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少数民族体育法规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少数民族体育法规建设中有关少数民族体育法规太少;地方性体育立法忽视了少数民族体育自身的内容;少数民族体育法规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广泛等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立法建设,立足于民族地区实际,细化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法规,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法规宣传等对策,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法,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视角,运用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价值与意义,并针对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状和困境,提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实现路径:注重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保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生态平衡”;挖掘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意义空间”;拓展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时空范围”。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阐述了文化生态学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内涵和层次,对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构想,对维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平衡和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体育是族人认知水平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呼应的一种历史文化形态,而族人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作为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根本动因在逐渐改变的过程中致使少数民族体育的本相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进一步理清少数民族体育的起源与发展问题,运用文献资料、例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阐述远古时期少数民族体育多元化本相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变迁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体育拥有种族繁衍、宗教信仰、族争训练、生活方式等多元化的本相,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体育的本相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呈现出向商业利益、休闲娱乐、文化习俗和正规竞技发展的多样化趋势。对研究少数民族体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SWOT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产业化现状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并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体育在产业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产业化的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状况进行研究,旨在了解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和工作压力来源,以期引起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关注,并为相关部门制定缓解少数民族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目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主要表现为较高的情绪衰竭和较低的个人成就感。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在工作中感受到较高的来自科研、职业期望及自我发展的压力,同时还感受到相当程度的来自工作因素、组织气氛及学生因素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化趋势的出现、相关论文两个方面,对几年来西北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成果作了梳理,认为:近年来国内西北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未来的西北少数民族体育研究中,应当拓展研究对象、拉长研究时段,开展具有批评性的讨论,加强微观和比较研究,研究机构和队伍也需进一步壮大,以深化西北少数民族体育研究。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新疆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概况、内涵与特征、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新疆自治区被列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原生活态性、民族地域性、民俗依附性、群体认同性.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是: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限性;缺少长远的定位与规划;传承主体的缺位;缺少评估与反馈机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传承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与管理;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形成法律化和制度化;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人的保护与关注;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当地民众等相关利益者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决策集合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博弈有关,开发的核心是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开发企业因受到当地民众的社会监督而增加自己的成本,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成本则降低,最终推动企业对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实行生态开发.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相应的法律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道德约束和监督机制,以实现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基础建设构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在对国家政策、重庆所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以及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的构想,旨在为整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分析法,探索民族体育文化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传播与发展之路,从社会学、文化学和历史学视角,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表征脉络进行梳理,回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表征经历了原始期、源远流长期、危机存亡期和勃兴期;民族体育文化在表征文化形态上经历了自然体育文化形态、亚体育文化形态和独立体育文化形态。指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改造和创新,使民族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民族体育产业进行研究,认为民族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在现实中处于边缘地位;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具有显著的政治效应,是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应加快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同时归纳出我国民族体育产业的六点特征:非均衡性、边缘性、文化性、关联性、地域性和低碳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契机和意义,对制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以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为切入点,对举办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旨在弘扬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促进民族体育文化建设,激发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研究热情,探索民族体育赛事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举办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省市和相关部门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在高校场域内传播具有应然性,主要表现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驱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需要、民族体育文化特征导向、全球化发展使然等动机。基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外部因素与自身文化特质不利等内部因素的双重冲击,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在高校场域的传播陷入瓶颈期,利用内外因的辩证分析法,从民族体育文化自身、政府与高校等不同维度寻求突破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主题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化自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主题。基于文化自信视角,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路。困境是:在现实背景上,面临体育全球化商业化的双重逼压;在自身条件上,面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域性与封闭性的制约;在动力基础上,面临传承发展机制的单一性与滞后性。建议:强化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全民健身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辩证、对比分析等方法,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旨在寻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道路与方法。结论:后工业时代人类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及对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强烈渴求,都在呼唤偏重养生、顺应自然、休闲娱乐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性回归。建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传承有赖于民众深层次意识里本土化觉醒,以及教育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归纳等方法,提出体育健康促进的理念并论述其与全民健身的关系,试图将全民健身与健康促进事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体育在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中的功效,以期为健康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于现代的夹缝之中,时代的进步亦即宣告古老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土壤随之消亡,按照西方体育的模式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改造无异于削足适履。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状态与休闲文化不谋而合,其常使人置身于人类童年的嬉戏。休闲问题的中国化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中华民族各具特色、风采各异的传统体育应借助其“天然绿色”、原生态、乡土游乐、自然和谐的价值重获新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借助休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特点,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拓展节庆旅游市场,开展农村休闲体育活动,普及休闲知识,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中国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直接相关。运用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关联的历史语境、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的背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进行分析。在学术界开始转向从人的生存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个体与文化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只有回归到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实践主体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使其重新具有主体性存在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回归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