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今,教育国际化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普遍共识,来华留学教育竞争力是衡量我国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来华留学教育进入"规模增速放缓、学历层次偏低、驱动因素不足"的发展阶段,亟待借助新思路、新措施实现发展"新常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探究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升来华留学教育的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基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选取2002—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国家策略四个方面验证来华留学生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要素条件对提升来华留学竞争力有积极的作用,选取的高等学校生均经费、高等教育师生比两个变量对来华留学生规模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需求条件的作用取决于机会和成本的权衡,代表留学机会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对来华留学生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代表留学成本的年均汇率则影响为负;相关产业方面,计算机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来华留学教育的竞争力,互联网使用人数、境外游客人数对来华留学生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策略方面,服务贸易开放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在关注来华留学生规模总量的基础上,文章特别将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结构纳入研究视角,运用VAR模型的技术方法,探究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表明:高比例的学历教育对来华留学规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规模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力和声誉也将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因此,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发展进入规模与结构并重的"新常态"背景下,可充分利用数量与质量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以发展促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提升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复苏、扩大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采取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健全留学服务体系、多渠道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多边人才的培养与流动等策略,从而形成高等教育合作网络,以吸引国外尖端人才并确保科技创新优势地位,获取经济利益并增加财政收入,输出价值观并扩大国际影响力。后疫情时代,国际化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风险的同时也蕴含着多种机遇,我国应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益经验,提高留学教育水平与留学生服务水平,扩大留学生双向流动规模,同时要增强文化自信心,并关注时代变化,适时发展在地国际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学校是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创建更加开放、包容、公平和协作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深刻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性变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自信;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更加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方位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基于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优惠的留学政策,吸引学生的留学选择.近十余年来,韩国政府制定出系列的留学拉力政策,有效促进了国际留学生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借鉴韩国国际留学生教育政策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我国留学事业的发展,需要扩大中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完善"一站式"的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近两年来.中国教育领域发生着深刻变革。中国目前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国留学生生源国.又在逐渐成为新兴的主要留学生目的国,国内高校在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正在探索多样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留学与人才流动,日益成为促进高校提升国际化水平与高等教育质量、创新管理体制模式的重要原动力及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增强均衡的学生流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将在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2年3月9日至25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分别举办了2012中国留学论坛和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为深入了解有关情况,本刊特在留学论坛上专访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访谈中.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扩大教育开放”和教育部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白主任首先解读了今年巡回展和留学论坛的主要特点.随后对留服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及搬迁新址后在服务理念、工作模式等方面发生的转变进行了细致梳理.最后对本刊的发展提出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目的地国家,其高校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与接收国际学生人数比例失衡,出国留学整体参与度较低,各州出国留学生源地分布不均,出国留学种族群体差距悬殊,学生外语与国际研究能力有待加强。为解决美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发展中的问题,使留学教育满足国家安全与外交战略的需要、履行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以及培养美国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美国联邦政府不仅制定了相应的国际教育战略规划,还与高校和非营利性机构一起实行了一系列促进高校学生出国留学的举措。在此过程中,美国将留学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出国留学的认知;关注高校的留学能力建设,探索留学教育政策最佳实践路径;对弱势群体予以关切,追求留学教育的公平性;注重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构筑多元化出国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教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中.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教育层次偏低、学生所学专业和来源国别分布不平衡、战略地位未得到足够重视以及政策和规章制度不适应发展需要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应该采取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加大政府奖学金规模和力度、建立来华留学预备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健全来华留学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以推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与实践,对我国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近十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正逐年加大来华留学生的经济资助力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生主要生源国。同时该文介绍了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实践工作,为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关系发展的结果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高等教育间的交流与合作具备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有利条件,但在留学生培养、教育质量保障、学术成果国际交流以及教育智库建设等方面也存在限制性因素。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情况,提出双方开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路径:一是推进留学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全面扩大对外交流,开展多样化合作办学;四是畅通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渠道,发展新型教育智库。