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多少伤病可以重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厉彦虎 《乒乓世界》2004,(12):58-59
记得几年前,曾有一位球迷在论坛上发贴,戏称“如果你打球回去能觉得腰累,而不只是胳膊累,那就说明你的水平不低了。”此话虽有些绝对。但的确道出了一条规律——运动创伤往往与项目特点息息相关。乒乓球练到一定程度,都需讲究协调发力,而腰部往往是集中全身力量的枢纽,如果能够正确地运用腰部力量,对球的掌握自然比仅用上肢发力高了一层。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用腰发力可能会导致疲劳,而对长期高强度训练的专业选手来说,可能就意味着伤病的诱因了。  相似文献   

2.
运动医疗站     
一、我现在每天早晚各训练一次,感觉浑身无力,真是太累了。同学说,得多吃点好的,可怎么吃才好呢? 答:“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疲劳未消除的训练是有害的训练”,运动训练学中指出,  相似文献   

3.
训练思路探索半世纪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接 1 999年第 4期 )5 “滞后性”覆盖下的三大现象  由于有关部门坚持“简化论”训练理论和“三从一大”方针 ,遏止着训练创新 ,遂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变成训练创新小国 ,使训练工作普遍地被覆盖以“滞后性”,以致在体育运动领域出现三大现象 :“被迫尾随”;“‘主流训练’碰壁、‘野路子’冒尖”;“阴盛阳衰”。5.1 被迫尾随  在国际体坛 ,即使“简化论”训练理论在理论圈子里具有优势地位 ,由于它对训练实践并无行政约束力 ,训练工作在经验竞争中仍然会由于创新而进化。这时候的创新进步虽然是点滴的、偶发的 ,但是 ,在进步进程的累…  相似文献   

4.
笑纳英才     
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几位金牌得主的某些经历引起了我的兴趣。王旭,先练柔道,后练摔跤,其间两度不辞而别集训队:唐功红,由练投掷改练举重,也因苦和累而擅自跑回家:马琳,练了几天乒乓球就不干了,杨沈利教练“三顾茅庐”,让他回到了台边;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8,(18):71-71
8月29下午,在鞍山市铁东区静湖边,张先生和他的朋友钓上来一条19公斤重的大鱼。张先生说,这鱼钓得太累了,“游击”了3000多米,好像举着一副哑铃走下来似的。“我感觉好像一直举着哑铃走了这么长时间,比马拉松都累。”钓鱼的张先生如此形容,“这鱼钓得太累了。张先生的朋友说,当时正等着鱼上钩,突然鱼钩被狠狠地带了一下,钓竿差点脱手,一条大鱼上钩了。  相似文献   

