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旖  赵心  刘菡  张靖 《图书馆论坛》2020,(3):107-114
文章识读并遴选重要文献,围绕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构建进行内容梳理和阐释。首先从古籍保护学科名称、学科属性、现有理论体系、学科建设方式、准备工作等方面呈现古籍保护研究基本问题,再从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及方案、培养层次、职业资格制度方面展现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古籍保护学科建设迫切性已被学界认同,但学科定位存在争议;现有知识体系有待细化充实、核心内容有待厘清;学科建设应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宜依托图书情报领域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靖  刘菡 《图书馆论坛》2020,(3):101-106
古籍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流传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重视,也为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带来契机,以研究引领或保障古籍保护的科学、规范化发展成为题中之义。在评析现有主要古籍保护研究团队的研究特点的基础上,阐明问题:对古籍保护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论证不足,对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的理解有失全面,对于学科建设的背景和环境缺少关照,缺乏实证研究和国际话语意识。进而提出,应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框架下,在理解学科建设内涵和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科学建构古籍保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高校系统在古籍特藏普查登记、保藏条件改善、抢救修复、再生性保护、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时代推动高校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化与发展,要进一步扎实做好古籍保护基础性工作、加强古籍数字化和影印出版、加强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古籍的活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古籍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界在总结出古籍原生性保护和古籍再生性保护的概念之后,又提出古籍传承性保护的概念。本文认为古籍传承性保护的主要内容是对古籍文本和古籍知识、古籍工艺技能与传统写印材料的研习、传承和传播;实施方式是通过古籍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古籍和古籍保护知识理念的社会传播两个层面来进行;对应发展的学科分别是古文献学、古籍工艺学、传统写印材料学、古籍传播学、古籍数字人文等。古籍传承性保护理念的提出,扩大了古籍保护的主体范围,强化了古籍保护学科体系,有利于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长期机制,促进古籍的有效利用,推动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工作进程。古籍传承性保护与古籍原生性保护、古籍再生性保护三足鼎立的内容架构,理顺了古籍保护各项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对古籍保护事业认识日益完善的结果,也是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不断进步的表现,更为构建合理的古籍保护学科知识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5.
设立古籍鉴定与保护学一级学科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承志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28-131
通过介绍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设立“古籍鉴定与保护学”一级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古籍鉴定与保护学是指导和促进古籍保护事业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源泉,应该建立与国内古籍保护工作相适应的“古籍鉴定与保护学”一级学科,发展独立、完整、系统的古籍鉴定与保护学。
  相似文献   

6.
古籍整理与保护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理论上,如何解决研究工作的分散性,将相关知识融合,形成一个专门学科,将给古籍事业提供理论指导。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运用新技术去解决古籍整理与保护面临的种种问题,把握学科发展中的新机遇,已成为该领域从业者无法绕过的议题。基于此,笔者对著名文献学专家柯平教授进行了访谈。柯平教授就古籍整理与保护学科定位、面临挑战、研究范式、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详尽深入的阐释。从文献学视域下深入研究古籍整理与保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籍的本质,并有望实现对古籍更加全面、深入的保护,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启动,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笔者近年来多次参加古籍保护培训班的学习,结合培训实践并做了相关文献调查,总结出古籍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及古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今后古籍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中医古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开展古籍资源调研、解决资金问题、加强古籍保护和修复人才培养、健全古籍法规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籍保护体系,即省、州(市)、县成立了相应的古籍保护机构;依靠自身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收藏丰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彝文古籍、藏文古籍、傣文古籍和东巴古籍的修复工作,在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和整理出版,一批珍贵古籍和拓片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围绕寺庙和民间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登记、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论文认为古籍保护涉及多学科知识,应尽快开展古籍保护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国内外古籍保护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数量、时间、主题和学科领域分布角度呈现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从文献材料保护与修复、文献保护环境研究、文献保护技术(科技)、文献保护管理四个方向进行分析阐释。研究发现,国内外古籍保护主要研究方向初步成型,研究重点集中于材料和保护技术;考虑到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情境和关联领域等的差异,宜借力图情档领域进行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及创造性利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有关民国文献研究的论文和文章,从数量和内容两方面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讨论,同时提出了我国民国文献研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研究方法的更新、保障机制的健全、修复技术的革新的和评估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资料收集管理》2013,38(1-2):213-225
SUMMARY

Maintaining the physical book in research libraries will be needed for some time. As a result, book conservation will be around. The question is Why have book conservation as part of a preservation program? Physical repair of books is only one aspect of the “continuum of care” of a preservation program. Having a team of preservation specialists address the full range of preservation issues allows each specialist, including book conservators, to play to her or his strengths. This “team” approach will result in more work being accomplished in all areas, including treatment, administrative, training, etc,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3.
何祯  何韵 《图书馆论坛》2012,32(2):152-154,108
图书馆的人员建设朝着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文章介绍中美两国文献保护与修复的职业认证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分析比较,并就中国的文献保护与修复职业认证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籍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十一五"期间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障碍。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成就,通过问卷调查和材料分析,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应由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建议:启动古籍保护事业的顶层设计;制定保护措施与财政优先支持政策;制定规划古籍再生性保护的格式变换策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凝练知识;降低古籍保护中的风险,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岚 《编辑学报》2014,26(5):418-419
期刊经营与发展需定位于读者需求及其满足。通过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搜集读者需求,并对结果加以分析。认为期刊建设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拓展服务空间及形式,科学引导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信息素养,以读者参与的双向互动模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科技馆儿童展厅展览设计存在过早学科化和过度娱乐化的问题。本文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教育游戏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相结合,认为儿童科学教育应构建一个能激励儿童探索欲望,还原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相关方法,可以让儿童获得“直接经验”的有故事有温度的真实情境,以此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提高科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沙迦探索中心和日本大阪儿童博物馆的分析,强调以儿童视角来模拟体验真实世界的生活场景这一方式,为创新设计儿童展厅的新理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胡春雨 《编辑学报》2013,25(5):464-465
针对编校过程中因无编辑署名致作者查稿出现兜圈子、扯皮的现象,提出在文稿的编校过程中编辑也应当署名。认为编辑署名具有增进与作者的相互尊重、担负编辑应有责任、发挥编辑能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历史修复遗存是古籍的组成部分,是新的古籍修复周期处理的对象,研究古籍历史修复遗存不仅能丰富古籍修复技术,更能提高古籍修复质量.[方法/过程]分别运用归纳法和案例法研究古籍历史修复遗存的形式及处理措施.[结果/结论]古籍历史修复遗存形式包括修复材料、修复方法及其印记等.古籍历史修复遗存处理应依据具体情况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