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唐代女子参与的主要体育活动(球类、百戏、户外休闲、游戏娱乐等)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唐时期政治的相对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开放与宽容,为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植根于本土的儒、释、道三教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丰富了唐代女子体育思想,随即呈现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女子体育活动形式;唐代女子体育发展呈多元化兴起的局面,是中国古代女子体育的一大特色。因此,对唐代女子体育的研究可为中国古代女子体育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现今发展女子体育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大唐时期陕西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唐时期陕西体育文化分为军队体育活动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竞技体育项目、养生体育项目等。通过对大唐陕西体育文化的研究,发掘大唐陕西体育文化的特点,揭开唐时期陕西体育文化发展盛况的原因,为当今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壮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唐代女子参与的主要体育活动(球类、百戏、户外休闲、游戏娱乐等)进行梳理,分析唐代女子体育多元化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认为,唐代女子体育呈多元化兴起的局面,其所创造出的丰富体育文化硕果,是唐时期妇女长期从事体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对唐代女子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于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振兴我国体育产业、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陕西历史悠久,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文化遗存颇多,民族传统体育更是源远流长,文章通过对地理、历史、文化、气候截然不同的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区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区域特点分析,揭示了陕西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浅议唐代丝绸之路主要体育活动及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长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的昌盛、文化的繁荣,以及唐开放的世风、多民族的经济文化往来,为唐时期人们从事休闲娱乐有了基本保障。而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创造出了丰富的休闲体育资源。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梳理分析古代丝绸之路上唐时期人们在休闲时的体育娱乐活动方式。认为,唐时期客观条件的成熟及主体的需要,创造出了丰富的休闲体育资源,为中国古代休闲体育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郝勤 《新体育》2014,(11):108-108
童子抱鞠彩绘俑直观而清楚地显示了球的形状与更换内胆的情景,是集文物价值、研究价值、展示价值为一体的极为珍贵的体育文物。  相似文献   

7.
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与文娱活动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体育的一大特色。春秋战国以后,某些体育项目逐渐冲破"礼仪"的束缚,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许多富有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和艺术观赏性的项目大量涌现,以思维与智慧为特征的古代棋类活动及节令民俗中的某些消闲体育活动,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活动方式上讲,都是古代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游戏性和趣味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齐国时期,勤劳智慧的齐国人民谱写了中国体育史上光辉灿烂的一段,描绘出一幅幅神话般的巨作。尚武文化,是体育世界里的一块耀眼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而田猎、赛车、舞蹈、百戏、秋千、飞鸢、投壶、围棋、六博等与尚武并存的许多民间体育活动,构建了古代齐国时期的体育文化,不仅丰富了齐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动态特征的体育仿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以“动态”这一事物特有的外部表象探讨中国古代体育仿生学,重点对古代养生保健操、百戏和武术中的动态仿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张国柱  任虎城 《收藏》2008,(11):36-39
西安一位藏家珍藏有数百件汉代釉陶俑,为墓主烹饪美食的“庖厨俑”、供墓主玩乐消遣的“博弈俑”“乐舞俑”“百戏俑”等尤为引人瞩目,这些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承载着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信息,以立体形象重现了汉代“舞乐宴食”的生活习俗和场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检索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中与体育有关的文物及其展示,尝试评估传统体育文化在这一权威而经典的表现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博物馆展览中的比重、地位及表现方式等,以期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与内涵认识的同时,引起博物馆界进一步关注体育文化的展示.结论:一、古代体育文化是“古代中国陈列”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部8个部分中5个部分展出体育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体育文化的源远流长;二、在全部2520件文物展品中,体育相关的文物仅24件(组),比例不足1/100,古代体育项目仅有马球、蹴鞠等有明确说明,体育文化的展示不够充分.展览中所表现出来的缺憾,应由专门性博物馆完成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申秦雁 《收藏》2008,(8):24-27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本刊曾于奥运会倒计时130天之际在第四期杂志特别策划了“体育文物艺术品收藏专号”。以独特的视角,通过中国古代异彩纷呈的体育文物和古希腊文化载体上的体育活动形象.讲述东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辉煌成就。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收藏品,展现了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力图使读者领略到东西方体育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汉代骈文中的体育活动,如狩猎、百戏和棋弈等。汉代骈文的体育主题鲜明突出,而体育主题是通过描绘体育盛大气势与刻画活动细节来表现的。研究汉代骈文中的体育内容可以促进文学和体育事业的交融发展,从体育视角审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能够促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京梦华录》是北宋亡臣孟元老怀念故都汴梁城亡国前繁华胜景而撰写的一部书,书中描写了汴梁城的人民生活、餐饮娱乐、皇宫宴赏、岁时民俗等方面的文化。从其娱乐活动中的体育娱乐可以看到宋代娱乐体育发展的大概面貌。中国古代体育可分为三大项:军事体育、娱乐体育、养生体育。宋代以前的体育是以军事体育发展为主流,宋代娱乐体育的兴盛超过了军事体育的发展,其中有些是汉唐时代的传统活动,有的则是宋朝新创造的游戏和表演。这些娱乐体育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当时文化生活,对后世体育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宋代娱乐体育的发展是由当时统治阶级的治国策略、皇帝贵族的娱乐喜好、城市人民的文化需求,共同构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陶俑:早期出自北方诸省,如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甘肃、山西之秦、汉、唐墓出土陶俑甚多,形状各异,以仕女、文臣武将侍佣为主,兼有优伶百戏、十二生肖及其他玩偶等。唐以后彩釉陶制作尤精,所谓唐三彩更为其滥觞,三彩釉陶中的蓝彩器更以艳丽夺目、工艺难度大而著称,然其制作无论工艺价值及造型之神气日渐衰微。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专院校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之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社区体育,是指在一定层次的社区中,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依托社区体育组织,发动社区各方面力量,就地就近开展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落脚点,也是大众体育的主流,社区体育按其活动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区居民以健身、娱乐、休闲等为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一类是由专门组织或人员对此提供的组织、指导、  相似文献   

17.
马雨林 《收藏》2006,(6):64-69
俗话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曾经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陕西关中地区,其中包括周、秦、汉、唐等几个特别繁荣强盛的历史时期。而在关中地区,星罗棋布地分布着黄帝和从周文王到唐僖宗的数十位王和皇帝的陵墓,至于王公大臣的坟墓更是多不胜数。  相似文献   

18.
王自力 《收藏》2008,(4):110-113
我国古代的传统体育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兴盛,出观了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及至唐代,体育运动更是蓬勃发展,形成了第二次高潮。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之一,唐代的体育,气势磅礴,绚丽多彩,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它不但为唐文明增添了光彩,在中国古代体育史和世界中世纪体育史上也都占据着显赫的地位。本文撷取近年来西安唐墓出土的部分体育文物,结合文献记载对有关的唐代体育运动略加考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从符号学的视角,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探讨了对体育活动进行符号学解读的可能性,并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知识,尝试性地从符号载体、符号编码、符号意义三个方面对体育活动进行了解读。认为:体育的符号载体,可以是有形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用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文化珲念;体育自身的特点及现代传媒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在为体育活动进行着编码;体育的符号意义体现在:它是竞争、健康、交往和休闲娱乐的符号。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及健心、娱乐、社交功能认识较深;在余暇体育活动选择上,男生以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的项目为主,女生以运动量小,隔网对抗、身体接触少的项目为主。提出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建立余暇体育俱乐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