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李之俊 《体育科研》2005,26(5):66-69
次最大强度训练对经过长期训练的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提高作用甚少。研究发现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HIT)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但是,关于高水平耐力运动员 HIT 的相关生理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相关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强度间歇运动骨骼肌分子适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强度间歇运动可能代表一个独特的运动方式,充分认识大强度间歇运动诱导骨骼肌分子适应机制非常助于制定相关的训练方法。大强度间歇运动特征为短暂的间歇性肌肉收缩。当前研究表明大强度间歇运动诱导骨骼肌的表型变化可能和传统耐力训练一致。但不同运动方式激活信号途径可能存在信号间交互方式、前反馈和后反馈调节等。因此,尚需大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大强度间歇训练广泛的应用于大众健身和运动减肥领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总结了HIIT对肥胖人群的干预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相比,HIIT提高运动效率;增强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抑制食欲,控制体重方面更具有优势;(2) HIIT与MICT在体重、BMI、Fat%、腰臀比方面具有相似的运动效果,但HIIT能降低内脏脂肪含量,而中低强度持续训练却无此效果;(3) HIIT能改善心肺耐力,显著提高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4.
重复训练法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不仅用于田径、游泳等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中,也可用于球类等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中。但是,两者无论在练习的运动强度上,还是在练习的间歇上都截然不同。重复训练法在练习强度上需要严格掌控,即每个练习都按预定强度进行,对练习的间歇时间不作严格要求。而间歇训练法对练习强度的要求不严格,却要严格掌控练习的间歇时间,到预定的时间就要求队员立即进入下一个练习。因此,重复训练法主要用于提高速度性和速度性力量,而间歇训练法则多用于提高无氧和有氧耐力。本文主要介绍重复训练法在运动训练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400米跑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关键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训练经验,提出了一般性间歇训练,大强度间歇训练和反复跑练习方法以提高4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6.
一、有氧耐力练习中的误区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总会把间歇训练法与无氧耐力或速度耐力等高强度训练联系在一起。而往往会忽略其在有氧耐力训练中的作用。如果能灵活地调节练习的距离、强度及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等间歇训练的外控因素,就能够运用到不同种类的耐力训练中去。根据外控因素可将间歇训练法具体细分为:小强度间歇  相似文献   

7.
张勇  李之俊 《体育学刊》2005,12(5):111-114
就高水平耐力自行车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最优化的研究加以总结和展望.高水平自行车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优化的研究主要涉及训练强度、持续时间、组数,间歇恢复形式(主动或被动)、间歇恢复时间,踏车节奏和成绩模型.这些变量需要根据训练时期、训练状态、个体身体反应来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8.
周期性耐力项目训练负荷的生物学基础是不同运动方式的能量供应和能量利用特征。随着对能量代谢特征认识的深入,有氧训练对周期性耐力项目的重要性逐渐达成共识,无氧训练在周期性耐力项目中的受关注度逐渐增加。有氧训练以低强度持续训练为主,无氧训练更加关注高强度间歇训练。  相似文献   

