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了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生物类课程植物保护学为例,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中,提出了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结合的新思路,讨论了教学改革与人才创新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文章分别从理论课教学、工程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环节对营养工程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普通高校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入手,探讨如何以社会需求为风向标,积极深化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如何加大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力度,缩小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教学,高校应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倡导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理念、完善课程分类体系、深化公共基础课改革、建立多维立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研讨式课程教学等多种举措,从理念、知识、能力、个性发展四个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大学数学教学对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华南理工大学组建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以培养理工科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传授数学理论—开展数学实验—强化数学应用—引导数学创新""四步进阶"的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在师资建设、资源建设、考核评价、理工融合、创新驱动等五个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改革举措,实现了"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了海洋油气工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从人才引进、教学改革、实践规划培养等方面讨论了东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现阶段的状况和下一步人才培养攻关的方向,分析了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动向,重点分析了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设意见,如多角度教学、多样化考核、开展综合性较强的大学生创新实验等。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社会创新2.0和"互联网+"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课程教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条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确保良好的课堂氛围、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机械学科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工程类学科,其对所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更是具有较强的要求。为提升机械学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机械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机械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通过对机械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现阶段机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出了机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为实现机械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具体的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9.
教学型地方高校遥感课程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教学型地方高校遥感课程教学现状与人才培养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型地方高校遥感专业教师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及教学内容,树立科研育人的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科研、学生能力培养三互动,提高遥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实践创新型遥感人才的教学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对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分析,指出了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知识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改革、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5个方面的内容。该体系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凝练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新工科特点的创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才培养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要转变思想,真正领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内涵。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集中体现。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应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用能力和行业英语方向上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体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和富有创新思想培养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对社会发展对大学英语人才的需要进行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核心课程。本文以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核心要素为中心,系统地分析了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角色创新与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系、内涵和措施,为高校精品课程卓有成效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SWOT分析,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性,提出要通过课程体系革新来破解人才培养的时间约束,通过培养体系革新来破解人才培养的空间约束,通过师资队伍与创业教材建设等来破解创业人才培养的师资和教材约束。  相似文献   

14.
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核在于引导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本质进行深度体悟,形成合理的科学观。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观的养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传统科学观简化了对科学的认识,抑制了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想象。对于我国科学教育而言,设置独立的科学史课程、创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改革学业考试制度、加大科研创新考核比例是更新大学生科学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专业与职业对口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在对生产装置充分调研、对课程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阐述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炼油技术专业(国家示范专业)在课程改革方面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地方师院“多元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基础课程改革的进行,地方师院急需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元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其合理的专业结构、创新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灵活的课程结构以及全面的实践教学方式,能有效解决高等师范院校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教育观和人才培养观已然变化,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是与时俱进的必然。然而,在现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下,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课程体系趋向老化,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师资队伍比较薄弱,重技能输入、轻能力输出等。对此,构建以学分制为基础,以专业内容为依托的全新课程体系;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师生共享;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实施以综合技能教学法为导向,以输出为驱动带动学习者输入等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教学是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推动高校研究性教学课程建设是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手段。文章对研究性教学的定义、特征、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提出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要坚持主体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原则;在分析美国高校及国内部分高校课程及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课程团队、教学设计、教学条件、教学成效为一级指标的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是学生、学校及英语课程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四川高中新课程改革为背景,透析出大学与高中英语在教学中的不衔接问题源于两种教育的差异性,并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文件要求进行解读,以找出两种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高师院校与高中英语教师"双元双向"校本培训的创新策略,以期实现大学与高中英语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通过高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实践,提出了课程考核评价措施——"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过程考核(40%)+终结考核(30%)"。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了教师进行改革的热情,激起了"课程群"的评价体系推广,探索了一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