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选取SSCI和A&H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2000—2021年的公众文化素养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利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方法,从时间分布、学科分布、核心作者、核心机构等方面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国外公众文化素养领域研究现状呈现文献数量增速加快,学科交叉特征显著,缺乏持续深入研究,合作创新有待加强的特点,研究热点为信息素养、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研究趋势为媒体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和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2.
杨行 《图书馆学刊》2011,(8):131-134
以CSSCI(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来源刊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8-2009年国内有关信息素养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发表年代分布、基金项目情况、期刊分布、高产作者及合著情况、高产机构、关键词频次分布情况;结合关键词频次和相关论文的摘要及主要内容,总结近12年来我国信息素养研究现状和热点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素养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梳理30年来信息素养领域研究的演进路径,揭示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将1983—2009年SCI,SSCI,CPCI-S,CPCI-SSH数据库中收录的主题为"信息素养"的全部论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绘制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析出信息素养演进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文献;并应用关键词聚类和膨胀词探测功能分析了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发现6篇关键节点文献很好地展示了信息素养领域研究的演进路径,2个明显的聚类以及5个突现词表征了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因此得出结论:因特网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是目前信息素养的两个主流研究领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是该领域的学科研究范式。老年人、公共卫生、循证决策和乳腺癌等对象或领域是信息素养的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诸多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可操性等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科学地确立相关指标权重,对广州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通过更为宏观、客观的定量及定性研究结果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改进、信息素养与其他领域交叉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字环境下,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占了很大比例.但是,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致使图书馆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分析了数字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较低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和提高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信息素养定义与内涵、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和实践、信息素养与文献信息机构的关系、信息素养与图书情报领域热点问题的相关性研究4个方面对十年间信息素养研究论文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信息素养研究的重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在分析慕课及其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慕课发展的整体状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慕课的建设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与重视,开设大学生信息素养系列慕课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吴帼帼 《情报工程》2023,(1):92-101
[目的 /意义]信息素养与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探究信息素养的发展脉络和研究主题分布以及演化关系,对促进信息素养培育发展以及指导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方法 /过程]基于近五年SCI、SSCI中的信息素养相关研究数据集合,使用LDA模型挖掘各个年代下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以及主题间的演化规律,与此同时基于替代计量学指标找到近五年高社会影响力的具体文章。[局限]未将信息素养相关的中文期刊文献等数据包含其中。[结果 /结论 ]近五年信息素养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素养、学术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数字数据素养、虚假信息以及健康素养等方面。且主题之间相似度较高,主题衍生关系和延续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谢婷  马莉 《晋图学刊》2011,(2):91-95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梳理了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现状,归纳了当前研究的特点,指出未来研究中应重视信息素养政策研究、信息通晓研究及加强研究的具体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迭代发展使数据环境异常复杂,高校学习、科研等各层面都充斥着海量数据,提升信息素养有助于大学生快速、精准获取和利用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的集合地,应主动承担起培养责任,革新理念,优化方法,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空间和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现实需求,阐述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要素,建立了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机理模型。围绕信息检索课程构建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性培育模式,着重对该模式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97-2006年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论文的主题,包括: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图书馆的关系、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信息素质教育的创新及其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走势.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良好的信息素养将是大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信息素养教育基地的高校图书馆,要针对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缺失,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基于Web的信息素养教育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育手段。高校适用的信息素养教育网站的研发、推广与改进,已成为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方面。基于广泛的实证调查研究,结合已有信息素养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开发设计出一个基于通用网络技术和综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实用信息素养教育平台——E-INFOLIT,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切实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Information literacy (I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should adequately prepare students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guide them toward becoming informed and responsible citizens.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IL frameworks and tests are only partially aligned with the IL curricula in Slovenia. Therefore, a new IL framework for secondary education, consisting of seven IL standards and twen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was proposed together with two new assessment instruments (e.g. a multiple choice test and a self-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tested, namely first-year secondary students and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latter, before taking any university IL courses, were found to be more successful in all subject areas of the test, which could inter alia indicate a positive influenc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on IL. Both student groups were the weakest in information search, followed by information evaluation and knowledge of legal/ethical issue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less aware of their deficient search skills. The item analysis emphasized the need to put more educational efforts and practical examples into the teaching of IL topics where both groups were found deficient.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基于Web的信息素养教育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育手段。高校适用的信息素养教育网站的研发、推广与改进,已成为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方面。基于广泛的实证调查研究,结合已有信息素养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开发设计出一个基于通用网络技术和综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实用信息素养教育平台---“E-INFOLIT”,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切实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的解读,深入挖掘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必要性,分析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指引正确方向。[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内容框架、背景框架、测评对象、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论]研究得出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为国内外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更加关注信息素养背景信息,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领域而不仅是工具,推动了各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琴玲  谭旻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2):139-146
[目的/意义] 调研国内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展,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支撑学校"双一流"战略与国际化建设的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面向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的91所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对其下属图书馆的104名馆员和上海交通大学的20名留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优势、不足和应对策略。[结果/结论] 中国半数以上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教学实践呈现出授课人员与师资多样化、教学类型与内容多维化、教学方法与语言多元化等特点,存在对留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实践有待加强、授课人员队伍严重缺乏、教学效果尚需提升等问题,可通过加强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夯实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馆员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新型教学方法运用等对策来改善。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定位和功能面临着重大转变。高校图书馆馆员同时承担基础业务和教学科研的现状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如时间精力分配的矛盾、岗位设置的缺失、教学科研的非专业化等,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高校图书馆的定位不清和岗位不明。因而,亟需探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架构体系。在调研国内主要高校图书馆的部门和机构设置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考察,对高校图书馆向教学科研转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在继续完善传统业务部门,从事图书馆主要服务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可以设立信息素养教研部,从事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成立研究支持部,从事学科专业的信息情报研究,为师生提供学科化知识服务。总之,高校图书馆应兼顾并重,在为全校师生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同时,努力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科研究支持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打造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图书馆架构和人员岗位配置体系,努力推动高校图书馆向教学科研机构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