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时在家里,妈妈总是不让我干活,可我都12岁啦!于是,我写了一篇《渴望》,表达我渴望“长大”的心愿。这篇文章中涉及一些事例,我特意把这些事例写得很具体、很细致,自己还很得意呢。后来,我把这篇文章拿给老师看,老师却说文章的中心不突出。我当时还傻乎乎地愣着,老师问我:“你在这篇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说:“我渴望多帮妈妈干些家务,渴望‘长大’。”老师又说:“你看,你把你妈妈不让你干活的事例写得这么具体,又把你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发现有一种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减少老师批改作文量而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问题。这就是把老师“讲评”作文放到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而学生则把写作文与相互交流和评论作文结合在一起。我把这种做法叫做作文“讲评”教学。对于作文“讲评”教学,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作文“讲评”教学,它的核心是“讲”与“评”的结合。所谓“讲”在这里可理解为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做大量的指导性讲解;所谓“评”,一是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描述上午10点40分,小班的小朋友在户外拍皮球。晨晨的皮球不小心滚到了邻班,邻班的王老师捡起球,边拍边逗晨晨:“这是我的球,一、二、三……”晨晨哭着喊:“这是我的球,这是我的球!”王老师装没听见。晨晨气急了,举起双拳打起了王老师。晨晨班上的高老师见状,劝晨晨说:“不能打老师,请你向王老师道歉,王老师是和你开玩笑的。”晨晨拗着就是不肯认错。这时,王老师想把皮球还给晨晨,被高老师挡住了。晨晨一气之下就把稚嫩的拳头挥向了高老师。高老师一把把晨晨抱到了一个大型玩具上,晨晨大哭。过了一会儿,等晨晨情绪稍稳定下来后,高老…  相似文献   

4.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精心照料我们,让我们可以茁壮成长;还有人把老师比作一部永远不停工作的机器;而我却把老师做枝红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知识给我们,带我们到知识的海洋里邀游。而我的老师,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两奇一特”:名字奇,服装奇,说话特别。  相似文献   

5.
张健 《教育文汇》2004,(7):28-29
最近本校一位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把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都归咎于老师,有失偏颇和不公。但我认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虽含有批评老师“教不好”的意思,但批评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老师,也不等于不问青红皂白,简单地把教学失误的责任统统  相似文献   

6.
白天鹅     
“巩老师,北京来件。”“我的?”我吃惊地接过来,署名“白天鹅”。我的心中立即升起无尽的喜悦:“我的学生寄的。”“快,看看寄的是什么?”同事在一旁催促着。包裹共两层,最后露出的是一把7成新的折扇。“哈哈,你的学生怎么在金秋十月送把扇子给老师?”同事笑着走开了。我轻轻地打开这把扇子,里面的画面太熟悉了,蓝天白  相似文献   

7.
原晋霞 《教育导刊》2004,(18):38-40
上午10点40分,小班的小朋友在户外拍皮球。晨晨的皮球不小心滚到了邻班,邻班的王老师捡起球,边拍边逗晨晨:“这是我的球。一、二、三……”晨晨哭着喊:“这是我的球,这是我的球!”王老师装没听见。晨晨气急了,举起双拳打起了王老师。晨晨班上的高老师见状,劝晨晨说:“不能打老师,请你向王老师道歉,王老师是和你开玩笑的。”晨晨拗着就是不肯认错。这时,王老师想把皮球还给晨晨,被高老师挡住了。晨晨一气之下就把稚嫩的拳头挥向了高老师。高老师一把把晨晨抱到了一个大型玩具上,晨晨大哭。  相似文献   

8.
[模型金融]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堂美术课想象画,老师要求学生画“我心中的太阳”。老师问他的学生,你们想把太阳变成什么样子呢?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说:“我想把太阳变皮球。”还有的说:“我想把太阳变成花。”  相似文献   

9.
白天鹅     
“巩老师,北京来件。”“我的?”我吃惊地接过来,署名“白天鹅”。我的心中立即升起无尽的喜悦:“我的学生寄的。”“快,看看寄的是什么?”同事在一旁催促着。包裹共两层,最后露出的是一把7成新的折扇。“哈哈,你的学生怎么在金秋十月送把扇子给老师?”同事笑着走开了。我轻轻地打开这把扇子,里面的画面太熟悉了,蓝天白云下,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正在  相似文献   

10.
诚信很美     
有一次,我在练习册上看到这样一道题:()风羽。我愣住了,这该填什么呀?这题看起来和风有关。会不会和三国有关,难道“爱满天下”杯第二届全国创意作文大赛征文选刊……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去问老师吧。第二天,我走进老师的办公室,问邹老师。邹老师皱皱眉,说:“哎呀,我一时也想不起来。这样吧,你把这道题写在纸上,我带回家帮你查一查。”“好啊。”我连忙把“()风羽”写在纸上,交给了老师。我一直在等老师的回音,特别是交给老师纸条后的第二天。那天,我总是心不在焉,下课时,就在办公室门口来回走动。我想:既然邹老师答应了,就不会食言。可是,邹…  相似文献   

