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必须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同时关注数学知识的静态形式和动态形式,合理重组、拓展数学知识的生成点,并在课堂上捕捉和提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推进学生数学经验的自我生成和数学知识网络的自我构建。通过对数学知识生成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的定位、生成性内容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捕捉、生成性评价的构建等环节的思考,可以构建数学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
生成性教育思维强调教育的过程本性、关系属性、情境特性、差异个性。职业教育的属性、本质、基本特性蕴涵生成性。生成性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要面向工作世界,体现生成的实践本性;要基于工作过程,体现生成的过程属性;要协同创新,体现生成的跨界特性;要观照可能性生活,体现生成的整体价值,实现"更好的技能、更好的生涯、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就是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相互作用生成新的信息的过程。生成性信息内化而成为个体的生成性知识,生成性信息外化便产生了生成性教学资源,并进而引发教学目的、内容、策略等的生成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生"到"成"而获得个体知识的过程,亦即是学生的认识从无知到未知、从未知到有知、从有知到真知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5):124-125
本文介绍了生成树协议、快速生成树协议和多生成树协议原理,分析了环路交换网络生成树算法的收敛过程,总结了生成树协议和快速生成树协议的不足,进一步通过配置多生成树案例,总结多生成树的配置过程和要点。  相似文献   

5.
动态教学具有不完全预设性,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即时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教师掌握了促进课堂动态资源生成的策略,可以让课堂变得丰实、灵动。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应关注成长、成长中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教学过程应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开始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封闭的预设将会抑制生成。  相似文献   

7.
谈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政治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政治教学过程。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应善于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推进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不经意产生很多动态性生成资源。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捕捉生成时机,着力开发生成资源,努力加强生成引导,不断提升生成性资源价值。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人文性、自主性原则。使生成性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之间展示无限生命活力的动态发展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倡导动态生成的过程。然而远离文本,随意挥洒地交流、合作、探究,甚至无端放弃文本价值取向的课堂生成误区却普遍存在。在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过程中,应摒弃虚假的、无效的、闭塞的和谬误的生成,克服教师主宰与控制、目标的游离与偏差、过程的照本宣科等原因造成的生成误区,努力使教学的预设与教学的动态生成相辅相成,重构诗意的、人性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教案的线性过程,而是不断调整、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解读生成、尊重生成、引导生成、拓展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基于我们对教学价值、学生地位和教学过程的新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结构重组、教学过程的精心预想、教学环节的弹性控制、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四个方面,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2.
王积社 《考试周刊》2013,(13):47-49
"过程→生成"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要向学生展现"有价值有思想有活力的、顺应学生思维与教育规律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生成性的知识生成过程",基于"过程→生成"教学理念,给出了垂径定理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虽然教学生成日益受到关注与青睐,但也因种种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滥用生成、盲目生成的现象.因此,文章总结出教学生成的基本要旨,提出教学生成的有效性原则,倡导不仅要关注生成,更要关注生成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生成有三个特征:一是生成有效果:学生在生成过程中有所获、有所得;二是生成有效益:生成结果与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吻合,强调生成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三是生成有效率:生成方向的正确性和过程的精简性.最后,文章就生成条件的创造、资源的选取、过程的引导、结果的反思方面提出了教学生成有效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注重实效。认识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三个层面:广义性生成、过程性生成、即时性生成1.广义性生成——有效即生成。  相似文献   

15.
课程实施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表明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时都可能生成教师意料之外的课程事件。那么,教师应如何处理这些生成性课程事件?教师在处理生成性课程事件时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如何才能及时捕捉和充分利用生成性课程事件,使之服务于自己的教学?本文将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一、对生成性课程事件处理的分析。课程实施(其主要途径就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序性和无序性、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生成性决定了在充满变化的课程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在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中,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等在课堂上不断交流出现、进入教学过程,就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不是简单地实施计划与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课程资源呢?1在认知冲突中生成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和经验与所学  相似文献   

17.
要从根本上解决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方向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必须搞清楚其三级质量生成机制:从基本质量生成到核心质量生成再到外部质量生成过程。对于每一级质量生成过程,都要严格落实相关组成部分,从而使得各个部分、各级有机衔接,共同维持三级质量生成机制的灵活运转。  相似文献   

18.
生成性教学作为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渗入到了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的复杂性与过程性,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捕捉生成资源的意识、引导教学生成的能力、应付教学生成的智慧、把控教学全局的策略。教师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素养,才能使教学生成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9.
学习包含生成过程.生成是头脑中的知识经过加工、转换、整合进而形成新的思维产品的过程,它反映了神经网络的涌现特征.生成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蕴含于生成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缺少生成是学生创新学习缺乏的主要根源.教师通过设置生成任务、示范生成策略、褒奖生成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学习.  相似文献   

20.
张桂萍 《考试周刊》2011,(18):215-216
课程实施是一个开放、创造、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成性课程事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理念即关注过程,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生成性事件。生成性课程具有随机性与不可预测性,捕捉与利用这些突发的生成性课程事件,挖掘隐藏其中的价值,使其转化成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需要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教师展现教学智慧的过程,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