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现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金融专业课程承载着实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任,通过与金融行业职业标准对接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标准的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课证融合的实施等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以期推进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遵循一体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体化设计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逻辑,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的问题,需要实践深入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的人才需求调研、创新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类型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紧密对接类型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组建结构化“双师型”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职人才具有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三侧重、三不断、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为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往往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没有将对应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引入到课程标准中,本文通过对外贸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衔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有助于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的拟定与研究,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要求的有效融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优化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章通过整合和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了适应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是高职教育基本职能之一。依据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基于素质冰山理论,提出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并提出隐性职业素质养成的破冰路径,即立足职业力,构建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培养的多维空间;指向职业化,形成职业行为习惯养成多元体系;对接职业性,创新以职业能力和迁移发展为两翼的职业人格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面对新形势,嘉职院主动变革,积极探索,于2009年牵头,联合中职学校、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87家成员单位组建了融教育性、职业性、行业性于一体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依托职教集团产学合作平台,将"对接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以"三重对接"(专业设置对接产业调整、培养方案对接职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对接岗位技术标准)为切入口,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图书馆职业培养专业人才是图书馆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是图书馆学教育的宗旨.文章分析了目前图书馆学教育与职业不对接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沈卫青 《职教通讯》2012,(36):20-22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职业标准被逐渐引入到职校教学中,成为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是要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因此,实现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以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改革为例,对中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的教育。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化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中心,以典型石化行业为蓝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和目标的高职教学改革方向,按照职业能力需求构建知识点进行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技能突出、素质全面,基础扎实。  相似文献   

11.
印度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含职业教育、技术工人培训、技术员教育和工程技术教育.通过界定,多科技术学校培养13年级以上高级技术员的体制、NIIT两年全日制培训体系与国际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生源、人才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授予学历以及课程设置方面都具有对应性,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工程技术教育虽不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但其职业化特征却显示出印度分离出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内涵及制定原则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职教师资人才素质要求,在分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基础上,从专业能力标准、普适能力标准、职业素质标准三个方面对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行了构建,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力本位和职业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高技能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共识,而专业实习、实训环节教学的有效与否,则是实现该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基于对全国范围内50所高职院校涉外经贸类专业实习实训环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揭示了我国涉外经贸类专业在实习、实训环节教学中存在问题和面对的困境,探讨改革和完善高职涉外贸类专业实习实训环节教学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专业教学标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结合高职院校的区域办学实际,从课程体系、职业资格标准等方面做好二者的对接。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业建设的高职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类型而非层次,其属性为职业教育或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为专业技术应用型,突出职业性、技能性专门人才结构特征,是一种多层次、多类型和多元结构的高等教育。实践表明,专业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力和持续发展力的核心命题,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依赖路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子系统包括专业标准建设系统、课程标准系统、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和条件保障系统等,这些既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范畴。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适应产业升级换代和企业用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是高职院校与现代产业生产工艺紧密对接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应对新常态的重大制度设计。大赛由行业企业提供专家、技术规范和相应设备的做法可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对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课堂教学内容对接。多年的大赛运行在制度设计、专业及课程建设、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大赛办赛模式不够成熟,赛项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激励政策缺位以及“赛、教、学”融合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探讨解决我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问题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大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带动专业的建设性,把教学的内容与现今企业所需人才标准相结合,培养适应现代化企业建设所需的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现在高职院校教学开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教育对外开放正逐步深化。在国家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大背景下,加强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来华留学生事业,对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引用数据、采用对比、举例等分析方法,解析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现状,并以武汉职业学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为例,深入思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来华留学生事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对接产生新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对接从"双主体"向"多主体"转变、供需对接结构从"线性关系"向"复杂关系"转变、供需对接方式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变等新形势,都要求加速构建智慧化的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基于生态、共享和协调理念,构建职业教育智慧化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包含数据资源、技术处理和对接服务三个层次模块,并通过区域产业、岗位需求、人才供给、供需关联、供需调控和供需监控等六个数据库,以及数据聚合、语义引擎、智能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等四项关键技术,为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对接提供供需匹配、供需分析、供需调节和供需管理等四项服务。职业教育智慧化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的建设与推进应优化共建共享机制,健全供求趋势发布制度,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调查与对比分析,总结了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和不足,并对构建适应高职特点的基础课教学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