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武平 《宁夏教育》2006,(10):12-14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力量,其核心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由全校成员共同创造并认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展。学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办学方向和教育教学行为,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优秀的学校文化体现为一种氛围、一种理想、一种特色、—种品质、一种形象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意识是公民作为国家和公民社会成员的一种主体意识,包括公民身份认同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学校教育营造校园公民生活氛围,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教育过度"现象。家庭教育和媒体舆论也要发挥正面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事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构建学校文化 实施人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团 《吉林教育》2005,(11):6-7
一、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学校这个特定区域内的环境氛围,是其每一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其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总和,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整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朱小萍 《上海教育》2009,(13):59-59
要让园本教研达到预设目标,既需要个人才智,更需要团队智慧。作为园长,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在教研活动中转换角色,构建和谐关系,用心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让参与教研的每一位成员都发挥主体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文化影响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传统、作风、团体氛围和群体士气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并由个体自觉地传播,从而更加强化并形成“势力”。而学校文化的行为实践,主要通过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来达到德育目的,而不是通过生硬的说教或灌输,它寓于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6.
文化影响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传统、作风、团体氛围和群体士气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并由个体自觉地传播,从而更加强化并形成"势力".而学校文化的行为实践,主要通过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来达到德育目的,而不是通过生硬的说教或灌输,它寓于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朱永新 《山东教育》2005,(14):62-63
(一)中国的教育缺服务意识。我们的学校应当养成一种服务意识,要从每一个老师到他的课堂,每一个校长到他的教师,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到他们的学校,彼此都要强化教育服务,这个强化的历程,才能真正感受到温暖,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教育受欢迎。教育应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实际上,我们没有做到。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观念,没有这样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中,理论家们都十分重视对人类需要的研究,认为需要是推动行为的最深层的根本动力,主张利用人们渴望需要得到满足的心理,去诱发人的行为,以完成组织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都有其自身的需要,并且总是在为满足需要而坚持不懈的努力。作为社会成员中的教师也毫不例外,他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动力源泉。在管理中,要使组织成员产生积极的组织行为,可以根据组织成员的需要来设置某些目标,通过目标导向使成员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需要和动机,并产生相应的组织行为,这就是管理活动中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孩子有一个诗意的童年,让老师有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让生活在学校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一种诗意的生活氛围,儿童诗的研究与推进一定能让我们实现这样的憧憬。  相似文献   

10.
从引发学校组织成员行为的角度看,影响学校组织效能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学校组织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个人特征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需要和行为潜能,学校小环境中的组织目标为成员行为指明了方向,社会大环境则影响着成员的行为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学校组织赖以增效的至关重要的“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究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我校教研工作组织实践中,我发现,倡导校园文化的教研行为,或者说让我们的教研活动具有更多的校园文化属性,无论是对推进教研活动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为它能让教师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完成这一工作。一、校园文化中的教研活动校园文化是学校中的一种群体文化氛围,文化行为主体由学生和教师两部分组成。无论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否浓郁,我们都能从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行为中找到教学研究活动的成分。比如看一些教育理论书籍;会议中提到国家的教育形…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探索求真的乐园。一个好的图书馆,能让年轻的学子们心情激荡、神采飞扬,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圣、一种诗意、一种魅力。这样的氛围不但在于它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表现在图书馆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本书、每一件物品,甚至每一面墙壁。多年来,我从事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思考,也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试论教师集体中的团队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学校教师集体中存在阻碍团队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需要教师团队内部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协作,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以培养教师集体中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关键在于营造一种宽容的教育氛围,学校才有创新的教育空间,教师才有创新的教育手段,学生才有创新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旨在营造一种团队成员“人人向上、主动学习研究,人人获得发展和提高”的新型学校教研文化。校本教研制度倡导并提出能够促使每一个教师的教研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要求,通过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引起每一位教师教研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最终形成对制度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6.
班风培养琐议丁玲班风集中体现着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状态,它是集体意识、集体态度、集体情绪和人际关系状态的综合反映。它的存在不仅给集体生活染上了一层特有的色彩,而且也影响着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心理与行为。良好的班级风气是一种潜在...  相似文献   

17.
蒋华珍 《考试周刊》2011,(22):62-6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重求异思维,启发学生想象,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同类文化意识是一个群体成员互动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而一个学校的校风就是同类文化意识的体现。合并重组的新建高等学校在其新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推动新学校文化的整合发展,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新学校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规范标准,加强合并前各学校间文化的融合,就应加强新学校同类文化意识的建设。因为它是缓解矛盾、凝聚人心、加快融合、推进发展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良好校风的塑造广东张平成人业余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应如何适应自身的需要和形势发展的要求,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作为学校管理手段之一的良好校风塑造的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一)校风,亦即学校风气,是在学校成员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特...  相似文献   

20.
学校气氛的内容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进每所学校,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学校的硬环境文化,如果再深入一步就可感受到学校软环境文化的气息,这就是学校气氛.学校气氛又称学校组织气候、学校组织氛围、学校组织社会心理、学校组织风气、学校组织精神,乃至学校组织文化。它是一个学校组织内部的、被组织成员亲身体验的、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和组织绩效的组织特征和属性。它既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特性(因为组织结构的基本功能就是建立人们相互作用的模式以完成组织任务),又包括学校组织行为和关系。如有的学校,教师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相处融洽、无拘无束,教师们显得精明能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