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暴丽霞  冯强 《体育科研》2021,42(5):98-104
民俗是民众身体感受的生活事象,身体叙事是对民俗体育参与主体本体回归的一种人本关照。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史等方法,在阐释与梳理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冰民俗产生的人文地理历史流变与相关学术史的基础上,对其传承人进行访谈。研究结论:由外而内社会规训的群体“符号性身体”、由内而外超越自我的个体“游戏性身体”是背冰民俗身体叙事的身体图式;记忆与规训、竞技与娱乐是背冰民俗身体叙事的社会功能。研究认为:民俗体育由事件—人的主体转向、时间—空间的结构转向、验证—诠释的“体认”范式转向是民俗体育实现由“生物观”到“本体观”身体叙事的主体转向路径。  相似文献   

2.
海洋民俗体育的内涵、流变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民俗体育是海岛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借助海洋资源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海洋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古代吴越文化的影响下,出于生产生活、娱乐身心、抵御外辱的需求,古人神灵信仰与后人娱乐生活两种意境结合的海洋民俗体育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涉海性是海洋民俗体育活动的裁体;渔民生活与交融的活动形式是海洋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倾向特征;丰厚的精神内蕴是深厚的人文核心.随着社会的变迁,海洋民俗体育活动发生了较大的流变,从娱乐性、随意性转向竞技性、正规性,由娱神、娱己到娱人,同时,其内涵、传承方式、活动形式等都发生了改变.海洋民俗体育活动在与现代生活、现代体育日益融合的同时,其延续和发展正经历着种种困境,需要有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来保护和促进海洋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奥运后中华民俗体育发展之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体,文章就2008奥运后的中华民俗体育发展问题从文化视角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平民体育”的民俗体育观念深入民心,现代体育管理理念加强民俗体育组织管理,文化传播语境转型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交流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民俗体育发展带来的契机。当代社会中民俗体育的主要功能是休闲和娱乐,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文化形式,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是民俗体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西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民俗体育以精神信仰为核心,建构出了特色鲜明而又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它所表现出的文化与组织特征,内涵着建构身心和谐的精神本质,这正满足了现代人追求人性回归的内在精神需求.其多样化的运动形式,也为建立现代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服务于大众养生健身,实现产业化发展,将是广西民俗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同时,这一发展趋势对于建设以人为本、自主创新模式的广西特色文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详述印尼三宝垄"郑和节"的由来以及节庆活动,从郑和崇拜的角度对东南亚民俗体育进行文化解读。在以郑和崇拜为主旨的节日庆典中,民俗体育是具有华人特色的仪式性身体活动,敬神和娱人是其最主要的功能所在,也为民间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6.
阵头在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项传统体育,民俗阵头受到现代西方体育冲击;台湾民俗体育发展应坚持人的主体地位,注意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有效利用现代传媒,注重自身的变革与创新。台湾民俗体育的成功转型提示:创新是民俗传统体育发展进步的动力;民俗传统体育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民间传承人通力协作,共同努力;民俗传统体育更应注重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以适应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7.
以个案考察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乡镇进行考察,推演出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现,城镇化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要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变民俗体育“无意识传承”为“有意识传承”;同时,也要调整管理者的行为理性,即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动态平衡,让民俗体育始终在服务于社会中去寻求自身发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海洋渔业发展过程中的海洋民俗体育发展态势,探索海洋民俗体育与海洋渔业之间的发展关系.分析表明:海洋民俗体育起源于海洋渔民的生产生活,是海洋渔业低生产力时期海洋渔民劳动和智慧结晶;涉海性和文化交融性是海洋民俗体育区别内陆民俗体育的重要特征;海洋民俗体育本质功能是对海洋渔业生产环节的演练和与海洋渔业相关宗教活动中的悦神,在海洋渔业低生产力时期发展和盛行.机械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化广泛在海洋渔业中应用弱化了海洋民俗体育在海洋渔业发展中的本质功能,导致海洋民俗体育发展衰退.  相似文献   

