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意念训练"是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用"意念训练",让学生在学习基本技术的过程中,对技术动作进行意念想象,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通过分析"意念训练"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实验比较的方法,通过在体育教学中的意念训练,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运动技术基础.实验结果证明,意念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素质,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教学效果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摔跤运动要熟练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和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需要,把一般身体素质分为柔韧协调性,力量,速度和耐力。一、柔韧性、协调性训练:柔韧性协调性训练,主要根据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和协调能力。其主要训练方法有:  相似文献   

3.
柔韧协调性训练主要是指根据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关节活动幅度与协调能力。通过训练增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提高其功能和对抗肌之间转换的内协调性。主要方法有:  相似文献   

4.
快速的拳法和腿法是散打比赛取胜的关键。本文采用实验法将28 位受训的青少年队员随机分为负重护具击打训练和不戴任何护具击打训练。实验研究表明:负重护具击打训练可以提高动作的速度,改善和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的稳固性;保护和帮助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长。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896-899
目的通过对普通大学生基本动作模式测试,发现身体运动的局限性,为大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身体功能动作训练、减少运动损伤、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功能动作筛查(FMS),运用SPSS统计分析普通大学生FMS的7个单项动作得分和FMS总分。结果普通大学生躯干稳定性、核心力量和肌肉神经协调性有待提高,完成运动动作模式存在不对称性,表现为力量的不对称性比例高于身体活动范围的不对称性。结论功能性动作筛查可运用到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设计开发"身体运动功能筛查和训练"的体育课程,改善大学生功能动作弱链;加强教师队伍对FMS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知识培训,建设大学生功能性训练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运动表象"在武术基本技术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表明,在武术基本技术训练中应用"运动表象"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动作概念,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并有利于学生武术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发展,对提高武术基本技术训练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叶园园 《新体育》2023,(4):30-32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身体素质的提高,逐渐成为各个学校非常关注的内容。健美操属于体育教学内容,融合了音乐、舞蹈等元素,有着较强的动作表现力,能提高学生们身体的柔韧性,也能让他们更加充满活力。形体训练是健美操的基础,能帮助学生们塑造良好的体态,以便于更好展示各种动作,实现不同动作之间的完美切换,给人以更好的欣赏感受。科学、合理的形体训练教学,对健美操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本文着重探讨形体训练内容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训练是在提高动作表现的任务驱动下,通过训练动作来使运动员的生成特定力量以及神经肌肉协调性的体能训练方法。本文通过对羽毛球运动中膝关节的专项力量要求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出提高膝关节力量的功能性训练动作,以期提高羽毛球运动员膝关节的力量并将动作转化在羽毛球运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体操运动所表现的形体美、动作美、韵律美的艺术效果无不和舞蹈、音乐紧密联系。强化舞蹈、音乐训练,有助于提高体育院系学生的形体素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有助于学生拓展业务范围和延长远动寿命。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武术套路中协调性训练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塑造良好的性格。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青少年武术套路协调性训练的重要意义,之后分别从重视基本动作训练的开展、重视协调训练中对练训练的应用、将舞蹈和音乐融入到青少年的协调性训练当中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青少年武术套路中协调性训练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少年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清 《体育科研》2005,26(2):73-77
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对我国关于少年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对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广泛研究,研究领域可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对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有关理论的研究;二是对一般和从事运动专项的青少年儿童的协调能力的测量与评价方法;三是采用特定的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协调能力。我国应加强运动协调发展的过程和机制的研究,以进一步建立信度和效度的测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体育训练中,掌握和控制好适宜的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运动成绩的关键。而脉搏监测法是确定训练负荷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它对控制学生运动训练负荷,调整运动量、运动强度及密度三者的比例关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月舟 《冰雪运动》2008,30(2):83-85
抗阻训练作为全面身体锻炼的重要方法,可以显著增长肌肉力量和体积,其在改善肌肉速度、平衡性、协调性、弹跳力、柔韧性等方面的素质效果明显。采用文献资料法及实验对比法,对抗阻训练的原理、抗阻训练的超量恢复、抗阻训练的交叉迁移、抗阻训练方案设计以及教学要求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冰上教学中运用抗阻训练能明显增加学生的体能储备,提高学生速滑技术水平;改变差生的弱势心理倾向,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提高了冰上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浅述形体训练对提高女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体训练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精神文明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改善身体形态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阐述形体训练对提高女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作用,旨在促进女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形体训练。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浅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分析篮球训练课后高校学生肌肉酸痛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恢复措施,以提高其参加篮球训练课的兴趣,提高篮球教学与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勇 《冰雪运动》2007,29(6):38-40
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轮滑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差,轮滑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微格教学法在高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微格教学法原是训练教育者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融合多种教学手段的一种科学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法应用于速度滑冰教学中,除提高师范生师范技能以外,对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及运动成绩有显著效果,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交往能力,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 ,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铁饼教学中表象技能训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表明:在铁饼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表象训练,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有利于学生对完整技术的掌握。并建议采用想象训练方法时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切不可和技术练习分开进行,并且想象训练应与心理训练相结合,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