9.
CBA篮球联赛前期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职业男子篮球赛期间运动员的力量水平下降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力量训练法,结合速度耐力的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肌肉围度、肌肉抗疲劳的能力和比赛力量水平的提高和保持。在长时间连续的比赛中,间歇力量训练法较传统力量塔式训练法、强度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男子400m运动员间歇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严格实施 30 0m× 4m(次间间歇递减 )× 3组 (组间间歇递增 )的间歇跑和分析运行员实验前后运动成绩、心率恢复指数、血乳酸的变化 ,结果表明 :次间间歇递减和组间间歇递增更能深度刺激机体抗乳酸能力 ,对 40 0m运动员速度耐力有较大影响。旨在为提高我国男子 40 0m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男子400m运动员间歇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严格实施 30 0m× 4次 (次间间歇递减 )× 3组 (组间间歇递增 )的间歇跑训练 ,分析了运动员实验前后运动成绩、心率恢复指数、血乳酸的变化 ,结果表明 :次间间歇递减和组间间歇递增能深度刺激机体抗乳酸能力 ,对 4 0 0m运动员速度耐力有较大影响。旨在为提高我国男子 4 0 0m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训练方式对大鼠心脏肥大的作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鼠强制游泳的方法,研究了高强度间歇训练与耐力性持续训练对心脏重量及心重/体重比率的影响。6周训练后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脏重量影响较小;耐力性训练致心脏绝对质量明显增加,其增大程度对运动持续时间有较大的依赖性。实验结果还显示,两训练组雌鼠的心重/体重比率均高于同组雄鼠。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外对高强性间歇训练法的运用和研究较多,但国内速滑界对高强度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黑龙江省队的速滑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实验,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期提高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对有氧耐力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是发展运动员机体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比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从比赛中心率和跑动特点看我国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状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长时间无规律的包含高、中、低三种强度的间歇运动。鉴此,只有在提高有氧耐力的基础上,通过间歇训练发展运动员的无氧能力,特别是无氧非乳酸能力,才会更有效地改善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状况。正确运用间歇训练法的关键是控制好练习的时间和间歇时间两个要素。以最大能力完成5~30秒练习,间歇0.5~5分钟,有助于无氧非乳酸能力提高;以次最大能力完成30~90秒练习,间歇30~90秒,有助于提高无氧乳酸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最大耗氧量速度(vO2max)作为中长跑训练的一个强度指标可以有效地用来制定中长跑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的训练计划和评定日常的训练效果.研究目的:通过4周vO2max强度的间歇训练和持续跑训练的实效性研究,首先是验证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对于提高受试者的有氧耐力方面是否优于持续跑训练;其次来评价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跑30/15组与15/15组在4周训练后对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和3 000 m跑成绩的效果优劣.研究方法:男性田径运动员18名,随机分成3组:1)40 min70%vO2max持续跑训练组(A组);2)间歇跑15/15训练组(B组);3)间歇跑30/15训练组(C组).训练前、后测试指标:vO2max、O2max、3 000 m成绩测定.研究结果:1)O2max:间歇跑组(B组和C组)训练前、后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A组训练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2)vO2max:间歇跑组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的的提高(P<0.01),而A组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4)3 000 m跑成绩:C组训练前后有非常显著性的升高(P<0.01),A组和B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用vO2max作为强度指标进行中长跑训练,在受试者有氧能力的改善和3 000 m跑成绩的提高上,间歇训练优于持续跑训练,尤其是30/15组间歇跑训练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刘蓉 《体育师友》2003,(1):22-23
1 问题的提出 广泛间歇训练法是用来发展一般耐力的,即提高持续的有氧工作能力的最佳方法。广泛间歇训练包括持续的变速跑练习,如果训练安排得当,能使运动员具备高水平的有氧耐力能力。这是关于跑的项目的运动  相似文献   

17.
最大耗氧量速度(vV.O2max)作为中长跑训练的一个强度指标可以有效地用来制定中长跑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的训练计划和评定日常的训练效果。研究目的:通过4周vV.O2max强度的间歇训练和持续跑训练的实效性研究,首先是验证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对于提高受试者的有氧耐力方面是否优于持续跑训练;其次来评价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跑30/15组与15/15组在4周训练后对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和3000m跑成绩的效果优劣。研究方法:男性田径运动员18名,随机分成3组:1)40min70%v.VO2max持续跑训练组(A组);2)间歇跑15/15训练组(B组);3)间歇跑30/15训练组(C组)。训练前、后测试指标:vV.O2max、V.O2max、3000m成绩测定。研究结果:1).VO2max:间歇跑组(B组和C组)训练前、后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A组训练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2)vV.O2max:间歇跑组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的的提高(P<0.01),而A组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4)3000m跑成绩:C组训练前后有非常显著性的升高(P<0.01),A组和B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用vV.O...  相似文献   

18.
不同训练方式对大鼠心脏肥大的作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辉  王兆丽 《体育科学》2003,23(2):134-136
采用大鼠强制游泳的方法,研究了高强度间歇训练与耐力性持续训练对心脏重量及心重/体重比率的影响。6周训练后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脏重量影响较小;耐力性训练致心脏绝对质量明显增加,其增大程度对运动持续时间有较大的依赖性。实验结果不显示,两训练组雌鼠的心重/体重比率均高于同组雄鼠。  相似文献   

19.
YO-YO间歇耐力测试和YO-YO间恢复测试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评价足球专项耐力的方法,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综述其用于评价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的有效性、敏感性及可重复性,以供足球训练参考.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YO-YO间歇耐力测试主要用于评价运动员在长时间间歇运动中反复进行大强度运动的能力,但相关实验研究较少.而YO-YO间歇恢复测试对于评价足球运动员反复高强度冲刺中的恢复能力有效性较好,并具较好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0.
论力量训练组间的间歇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理调控力量训练组间的间歇时间,有利于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肥大程度和爆发力,这是力量训练、体能训练中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