9.
“板凳龙”是一项具有浙西南当地民族与民俗特点的典型体育活动,起源甚早。每次活动的开展,少则一两百人多则5_~-ffZ,.参与,是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活动典范。文章通过分析背景、追溯历史、研究发展,发掘和整理浙西南民俗体育板凳龙文化,以全面了解“板凳龙”的文化内涵,从而为探索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研究文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以龙舟竞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娟 《体育科学》2008,28(4):84-96
以民俗体育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流变及传承发展为研究内容,选取龙舟竞渡作为调查对象,探析生活世界中民俗体育产生发展的路径和形式,揭示民俗体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图式及特征.研究认为,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民俗体育在现实生活世界中仍然具备存在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但是,社会认同和现实参与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民俗体育的现代转型离不开相应的现代性生成机制.民俗体育的现实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与现代体育的合流、走竞赛表演的社会化道路和散落于民间的自在自发方式;而传承主体的多元化、传承行为的理性化、传承心理的更新和传承体系的制度化是民俗体育自我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龙舟竞渡的缘起进行了阐释,试图厘清民俗与体育结缘的机制及民俗体育产生的原因。分析认为:民俗生活世界是民俗体育产生的根源。信仰、节日、闲暇和竞赛是民俗体育活动的关键组成要素。而民俗体育活动本身也蕴藏着民俗这一种文化符号。民俗与体育有着天然可以亲近的因子,在浑然一体的结合中各自找到了存在的依托,民俗体育因此而生。龙舟竞渡的现代转型也与民俗的变迁密切相关。民俗生存土壤、民俗主体传承方式和传承心理的改变是其现代转型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2.
民俗体育的特征必须建立在民俗体育概念的科学界定基础之上。在学术界,民俗体育概念研究的成果还不够完善,民俗体育的概念必须站在体育哲学的视域才能真正揭示其内涵、属性和特征。在民俗体育起源与民俗体育的精神哲学分析的基础上,民俗体育的概念内涵包含三个层次(“三个实体”)的内容,生命意识和生命诉求是民俗体育概念最为本质的内涵。民俗体育的概念内涵决定了民俗体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收录的以“民俗体育”为篇名的214篇研究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Ⅴ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旨在从历史维度明晰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进展,全面把握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前沿主题、症结和演化趋势,立足现实维度和自我维度探索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未来走向。结果表明,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以民俗学和文化学为主导的人类学、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群体;研究热点围绕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民俗体育活态传承、个案民俗体育活动和民俗体育旅游展开。进一步研究建议,以时代感召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与时代的衔接;以文化惠民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以项目供给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项目的普适化;以强才育人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的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探讨了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价值,提出民俗、民间体育作为人们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共同的娱乐方式,作为一种身体行为的符号,具有比较直观的文化认同功能,其具有的随意性、娱乐性特征,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节日文化需求,一些民俗、民间体育的现代化成功转型,为传统节日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载体。民俗、民间体育是传统节日得以复兴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和谐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  陈中林 《体育学刊》2007,14(2):41-44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中孕育着内在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4个方面: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国际社会关系的和谐。但现实中,对这一和谐精神破坏与背离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金钱利益导致物欲横流,生态环境失衡引发竞技体育可持性发展的危机,暴力行为侵入体育圣地,强权政治将竞技体育作为扩大影响力的工具。种种阴影侵蚀着现代竞技体育和谐理念的根基,但在崇高的竞技体育精神的指引下,人们以各种方式呼唤现代竞技体育“和谐家园”的回归和“绿色体育”蓬勃兴起,以期在竞技运动中实现体育全面的教育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西方体育精神的完善和补充,都有助于现代竞技体育和谐内涵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民俗体育的内涵及民俗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发展民俗体育有利于极大丰富、完善和发展人类社会的体育文化宝库,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同时,发展民俗体育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丰富社会情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俗体育活动是依托节气、节日、民间生活和受一定宗教影响开展的,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或民族风情文化。民俗体育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和谐统一”,从精神修养入手,追求内外兼修、神形统一、心身并向、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对城镇居民的体育休闲观念将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应求新、求变可持续发展,将民俗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相融合,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休闲活动,满足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试论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是人本来的世界和基本的世界,民俗事实上构成了人的基本体育生活和群体的基本体育文化。任何人、任何群体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充分的体育民俗。有生活的时方就有丰富的体育民俗。那么,什么是民俗体育之“俗”呢?我认为“俗”的内涵就概括为“集体的”、“继承的”、“传  相似文献   

19.
从民俗体育在当代社会的地位、民俗体育学的概念、民俗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民俗体育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旨在廓清对民俗体育的一些模糊认识。同时提出建立民俗体育学科的设想,对民俗体育的走向及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发展。汉水流域有着丰富的特色民俗体育资源,如西乡打锣镲、地围子、蜀河双彩车、石泉火狮子、武当武术等,但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其发展正面临巨大困境。建议以水为媒,促进汉江流域城市间的区域合作;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构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旅游圈;将民俗体育引进课堂,研制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将民俗体育发展与全民健身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