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指出了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辩证思维方法不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提出了辩证思维的观点方法、规律方法和范畴方法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什么是辩证思维,思维和辩证思维的产生与发展,辩证思维与个体人、普通思维、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自发的、自觉的辩证思维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萌发辩证思维初探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李烈个体思维的发展,一般地说,是由动作思维逐步过渡到形象思维,再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又可分为3个层次,即形象抽象层次、形式抽象层次、辩证抽象层次。值得指出的是,不论哪一种思维形态,都不可能在瞬...  相似文献   

4.
辩证思维推理与普遍思维推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推理。辩证思维推理具有矛盾性、具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与整体性等基本特征。根据分析客观矛盾的思维进程方向的不同,可将辩证思维推理分为“辩证演绎推理”、“辩证归纳推理”与“辩证类比推理”三种类型。辩证思维推理在认识中具有推出新知识的作用,它有助于科学预见、科学发现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5.
系统思维是现代科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它们之间的辩证互动及其综合集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系统思想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指思维主体把思维客体、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当作系统来加以思考和处置的一种思维方式。系统思维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中,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它更趋向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系统思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思维主体反映和建构思维客体的系统辩证性;(二)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系统辩证性。下面,就这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考试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知识和多种思维方式来展示学生的语素养。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定然要综合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相似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众多的思维方式。在这些思维方式中,我以为辩证思维极为重要。尤其是在话题作的写作中,辩证思维更是作用显。因此,在这里,我就活题作的写作和辩证思维作一点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是内化于人脑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性认识公式,是一个复杂的认识系统。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思维的实践性、辩证性、批判性、全面性、开放性、深刻性等等。提倡辩证性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深化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创造性、预见性,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逻辑学界,围绕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到底有没有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如果有的话,这种基本规律是什么?它们同辩证法的一般规律是何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深入探讨。我的基本观点是:辩证思维应有自己的基本规律;辩证法的三条规律是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三个领域都普遍具有的最一般规律,对最一般规律的研究丝毫不能代替对某一特殊领域的基本规律的研究;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受着辩证法一般规律的制约和指导,然而又体现着思维活动本身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得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可以而且应该成为辩证逻辑这门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在这种观点指导下,我试探性地开始研究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根据现有的初步认识,我认为具体同一律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9.
辩证思维与化学教学朱治良,许汉昌,李光兴,陈兵自然科学的发展是遵循辩证的运动规律向前迈进的,自然科学的一切成就无不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火花,归根到底是唯物辩证思想的结晶和成果。化学科学也不例外。人们为了认识和掌握自然科学的概念、理论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  相似文献   

10.
辩证思维法     
《新读写》2010,(7):39-4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思维的方式有很多,如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等等。在写作中,运用最多的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也称矛盾思维,是指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即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进行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受中国和谐文化影响最深,和谐文化在杜甫的思想与诗歌中有强烈体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杜甫精神主要指他的忧患意识、民本思想、自觉的社会良知与社会道德情感,在杜甫理想的社会蓝图里,始终贯穿着社会和谐思想观念。杜甫咏怀诗透视了他的精神主旨,探讨杜甫咏怀诗与中国和谐文化的密切关系,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杜甫诗歌中,有典故人物与诗歌实指人物姓氏相切的用典方式,即“切姓用典”。这种修辞手段能取得意外的修辞效果,丰富了杜诗的修辞艺术。但由于创作中取材的局限,使得“切姓用典”可能因“断章取义”而失之精切。而不精切和与之相关的“过誉”现象,正是杜诗“社交诗”性质所决定的,是以公认的社交文化为背景的。杜甫“切姓用典”有自己的特色,特别在与李白诗歌的对比观照下,杜甫的“崇汉”心理和重视艺术技巧的创作态度再次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3.
傅山对杜诗非常喜爱,其存佚杜诗研究著作即有五种之多.他反对元明以来过分拘泥于诗法而产生的学杜流弊,主张通过妙悟和反复涵咏学习杜诗的精髓.在具体解读过程中,熟稔佛经道藏的傅山往往联系禅法对杜诗进行譬喻,并经常以诗画同论,其论杜倾向在清初诸家中可谓独具特色.傅山的诗歌创作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却并不蹈袭模仿,他特别欣赏杜诗雄奇豪放的风格,这正是其独特审美趣向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对我国诗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较多地将笔墨用在杜诗的政治作用和思想意识对唐宋时期的社会影响方面,认为杜诗经过了最初不被人重视到后来受到重视乃至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唐时期奠定了杜甫在中国诗史上的崇高地位。韩愈不同于元稹、白居易的认识以及韩诗对于杜诗的学习都受制于韩愈独特的诗学思想,韩愈关于杜诗自叹身世和“穷苦之言”的认识在杜诗接受史上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甫以新闻为诗的具体表现为:不仅纪录而且报道;有较强的现场感;融入访谈内容;"即事名篇"———类新闻标题。从汉末建安时代诗人以时事入诗,到杜甫的以新闻为诗,是一次质的飞跃。而中唐元和时代的新乐府运动,则部分地继承了杜甫以新闻性为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杜甫诗中的副词词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构词能力的不平衡性。附加构词法在杜甫时代乃至整个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是一种重要的副词复音化手段,曾经产生了一大批附加式副词,但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到现代汉语里。对古汉语附加式副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略论杜甫的“戏”字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戏”字诗,从内容上看,含义深邃,丰富多采;从形式上看,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从学意蕴上看,既注重诗歌的社会功能,也重视诗歌的继承和创新。“戏”字诗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体裁,这是杜甫对我国诗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杜甫以后历代论诗绝句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出在后人心目中的杜甫是什么样子的。先说一个小插曲,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记载,李白有《戏赠杜甫》一诗,曰:“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清人仇兆鳌曰:“此诗,唐人谓讥其太愁肝肾也。今按《李集》不载,洪容斋谓是好事者为之耳。李杜文章知己,心相推服,断无此语,且诗词庸俗,一望而知为赝作也。”或许洪、仇的看法是正确的,但这首诗写出了杜甫作诗  相似文献   

20.
李白和杜甫的赠内诗,由于两人人生经历、思维方式、个性禀赋及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在主旨内容、情感抒发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李白赠内诗内涵比较丰富,情感变化跳动,抒情直接坦率;杜甫赠内诗内涵较为单一,情感恒定稳固,抒情曲折委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