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16,(2):72-75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对《服务贸易总协定》做出承诺后,中国为来华留学教育陆续颁布各项政策来优化留学生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以期使中国成为真正的留学大国。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屡创新高,我们在为来华留学规模得到大力支持而扩大感到高兴的同时,还需注意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层次的不均衡。因为只有规模与质量并重,中国才能成为留学大国、留学优国。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在历经多年的各大学独立招生、自主命题、口试笔试相结合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之后,近几年开始对该制度进行改革并向国家统一考试方向发展。这是正在进行的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其建立独立的教育评价系统的第一步。从其改革的背景、目的与任务、进展情况与主要结论几个方面对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进行介绍,同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提出建议,希望通过介绍俄罗斯的国家统一考试制度对我国的高考改革能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接收国际学生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之一.21世纪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在吸引国际学生留学方面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和新动向:国际学生人数从缓慢下降到迅速增长;国际学生来源国此消彼长,亚洲新兴经济体成为主体;国际学生学习专业顺应时代潮流,外语学习恢复增长;国际学生学习机构选择趋向稳定,实力与规模存在矛盾;国际学生学费来源比例基本稳定,资助理念发生变化.面临新世纪的挑战,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被视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学生赴美留学成为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对我国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蕴藏着诸多危机因素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由于苏联所进行的屡次改革没有奏效 ,造成了这些危机因素不断演化 ,逐渐形成全面的社会危机 ,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相似文献   

14.
文雯  王嵩迪  常伶颖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1):112-120;128
生存环境恶化、公共卫生危机频发、地缘政治动荡以及逆全球化趋势等一系列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给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带来考验。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全球、国家、高校等多个空间场域中被各种主体力量塑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行动场变得愈发复杂。然而,过去十年来的全球趋势是国家的作用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外交战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人才规划等方面统筹谋划,以立法、战略规划、资金支持等形式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国家战略,与世纪之交时以高校为主体主导国际化发展的偶发性、碎片化、边缘化特征有较大区别。本研究从国家战略的利益相关者、动因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比较了近十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九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同性特点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国家战略与科技、人才战略成为一揽子战略方案,战略制定动因由“国际贡献”向“国家贡献”倾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战略行动新趋势等;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功能、动因、行动路线上存在差异。研究对我国谋划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战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菲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0):38-40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与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相比,旅游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尤其是既懂外语又懂旅游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为缺乏。为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构建合理课程教学模式成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城市公民素质在不断提升,作为公民后备力量的大学生对国家公民发展有长期影响。但是,我国历史上缺乏公民教育传统,现阶段公民意识淡薄,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转型的制约因素。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是未来改革开放的主要建设者,要成为高素质人才,首先必须成为合格公民,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和首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将国际化教育视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俄罗斯自上世纪90年代起,通过在国际和国内采取一系列不同层面的政策和相应的行动措施,对其高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革,与国际通行体制相接轨,并将教育服务出口作为联邦教育发展大纲中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从而使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日趋开放及富有竞争力。
Abstract:
Under the 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al organizations regar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ince the 1990s,Russia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at different levels both abroad and at home,carried out re-forms in the system of training advanced talents,geared in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given priority to ex-porting educational service in the program of fed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As a result,higher education in Russia has become more open and competitive.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进行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这也是其建立独立的教育评价系统的第一步。从其改革的背景、目的和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我们的启示几个方面对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进行介绍,希望通过介绍俄罗斯的国家统一考试制度对我国的高考改革能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实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收费制度的实行则引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和新的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高等教育收费理论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与完善的逻辑起点和重要诱因。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则蕴藏着这两大理论科学内涵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是指“自主的调节学习”,是学生以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技巧的反馈为基础,选择和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获得渴望的学习结果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教学的不断改进,运用英语演讲的机会越来越多,各类英语演讲活动愈来愈频繁,英语演讲已作为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体现。在此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探索出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演讲课程体系,开展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