章绚丽多姿,引人入胜。《荷塘月色》很象一幅国画的题目,这篇散文正如一幅极其优美、秀丽的图画,画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读这样的散文,委实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