6.
刘瑛  邢岩 《中华武术》2006,(12):54-55
中国传统武术训练中,有许多训练手段,各门各派也各有其自家门派的训练手段,真可渭丰富多彩,因其门派所练要求不同,所以训练手段也大不相同,但总归无外乎有“功法训练”“套路练习”“拆招喂手”等四大类,而对于这四大类之训练顺序和侧重,各有不同,有的门派以“功法”为主,有的以“套路”为主,而我认为,无论什么门派以什么类别人手训练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要对于“功法”“理论”“套路”“拆招喂手”等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见解,因为传统武术训练中,“功法”训练乏昧,“理论”学习之深奥难懂,“套路”学习单调重复和“拆招喂手”很苦。现代人,是少有人将它系统的学练下去的。而如果传授者在训练中正确分析和研究,将不会失去传统武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1,21(3):43-46
训练学是一门对训练规律和行为进行研究的体育学科。长期以来,训练学的研究在德国受到高度重视,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德国围绕“训练学学科名词”展开的争论引发了对“训练学”学科范畴和内涵重新限定的思考;对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的挑战使德国运动训练界面临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指导思想的重新塑造;新的“训练适应机制”的问世撼动了“超量恢复”理论的根基;把“力量训练”作为长期系统的研究课题为训练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上述热点问题研究的述评,为加深了解德国训练学科研究的新动向,进而把握世界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 传统体育运动训练理论是把“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作为两个“元因素”,且足先“体能”后“技术”训练,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理论,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运动成绩在根本上是由“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两种“元因素”结合而产生。其特点一是在所谓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阶段,只追求所谓的“体能储备”;二是由“令面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两个主题阶段通过过渡与连接,构建“训练周期”。这种理论过分追求“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是基础,把体能与技术人为地分开。其实“体能”与“技术”本是一元的,但这个观点没有引起我国专家、学者、教练员的高度重视。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就是在传统二元训练理论的指引下进行年复一年的大量体能训练,是造成技术水平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发挥不稳定的根本原因。转变训练理念,变更训练思路,抓紧青少年篮球训练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胡国栋 《体育师友》2011,34(4):28-29
学生参加课余训练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经受“苦”与“累”这两道坎。一些教师在平时带训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些学生因过不了这两道坎,并借各种理由来逃避训练,甚至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不管你如何做思想工作都无动于衷,迫使带训教师不得不重新物色苗子重新训练,运动队的成绩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提高学生课余训练的出勤率,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则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校业余运动队的成绩进行有效业余训练,让队员在训练中感到苦而不疲、累中有乐、乐趣无穷,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状态,在泗门镇中学田径队运用了“快乐训练”的方法进行业余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训练观念哲学内涵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训练观念哲学内涵的认识深化,不仅涉及到运动训练的理论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将训练观念哲学内涵的“训练规律”修正为“训练思维”,并考据和论述了修正的理由与背景,同时对“训练追求”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针对当前存在的“早期专项化”、“拔苗助长”等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问题,通过回顾成材率较高的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投掷组的训练,分析了黄志红、徐德妹、谢建华、戚莲芳、付丽敏、董晓红、李荣祥七位国际运动健将或运动健将(以后称“7T”)的少年期训练情况,从训练原则在实践中运用着手,探讨了“7T”在体校期间的训练指导思想,尤其是对系统不间断、全面与专项相结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这三个训练原则在“7T”少年期训练中的运用展开了讨论,并试图归纳、升华到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小晓 《新疆体育》2001,(4):34-34
曾多次到正定采访的记者发现这次封闭集训与以往颇有些不同。一是采访运动员更难了,每天五个半小时的训练再加上两三个小时的业务学习,让队员难得有空闲。二是喊累的运动员多了。练了三天,不少运动员便纷纷反映比以前的封闭训练要累。细心的女队员拿出以往的训练日记一比较,就发现这次集训是国家队历次集训中训练量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暹罗 《精武》2003,(8):32-33
泰拳素以“八臂运动”的美名享誉世界。泰拳手的日常训练是什么样呢?这是一个令人很感兴趣的问题。下面就是作者在泰国曼谷一所著名的泰拳学校中的所见所闻,那里可以说是一块泰拳的乐土,但同时也是一座魔鬼训练营,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它才成了泰拳世界冠军的摇篮。大多数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在这里只需要参加一些“简装”版的训练课,不要以为这是泰国人在骗外国人的钱,其实他们所接受的这种测验和那些常年在这里接受严格的“魔鬼式”训练的泰拳选手并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核心的训练内容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高原训练”被很多国家的教练员们重视,不少国家建立了专门的高原训练基地,我国也分别建立了“云南海埂高原训练基地”和“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第二高峰期”,普遍存在着生理发育超前,心理发育滞后的现象,这种“超前”与“滞后”导致许多应该形成的心理品质没有形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探索把学生的心理训练视为体育课的新的生长点,切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不是你的错     
这个你,是中国女足主教练张海涛。这个你,又是张教练的同仁、其他项目教练,以及教练们的领导。中国女足奥运首战大败于德国女将手下,铿锵玫瑰有点发“霉”。倒了霉的女足自然受到批评,而矛头直指其主帅。其实,这不全是张海涛的错。就像海涛长得帅,也不全是他的“功劳”——遗传基因、教育、环境及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认识经验训练发展理性训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邓运龙 《体育科学》2004,24(9):41-47
对“经验训练”的认识,不仅涉及到评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从对“经验训练”与“科学训练”辨析入手,较系统地提出了对“经验训练”的6点认识:经验训练是运动训练发展进程中的基础阶段;经验成分始终伴随着运动训练发展的全部过程;经验行为包含有理性认识因素;经验材料是运动训练发展的宝贵资源;经验训练阶段.必须发展到理性训练阶段;经验积累与理性训练阶段交替循环发展。并提出了发展理性训练的3个重点环节:发展专项运动训练理论;畅通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中介;形成科学的“训练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一元训练理论与三大球(上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茅鹏 《体育与科学》2004,25(4):1-4,9
“二元训练理论”导致中国男子三大球水平低下。要走向世界一流,必须依靠“一元训练理论”,进行一系列训练改革。人体是复杂适应系统,体能就在球艺之中。运动能力是人整体的功能,其水平取决于“熵值减少”程度。“比较掌控能力”是争夺三大球主动权的基础能力。“与对手周旋”是“掌控能力”的必然内容。反应速度是三大球运动能力的灵魂。合理运用“球艺发生优质期”是培养顶尖运动员的关键性策略,同球艺的杰出性密切相关。脱离实际的基本功是有害的,要从群众性儿童少年玩球竞赛游戏中,从小培养先进球艺。要充分运用“运动训练全周期”以提高球艺的充实性。提高三大球比赛体力的关键在于联系实际运用好“体力波”规律。全场战略对于比赛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粗放方式和集约方式的训练效益很不一样。阴盛阳衰并不表示中国三大球球艺水平不弱于国际。“进步原则”是衡量训练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发展学术建设对于中国三大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项群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地位。“项群训练理论”是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的一种“联接”,它起到了由此及彼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