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艳  邓洪 《西藏教育》2010,(10):51-53
对高校职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从最初的单一教学职能到现在的职能多元化。创业型大学的产生正是这种认识发展变化的产物,而威斯康星思想的产生,促进了创业型大学的形成。本文试图分析高校职能观对现代大学发展方向的影响,了解美国的创业型大学,理清为社会服务高校职能对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影响,期待为我国的高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下半叶,部分美国研究型大学突破大学的传统职能,向为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创业型大学转变。美国创业型大学以发展高科技、孵化新产业为目的,以创新和开放的积极姿态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关系,进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分析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内涵、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特征,便于我们了解创业型大学对知识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创业型大学与营利性大学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兴起的两种新型的教育机构,二者既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从组织性质、产生背景、大学职能、办学目的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两类大学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指出了二者的共同之处:对“额外收入”或“利润”的追求以及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创业型大学模式为我国公立高校中具备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实践范式,而营利性大学模式则启示我国应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创新创业型高校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进行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探索,然而,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创业型大学建设仍未取得明显的成效.解读创业型大学建设与高校经营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讨论目前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建议通过强化经营意识、实现组织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拓宽高校职能、树立创业理念等路径,提升五项经营能力,为我国部分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立创业型大学——来自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回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已经由社会的边缘组织转变为经济社会的轴心机构,在实现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平衡社会外部需求与自身发展,一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正在调整其传统的职能,一种新的大学发展模式——创业型大学日渐崛起。分析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崛起的动力机制和典型特征,使我们认识到创业型大学对知识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创建创业型大学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更是时代前进的需要.作为高校教育体系当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应该顺应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迅速转变教学思想,确立实用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灵活多元的大学语文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转变思想,提高对创业思维的认识,从而最终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7.
美国创业型大学的产生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创业日益成为一些研究型大学竞争的路径,美国许多著名大学经过一系列的组织转型和内部变革,形成了一种全新发展模式一创业型大学。这使得大学在新世纪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而它的产生发展必定在现阶段对我国大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西方创业型大学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发展、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为当前我国面临同样处境的高校培育创业型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大学,也是创业型大学的典型代表,被誉为"西部哈佛"。它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变革,走向了创业型大学的道路,同时也使其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成为一所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通过回顾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创建一流大学提出了一流的发展理念、清晰的目标定位、卓越的学术追求和完善的内部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学型大学在科研方面与研究型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着明显差距,教学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科研作为高校的另一基本职能,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探讨制约、影响教学型大学科研发展的主要问题,浅析促进这类大学科研工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的创业型大学:国际视野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型大学以创业人才培养为基本任务,注重开展具有商用价值的科研活动,积极创办衍生高新科技企业,并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拓展为大学的新职能。本文在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创业型大学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对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探讨了创业型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大学创建创业型大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下半叶,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在国际上宣告产生。创业型大学所具有的高创业率不仅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不足的现状,还可以促进大学产生的研究成果更高效地与企业结合,有助于我国更有效地进行经济转型。然而,在国内各全日制高校纷纷以综合性大学、研究性大学为发展方向的情况下,中国存在创业型大学这种大学模式吗?文章把国内学生创业率最高的学校与国际公认的创业型大学的特征进行对比,探究它们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试图找到创业型大学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的大学形式.一些研究型大学在积极回应发展变化的境遇中,从学术型科学共同体走向创业型科学共同体,从学术人文主义转向学术资本主义,从区域创新的边缘者转向主体者,呈现创业型大学的特征.目标链、结构链、过程链、平台链构成的立体化网络式结构是其变革为创业型大学的要件.  相似文献   

14.
创业型大学,即将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融于一体的大学,亦即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倡导创业职能、积极推动学术资本转化的大学。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类型定位,既是对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有效回应,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人才与实现成果转化是其两个着力点。当前,国内众多高校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路径上,进行了努力探索与深入实践。不过,中国要建设诸如斯坦福、麻省理工以及沃里克这样的创业型大学,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创业型大学既延续了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又对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使大学功能得到了深化和拓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建设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文化可以成为助推器.大学创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精神,它具有以市场为导向、鼓励经世济用,宽容和理解失败,倡导社会责任等内涵.高校要从创业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活动体系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深入推动大学创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实现地方高校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了创业型大学的内涵;讨论了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色;总结了地方高校转变为创业型大学的必要性;接下来,讨论了地方高校转变为创业型大学的必要条件;研究了地方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陆芳 《文教资料》2013,(2):127-128
20世纪后期,美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将自身的发展嵌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开创了一种新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本文通过分析梳理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并结合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若干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美研究型大学R&D经费与"创业性"表现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R&D经费与"创业性"表现后发现:与美国比较相似,我国R&D经费投入集中于少数重点研究型大学,这些重点研究型大学的创业能力也较其他层次高校突出,我国研究型大学R&D经费投入来源上并不单一,但政府和企业在R&D经费投入绝对量上还远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我国研究型大学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创业能力上距离较小,在各项指标上均明显超过了同等级美国研究型大学,我国重点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性"表现也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研究型大学(特别是重点研究型大学)的R&D经费投入,高校自身也应不断拓宽R&的经费来源与数量;进一步加大官产学的合作力度,不断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创业型大学的诞生和发展,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趋势。实施创业型大学战略,科学地选择从传统高校向创业型高校转型的正确路径,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创业型大学的相关理论,提出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业型大学的高校组织转型障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日益成为许多中国高校关注的议题。目前对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已非常多,但大都基于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地区研究型大学的实践。在学术资本化的趋势下,大学身份障碍、政府职能障碍、员工认知障碍已成为中国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进行组织转型的三大难题。从创业型大学的性质看,这种组织转型不应囿于研究型大学而应呈现大学身份的多样性;政府应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并积极出台政策引导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大学内部员工即教师需要跨越认知障碍,积极获取多样性身份,从而使"学术企业家"更具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