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田峰  尹玉吉 《编辑学报》2013,25(3):211-213
学术期刊是综合还是专业,是随学科发展规律而变化的;因为科学是本,期刊是末。从世界学术期刊发展史看,综合性最先出现且不乏优秀者。所谓的专业学术期刊,本质上也是综合性的。综合性不代表落后,事实恰恰相反。科学作为内容必须为王,期刊作为形式必须服从科学内容,不能在综合性还是专业性上过多纠缠。  相似文献   

2.
王素 《编辑学报》1990,2(2):83-87
从整体而言,期刊因其属性的近似,它们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这种联系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更深层的理解与思考。作为系统科学,任何期刊都处于纵横交错的复杂联系之中,形成网络结构。这种联系实际上是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交流行为。尽管期刊的联系有其共同基础,但它是错综复杂的,表现为多元化、交叉型、双向性和选择性等特点。期刊的整体联系,大于其纵横联系之和,结构上整体联系是纵横联系的空间构合。期刊相互联系可以增强它们的整体效应,可以提高期刊质量,促进其标准化、规范化,可以提高编辑人员的水平和锤炼编辑队伍,并可以促进期刊的理论建设,对传播学和编辑学的建立和发展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3.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present modern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he automatization of the full cycle of electronic scientific journal creation and publishing.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open-access journal systems are shown. The choice of the Open Journal System (OJS) as the platform for creating an electronic base of scientific journals is substantiated.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structure of an electronic scientific journal-management system and describe the features of its implement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ilot system of the e-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Tatarstan.  相似文献   

4.
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效益产生和建立品牌期刊中发挥的作用。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始终站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推动着科学技术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是科技期刊运作的主体,是期刊的核心。编辑在履行办刊宗旨、维护期刊学术地位、保证编辑出版质量、扩大期刊发行以及开展经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作为智库研究成果的传播平台,应该加快转变自身的功能定位,并逐步探索建设智库期刊的成长之路.本文在分析新型智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术期刊在知识引领方面的严谨性、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引入智库期刊的概念.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术期刊不仅要发挥学术传播、交流、评价和引领的作用,更要实现服务于智库发展的功能.通过开设智库专栏、提高选题系统性、承接国家研究项目、加强期刊与期刊以及期刊与智库间的交流合作等方法,学术期刊可以逐步实现服务于智库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科技论文发表费收取的合理性及其规范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赵大良  颜帅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06,18(4):249-251
从学术研究和论文出版的公益性、国际惯例和科研经费转移支付的角度,论述学术期刊收取论文发表费的合理性,提出了发表费收取的录用与收费分离、科研经费支付、用途特定和稿费不抵等4条原则.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发表费的存废,而在于国家、社会、学术期刊和科研单位是否承担起各自的社会义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术期刊出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的媒介和传播最新科技信息的载体。提高质量是办好期刊的中心环节,而对期刊质量的评价则是促进提高期刊水平的重要手段。作者指出,客观反映是科技期刊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鉴于期刊门类多,涉及面广,故必须按学术类(包括学报及通报)及技术类分别从科技期刊所起的作用、内容及形式等客观反映去衡量评定其质量高低。以《化工学报》为例,结合作者的反馈信息体现出该刊论文所起作用,并通过联机检索得悉美国《化学文摘》(CA)对该刊的选摘率高达93%以上,体现出其内容是优质的。另参考国外同类学报对比中找差距。明确改进目标。此外,出版、印刷行业评比为优质书刊,则是编辑和印刷装帧水平的客观体现。  相似文献   