11.
校园逸趣     
幸福的牛一名学生在写作文《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侯,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杀鸡取卵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讲完“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后,请同学再想一个类似的成语。一男生答:“杀鸡取卵。”老师矫正:“错了,缘木求鱼指的是做没有结果的事情!”男生坦然对答:“老师,我杀的是公鸡!”愚人节某一天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在传纸条,就要他把纸条交上去。老师:“把纸条拿来。”学生:“老师,我劝你还是不要看比较好。”老师:“快把纸条拿来。”学生把纸条拿…  相似文献   

12.
心是     
当我们预备讨论心事的时候,可能先要把“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想一想。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几颗豆。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我至今感谢这位老师,把个“心”字说得这  相似文献   

13.
一、我是“老师”我怕谁 昨天,老师到东港大东小学去听课了。这不,老师信任,便把掌管班级的大权交给了本人。平时,我是依赖惯了老师,这回事事都得管,可真把我累坏了。 老师交代完一些事情,刚走出教室,又回来了,对我说:“黑板上  相似文献   

14.
育人与做人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有一回遇到一个乡镇企业家,当他知道了我是一个教师以后,就问我这么一句话。当时我愣了一下,就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加特长,等等。他把手一挥,打断了我的话:“甭说大道理,我听不懂,你用一句话说一下。”我想了半天,没有回答上来。他嘿嘿一笑:“这问题太简单了,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话讲得太精彩了,每一个为师者都应好好体会体会这句话。那么“好老师”意味着什么呢?记得在好些年前,我看到过这样一条消息说:一位班主任老师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关于一位老工人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老师把小明的爸爸叫到学校,告诉他:“小明考试抄别人的答案。”小明爸爸说:“何以见得?”老师说:“他和同位的答案一模一样。”爸爸说:“那也不能说明什么呀。”老师说:“你看最后一题,同位写的是‘这题我不会’,小明写的是‘这题我也不’。”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错误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上《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他在板书过程中把“匣”字写成“箱”字了。当时有学生举手提出:“老师。你把‘匣’字写错了。”老师听后连忙对学生说:“同学们.这‘箱’字是老师故意写的.我想看看大家上课有没有认真!”之后.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学生全都坐得端端正正.眼睛注视着黑板。整节课气氛沉闷。课后.一学生告诉我说:“老师经常这样.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就说考考我们。真没劲!”  相似文献   

17.
口误     
第一个:一中学生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特别紧张,老师鼓励了老半天,手心还是冒汗。终于轮到她了。她一咬牙,几步走到了台中央:“老师们,同学们,我朗诵的题目是:红叶疯(枫)了……”第二个:每当我看到被老师点到念作文的同学,都特别羡慕,总盼着老师也能让自己念一回。机会终于来了。“某某,把你的作文给大家念一下!”我“腾”的一下站起来:“《我的老师》。老师,我多像你的妈妈……”第四个:我家里在冬天经常把大葱栽在盆子里,以保持它的鲜嫩。我妹妹过年回家看到了,欣喜地对我妈说:“哎!妈,这粗真葱……”我和我妈皆笑倒。第三个:这回是…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不懂问老师,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问问题时,说不出所问题目的题意,更谈不上把题目原原本本地复述一次。这反映了学生问问题之前根本未能做到反复认真地审阅题目,连题意都未审清就去问老师:“这道题怎样解?”过去,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越俎代庖地“帮”学生重新审题。奇怪!题意审清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我琢磨,相当一部分问问题的学生,原因出自于没有认真审题。但我越“帮”学生审题,完全依赖老师“帮”审题的现象越严重。我感到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最近,我向学生宣布:“不准带书本来问问题!”凡来问问题的学生首先必须把题意说给老师听,然后老师再  相似文献   

19.
特殊的礼物     
赖丽芸 《江西教育》2004,(17):41-41
丹桂飘香,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早读课前,我刚走到教室门口,二(1)班的小朋友就像一群活泼的鸟儿把我团团围住,叽叽喳喳,要送我节日礼物。有的说:“老师,这画是我花了一个晚上才画好,送给您,祝您节日快乐!”有的说:“老师,这是我妈妈从广州带回来的,我最喜欢吃的巧克力。”“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药。”当一双黑黑的小手把一个灰色的布袋举在我眼前时,心头隐隐升起一丝气恼。这是去年从乡下转来的一名学生,叫石龙。他长得丑,脸黑黑的,手脏脏的,从他身边走过还能闻到一股异味。上课时爱调皮捣蛋,下课后也尽给我惹麻烦,我没少批评他。说实…  相似文献   

20.
王宝琪 《小学生》2009,(8):24-24
我老是分不清“辨”和“辩”,组词时经常弄错。一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只有分清字形,理解字义,才能正确运用。老师不但教我分清了“辨”和“辩”,还让我学会了“辫”与“瓣”的用法。因为她把这四个字编成了儿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