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从济南市某中学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02名中学生为样本,采用Shek等编制的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量表、陈淑惠等编制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查。结果:(1)1年之后,父母的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均有显著增加。(2)前测心理控制与后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前测行为控制与后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前测心理控制与后测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前测行为控制与后测女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3)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1年后的网络成瘾倾向,行为控制显著负向预测1年后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男生1年后的网络成瘾倾向;行为控制显著负向预测女生1年后的网络成瘾倾向。结论: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能够显著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预测模式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父母心理困扰、亲子关系、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亲子亲合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与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16名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心理困扰会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在父母心理困扰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之间有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果,父母应注重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并在积极改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方法,以有效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3.
《世界教育信息》2006,(3):32-32
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群体中的网瘾少年比例高达23.2%。这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显示的。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有关专家认为,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他们容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比较网络成瘾者与一般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的异同。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问卷、人际关系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在校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成瘾者心理问题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低自尊、生活压力大或抑郁感等,这些心理特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有较高的相关。结论社会,学校,家庭要积极开展科学的网络心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作者使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界定网络成瘾学生10名,进行心理干预以探究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对改善中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明确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性质,采用修订后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1957名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网络成瘾卷入类型包括正常使用、网络偏好、轻度依赖、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五个渐进群体,成瘾检出率为4.04%;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家人关系、上网地点、上网活动和日平均网络使用时间较为复杂地影响着网瘾卷入进程。因此,新形势下的中学生网络成瘾具有一些新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如今,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社会问题被社会人士广泛关注,疫情期间的居家线上学习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小×为干预对象,运用系统理论视角分析原因并制定干预策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这可为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干预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害羞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校大学生649人为被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害羞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害羞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害羞学生网络成瘾易感性的可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害羞、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网络成瘾各维度在害羞组和非害羞组之间均差异显著;大学生害羞程度对其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害羞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近几年,留守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于留守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的研究确很少涉及。我们经过对少数民族地区乡中学实地调研,发现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有其特殊的原因。本文从留守中学生的特殊性方面分析网络成瘾现状、原因、以及正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有利于解决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素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运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平顶山市470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平顸山市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男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高一、高三学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除适应环境能力外,网络成瘾者在心理素质量表上的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非成瘾者;高中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其心理素质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中生的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加强网络成瘾的干预和治疗有利于改善高中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卢谢峰(2003)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陕南三所高校176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陕南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总体上呈正向趋势;(2)女生的总体社会适应性高于男生,尤其是在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环境的总体认同上显著高于男生;(3)在生活自理适应性上,来自农村的学生要高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低于非独生子女;(4)在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上,非毕业班学生高于毕业班学生;(5)在职业选择适应性上,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对2934名高职新生进行调查,探究高职新生生涯适应力特点及心理资本在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高职新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类专业学生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人文类专业学生,城市生源学生在生涯控制和生涯自信维度上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学生;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生涯适应力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是通过心理资本产生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心理资本为抓手,全方位培育高职新生的希望、乐观、自信和韧性特质,从而促进其生涯适应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bullying involvement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cluding social phobia, depression, suicidality, and low self-esteem among adolescents in Taiwan.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sex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bullying involvement was also examined. Fiv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fifty-two students of high school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s. Victimization and perpetration of passive and active bullying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chool Bullying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BMI was calculated from self-reported weight and height measurements. Th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the 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Depression Scale, the suicidality-related questionnaire from the epidemiological version of the Kiddie-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and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were applied to assess social phobia, depression, suicidality, and low self-esteem, respectively.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bullying involvement o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increased BMI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was examined by the Sobel test.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sex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bullying involvement was tested by the multiple-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Victimization of passive and active bullying and perpetration of passive bullying, but not perpetration of active bullying, had a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creased BMI and all fou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Sex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moderation effect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bullying involvement. Bullying involvement should be a target of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developing a strategy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among adolescents with increased BMI.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大学新生相对剥夺感对人际适应性的影响,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人际适应性量表对536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新生相对剥夺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和人际适应性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2)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分别在大学新生相对剥夺感对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3)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在大学新生相对剥夺感对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大学新生的相对剥夺感对人际适应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蚁族"是人们用来描述那些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毕业生的一个新名词。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南京、成都两市310名"蚁族"为被试,发现"蚁族"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极低;"蚁族"群体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蚁族"群体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7%,但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核心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丈夫主导、妻子主导和夫妻平权三种夫妻权力分配模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平权模式更加普遍,家庭事务决策方面“男主外、女主内”的二元模式仍清晰存在。不同家庭特征下夫妻权力模式存在差异:当子女性别为女且为京户,妻子受教育程度不低于丈夫时,妻子在家庭权力分配中具有更高地位;反之,则丈夫具有更高权力地位。学业方面,丈夫主导型家庭更易出现学业成绩领先的青少年,但也容易出现学业落后的情况;妻子主导型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表现出中下等学业成绩的概率较大。在社会适应和人格方面,平权家庭中青少年较妻权家庭往往伴随更高的社会适应水平,在谨慎性、开放性人格维度上显著高于夫权家庭。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行为、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成瘾的成因是近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采用问卷测量法对内蒙古地区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探讨网络行为、生活事件等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在上网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事件的健康因子和其他因子可以预测网络成瘾;(3)网络行为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为调查对象.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移民社会适应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不同收入水平移民在生活适应、生产适应有着显著性差异,贫困户适应水平低于富裕户,与中等户无差异。移民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都居于中上水平,贫困户与富裕户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有着显著差异,贫困户匆中等户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adolescent child molest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compared adolescent child molesters (n = 31) with nonsex offending delinquents (n = 34) and normal adolescents (n = 71) on standardized measures of social competence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e measures included the Adolescent Assertiveness Scale, the Survey of Heterosocial Interactions, th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 the Social Anxiety and Distress Scale, 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 the Coopersmith Self-Esteem Inventory,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the Norwicki-Strickland Locus of Control Scale, and the Jesness Inventory.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predictions. Molesters showed significantly more global maladjustment than normals and were more socially anxious and threatened by heterosocial interactions than nonsex offending delinquents. A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molesters, more than delinquents, were likely to perceive themselves as socially inadequate and to be externally oriented in their attributional styl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social skill deficits and social isolation are risk factors that may predispose some adolescents to commit sexual crimes against children.  相似文献   

20.
单亲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受社会、家庭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本文采用《不安诊断测验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安徽省不同区域5所大学1000名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单亲贫困大学生在缺乏自我控制力、妄想与疑心倾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不良等五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比较显著,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单亲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利用现代网络实施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引导单亲贫困大学生踊跃参加社会交往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