8.
林章碧 《编辑学报》2021,33(1):114-118
通过分析国外综合开放存取(OA)期刊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创办OA期刊提供借鉴.以《PLoS One》和《Scientific Reports》为例,分析国外大型综合OA期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创办同类型OA期刊的意义,并提出3种运作模式.我国创办大型综合OA期刊可缓解国内期刊资源不足与发表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确保科技首发权、减少科研经费外流、培养良好的学术风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3种不同的运作模式:纯商业、公立型和混合型,并设立相应OA期刊的管委会,为期刊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我国应吸取国外综合性OA期刊的经验和教训,将期刊质量放在首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综合OA期刊的多模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8,30(6):610-612
利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科学论文的获取、分享与传播已成为当前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为此研究社交网络对科技期刊国际传播的影响。利用Elsevier数据库整合的替代计量学指标PlumX,分析PlumX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及其学术特征。基于《中国天然药物》单刊及药理学/毒理学学科分析,均发现高被引论文的PlumX评分显著高于低被引论文,且学科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和PlumX评分呈正相关,此外,高质量的综述和国际论文更易获得社交网络关注。研究结果发现PlumX指标能够对单篇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快速评价,非国际权威期刊中的热点论文也可能获得较高关注,指出英文科技期刊应重视约组社交网络平台发达和应用广泛的相关主流国家优秀稿件,合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有助于获得较高的PlumX评分,进而提升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40,自引:13,他引:40  
任胜利 《编辑学报》2005,17(6):393-395
总结中国科技期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所资助期刊的追踪分析,认为单纯的经费资助不能有效地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及其在国际科学界的学术影响力,并认为期刊声誉、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期刊的规模和期刊的国际化要素等是精品科技期刊评价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将来对精品科技期刊的培育与支持应该充分结合我国科技期刊的客观实际,注重在期刊的运行机制、编辑人才培养、国际性期刊的编辑与管理理念等方面对我国的精品期刊给予帮助和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1.
郭华  齐淑娟 《编辑学报》2017,29(5):446-447
目前,科技期刊中还普遍存在着科技名词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一些作者偏爱使用科技名词的简称、缩写及习惯用语,而科技期刊编辑也未能正确地修改不规范的科技名词.针对科技期刊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它们的成因及危害,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该重视科技名词的规范化使用,增强编辑学习科技名词的自觉性,提高科技期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集群化是当今世界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态势,是期刊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梳理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项目试点单位的刊群建设和数字化平台建设情况,总结试点单位集群化发展实践经验,分析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突破属地管理制度、倾斜支持创办新刊、加强资金支持试点单位、办刊人才建设政策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栏目设置是总体设计的一个项目,它可使文稿编排从无序到有序。其目的是便于编辑、检索和阅读。学报类期刊栏目较少;科普类栏目偏重于趣味性;技术类期刊栏目可有多样,如有的按文章属性、有的按内容、或读者对象、或目的、或作者身分分栏。设置栏目要求:突出个性,相对稳定,内涵明确。栏目应界限分明,栏内文章要与栏目适合。论著栏内的文章要有所前进、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杨郁霞 《编辑学报》2018,30(2):141-144
实行优先数字出版对于作者、读者、期刊出版方及国家科研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诸多乱象.对优先数字出版的认识不足、期刊出版方的管理制度不严、数据库的监管不严及行业标准的缺失是造成乱象的根源.期刊出版方在规范优先数字出版方面需要明确4 个要素: 概念、DOI 认证、版本的设置和优先出版文献的规范引用.此外,期刊出版方、数据库方和管理方应充分发挥自身力量推动优先数字出版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对高校学报办刊理念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对现阶段高校学报的办刊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了评估体系中基础建设条件、环境资源条件、出版能力、经营能力等4个板块的指标对期刊生存和发展的要求。认为期刊的合理定位、规模、效益等要求高校学报办刊理念具有规范性、经济性、有效性及开放性,期刊编辑尤其是学报编辑办刊理念转变的必要性表现在规范办刊行为、注重办刊过程的经济性、提高科技期刊的各种效益,以及创造条件使期刊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上海高等学校学报办刊现状与管理模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沈志宏  陈华  李锋  张小白 《编辑学报》2002,14(4):285-287
为了了解上海高校学报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有利于学报发展的最佳管理模式.根据教育部文件<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精神拟定调查问卷,对有效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被统计分析的22家学报中:均被国内外有关检索系统收录,但仅1家进入SCI系统(扩大版);由主管校长领导的仅2家;设专职主编的仅2家;人员缺编10家;办刊经费≤1.5万元/期的13家,不由学校拨款的1家.主要影响因素为领导重视不够,缺少政策性支持,现行管理体制与学报发展不相适应.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报处于封闭式关门办刊和被动办刊状态.认为应真正实行直属主管校长领导、对"外"开放、独立建制的主编负责制,并积极尝试分专业联合办刊,逐步向实体的法人制企业化管理过渡.  相似文献   

17.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张惠民 《编辑学报》2004,16(4):276-278
中国高校学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系统 ,学报的综合性、内向性和“一校一刊”模式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学术基础 ,目前情况下仍难以改变。对于改变学报属性的重大改革 ,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 ,由教育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共同协商 ,建立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在大的改革行动上同步发展。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 ,当前必须加强学报工作 ,强化学报功能 ,明确目标 ,合理定位 ,分层次办好各级各类学报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约稿技巧和程序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燕萍 《编辑学报》2015,27(3):264-265
优质稿件是医学期刊质量的保证.自由投稿上门与期刊的发展已难协调,主动约稿是获得优质稿件、提高期刊影响力的有效办法.文章总结《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英文版)多年约稿经验,为编辑同行约稿提供一些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19.
探讨科技学术期刊的多元社会功能,通过实例论证科技学术期刊设立科普、人文、时评等内容,实现多元化社会功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问题的层次分析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层次划分:第1层次为高校学报问题,第2层次为社会化科技期刊问题,第3层次为市场化科技期刊问题.按层次对学报问题进行了相互制约关系分析,提出了以建立学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改革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