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讨论和揭示当前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为此,我们与7所已列入我国'双一流'建设名单大学的教育基金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并对访谈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尽管大学教育基金会与大学一样都是独立的法人,但大学教育基金会实际上依附于其所在大学;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当前中国大学治理中仅发挥...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学治理,人们经常谈论的是英国的"大学自治、学者治校"或美国的董事会法人治理。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英美知名大学正经历着治理危机,有的正在尝试从多方面改革治理结构。本文回顾胡德在牛津大学、萨默斯在哈佛大学两次失败的改革历程,希望通过比较发掘其中的共性问题,对我国当前的高校治理体系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探讨大学的逻辑,揭示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科学理解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对于推进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据治理是高校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数据治理水平决定了教育现代化的程度。范德堡大学的数据治理包括制定数据治理战略规划、构建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制定数据治理政策、采用成熟度矩阵模型衡量数据治理水平。形成高校数据治理文化、建立高校数据治理体系、培养高校数据治理人才是促进中国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下,社会主体能动性的产生既取决于“有为的政府”“自主的大学”以及“参与的社会”共同作用下所创设的能动空间,也取决于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权力重新配置所创设的运行空间。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参与广度、程度和频度等三个维度。社会主体在治理结构统领下既有积极的能动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下,社会主体的能动性受到自身角色定位的限制、政府的限定以及大学自身接纳的限度。对社会参与大学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以及何以限为的阐释,揭示出社会主体能在多大范围、多强程度上参与大学治理背后的深层逻辑是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中国先后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过两次研究高峰,主要围绕董事会的制度结构、内部权力运作、外部制度生态、制度实践效果等主题展开.两次研究高峰积极回应大学治理中的教育问题,研究视角从内部史向外部史拓展,学科视野从单一走向多元,研究群体由多元转向单一,研究形式由依附趋向独立.随着当下大学治理问题的日益凸显,对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研究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后续研究将逐步探索和建构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完整体系,弥补横向研究的不足,学科视野从碎片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组织成员之一的高等学校,在国家治理层面和语境下,首先应该强调的是高校对于国家治理的理解、把握、贯彻和执行能力,同时使大学回归本原与本位,按照大学的本来面目去治理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的基础包括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大学治理的组成包括制度体系、行动体系、价值体系;大学治理的主体包括学术权力主体、行政权力主体、个体权利主体.大学要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必须正确领悟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重塑的初衷,理性反思行政权力主导的成效得失,认真审视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治理是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健全大学治理体系、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剖析该校文化治理中文化治理主体与内涵不清晰、去行政化模式实施不彻底、文化治理体系协同力不足、线上线下教学关系混淆等现实问题,通过文化精神理念、学科治理体系、治理氛围营造、制度保障等路径促进大学文化发展,充分发挥开放大学文化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魁北克自20世纪60年代的静寂革命是全方位的变革。魁北克的大学开始摆脱教会控制,走向自治。但是教授在大学治理中作用微弱,成为当前改革的主要呼声。然而政府坚持效率原则,维持理事会外部成员的多数席位,改革因此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政府时期的私立大学得以蓬勃发展,然而其背后也存在教育治理失序问题。鼓励引导有余,规范管理力度不足;制度化手段不完善;中央政府控制力式微等是造成私立大学治理失序的原因所在。为此,北京政府调适私立大学治理方式,采取通过制度化的手段谋求私立大学创办"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规范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立案认可制度,进行分类管理等措施规范办学。通过对北京政府时期私立大学治理的探讨,能对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产权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大学治理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也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权主导开始转变为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实现依法自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明确和平衡大学与政府、行政人员与学术群体、大学与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教育交易关系,建立起平衡的教育产权运行体系和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大学治理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法国大学治理以教授治校为基本特点,大学校长的权力相对有限。这种治理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但却可能造成大学决策的缓慢与闭塞,也限制了大学规模的扩大。但是,大学校长权力的加强又导致大学权力的集中化和学院权力的弱化。近期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校长权力的削减,可能是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经营大学成为高校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大学不仅要树立"经营"的意识和理念,而且还要尽量提高经营水平。政府监管权力要合理归位,拓宽大学经营空间。大学要按照学术组织的特点确立大学的经营模式,以责、权、利对等原则向大学基层分权,提高经营的活力;以学术为核心促进大学发展,培养学术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治理法治化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大学治理法治化以促进大学依法独立自主办学和学术自由为根本目的,是对大学公域公权力之间、公权力与集体性或个体性自由权利之间协调互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建构。其基本价值目标在于秩序有度和实质自由。在秩序与自由的合理张力中,大学治理法治化需要运用硬法软法相互结合的开放视野,理性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法规范创制、实施等机制,推动大学公域的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19.
结合学理和现实,从权力配置与权利保障这两个要素出发,研究了现代大学治理权力配属之痛、实现功能之难和大学治理之要,提出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构中存在的柔性治理的可能、权利制约权力的可能、议行合作的可能、统一与个性结合的可能、可变治理体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急需开展基于文化治理的体系构建。大学治理和文化治理在建设目标和治理内容上高度契合,可以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大学在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方面,仍面临文化本质缺失、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只有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才能为解决我国大学内部治理问题找到新路径,形成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