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智力资本评估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有智力资本评估方法分为整体评估法和分类评估法两大类,博弈论的运用为智力资本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如何在企业价值和智力资本之间建立联系,探求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的智力资本评估方法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要有效地管理智力资本,就必须对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评估。针对如何分析和评价企业智力资本状况,确立了4个一级因素、22个相应的二级因素的企业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了企业智力资本评价的数量化评价模型。运用该数量化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对企业智力资本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进一步找出影响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具有诊断的功能。实例表明,该评价模型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借鉴ICTEM模型构建企业智力资本转化体系。为获取智力资本转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构建对智力资本"投入—转化—产出"过程的指标测评,并采用国内475家上市公司4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影响智力资本转化的因素。研究表明,智力资本分别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转化为企业价值,单纯的智力资本投入不经过有效的管理无法转化为企业价值;智力资本转化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并不在于数量上收益的提高,而在于企业利润和价值有效率的增长;在智力资本由"投入"向"产出"的转化过程中,员工薪酬、领导者资质、研发投入、专利、营业额、企业规模与年龄等因素都将影响到企业价值创造,尤其是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投入与企业价值增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企业智力资本管理中的动态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企业智力资本架构,对企业智力资本管理中的动态评估进行研究。论文着重探讨智力资本评估的主要指标和一般流程,并结合对Skandia国际金融和保险服务公司智力资本评估模型的分析,得出企业智力资本评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软件企业资产价值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特点的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以我国11家上市软件生产企业年度报告为样本数据,对智力资本价值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增强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论及共变配合论的角度出发,在重构智力资本系统结构基础上,验证智力系统配适度及其对企业价值的解释力。通过模型设定表明,智力资本系统配适度对价值增值有很强的解释力,该结论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进行智力资本系统管理、投资与决策提供适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唐现杰  刘莹 《科技与管理》2010,12(1):101-105
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是企业价值提升的2个重要因素,有必要对智力资本、财务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从时间、行业、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3个方面为出发点,将因子分析与回归方法相结合,构建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评价模型,对目前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智力资本的价值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智力资本价值的定量评价却一直是一个理论界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以拥有国家秘密技术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例,对医药企业专有技术的价值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讨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科学方法。本文重点就知识产权等智力资本价值评估过程所使用的分成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专有技术等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较高,且贡献大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企业绩效角度的智力资本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毅军  张晓峰  王萌 《科学学研究》2007,25(Z2):394-399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绩效角度评估企业智力资本的量化模式。本文在总结了传统的评估模型基础上,采取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绩效角度来评估智力资本:利用动机、责任和工作满意度的近似指标来构建评估模式,建立了智力资本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础。该模式描述了企业发展、智力资本与员工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并为后期研究及企业管理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智力资本的评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王瑾瑜 《科研管理》2001,22(5):79-83
随着知识相对其它生产要素的地位的提升,智力资本也成为学关注的对象。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差悬殊,有形资产投资与财务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小,这些现象使得智力资本这一价值驱动因素日益凸现出来。本对公司层次上的智力资本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三种评估智力资本的方法,即市场人士民账面价值比较法、托宾q法和智力资本报算法。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对一家公司的智力资本进行大致的评估,为公司智力资本的管理和投资提供依据。如何在智力资本投资和公司业绩之间建立联系及怎样利用其中的联系增加公司的价值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资本形态。依据核心能力特性,人力资本可划分为四类:核心人力资本、专用人力资本、辅助人力资本和必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类别不同,其对组织核心能力的贡献差异明显,需要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本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可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知识资本构成分析及其技术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首先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本四方面构建知识资本,并较详细地分析了每部分的主要构成。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对其评价,提出利用特尔斐方法先建立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语义差别隶属度赋值方法把定性指标定量化,采用模糊隶属赋值法将定量化指标无量纲处理,同时引入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分级处理思想对知识资本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知识资本的综合评价模型。这种分级处理的思想,既有利于解决知识资本评价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关联性,而且通过这种分类分级评价,易于通过软件的开发来辅助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绩效与知识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红  雷井生 《科研管理》2009,30(1):97-106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己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资源。知识资本对中小企业的绩效影响如何,本文提出知识资本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全面研究了知识资本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同时分析了知识资本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得到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智力资本对渐进式和根本性技术创新影响的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研究与企业调研访谈探究企业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智力资本对渐进式和根本性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正效应,组织资本通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对渐进式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受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影响显著,且组织资本的作用更强,外部隐性知识转移受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影响显著;而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仅对渐进式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效应,外部隐性知识转移对根本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效应,同时,外部隐性知识转移受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实施有效的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资本投资与知识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知识资本正在成为企业绩效和价值的驱动因素。中国企业的知识资本投资,如企业信息技术(IT)投资、企业研究与开发(R&D)投资、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T&D)投资等,正在得到企业的加强。本文将从理论上给出知识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合理解释,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知识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管理者对知识资本投资的信心,以加强知识资本投资及管理。  相似文献   

16.
陆康  王圣元  刘慧 《现代情报》2012,32(10):15-18,107
本文构建了一套图书馆智力资本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图书馆智力资本效率进行了评估。基于评估得分,对不同决策单元智力资本投入产出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了图书馆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不足的决策单元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资本的内涵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武志伟 《软科学》2003,17(5):19-21
随着对企业智力资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社会资本逐步成为智力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关于企业社会资本的内涵、功能,并讨论和区分了企业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企业社会资本与社会负债等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高校智力资本的综合评价问题已经引起学者很大的关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软计算"的模糊评价方法,采用消除个人主观波动和整体波动的模糊构权法,利用模糊曲线作为隶属函数对五所高校智力资本进行综合评价,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其智力资本的合理分类.  相似文献   

19.
在界定城市知识资本内涵、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知识资本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超效率DEA法对样本城市知识资本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城市较中西部地区城市具有明显的知识资本利用效率优势,其中尤以深圳的知识资本利用效率最佳。此外,珠三角地区城市的知识资本利用效率普遍较高,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城市间合作所产生的"多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其次,基于知识资本理论、质量管理理论、过程管理理论,提出了知识资本存在于企业就如同质量存在于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就如同质量管理,是动态过程管理假设;第三,基于上述假设,构建包括知识资本创造、固化、评估以及知识资产价值实现四个关键子过程的知识资本过程管理模式,以期为我国企业实施知识资本管理描绘一幅线路图;最后,以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为例,分析上述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