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课改提倡一种新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十分认同这一观点。教师要"授人以渔",首先要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使学生"得法于课内"。作文教学,亦应如此。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学生信手拈来的写作源泉,因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教材,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在此,结合中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篇目,谈谈我的些许做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语文教学训练该怎么理解?应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思考语文训练的问题,需要思考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内容理解不透,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农村小学英语的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还在依据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仅停留在文本上,教学效果甚微。新课改提倡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文本,要想真正有效地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精心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大  相似文献   

4.
2010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银川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崔峦理事长在大会上疾呼:"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课文只是教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材料,即语文只是一种"载体"。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文只是"例子"。我们所说的语文课实际上就是依靠课文这一"载体"或者说是"例子",来教学生学习语文。那么,"教什么"便成为让广大语文教师困惑的一大难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指出:"语文课就是用课文教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即教语文本体的知识、技能与策略。"因此精心选取语言训练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培训,教师们对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普遍都能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开发课程资源,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仍然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课程资源的来源是很广泛的,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在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初中美术新课程实施四年多的调查表明,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传统课程重视"教教材",教师的创造力受教科书限制.新课程则提倡"用教材教",即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7.
统编教科书的"双线"编排系统,让"语文要素"引人关注。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存在着要素与教学脱离的问题。要素教学应避免"硬教"与"空教",实现"软着陆",要素在教学中要落到实处,应融于语文学科的专业化教学中,应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合拍,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东华 《现代语文》2013,(12):116-117
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认为语文教科书具有如下功能:智德启迪功能、语文历练功能、语言积累功能、知识扩展功能。有效地运用语文教科书,实现传递知识、发展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语文能力等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更新理念,优化教法,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切实增强语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课程重视"教教材",教师的创造力受教科书局限.新课程则提倡"用教材教",即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假如课程和学科专家以及出版单位编制教材是教材的一次开发,那么教师对教材的创造生使用就是教材的二次开发.为了实现用教材教,我们有必要认识高中化学教材二次开发思想及其对用教材教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二者是教学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和过程得以生成的前提与载体,因此,落实语文基础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许多语文教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训练"的问题了,表现在课堂上的便是不论教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该训练的也不敢训练,往往浅尝辄止,生怕别人冠以"教法不新"的帽子。有时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朴实的本色,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本色语文充盈着教师的智慧,洋溢着教师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是灵动生成的,给予学生的是精神的愉悦.走向简约,就是走向语文教学的一种高境界,就是走向语文教学的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2.
徐笑葵 《师道》2010,(2):37-38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就必须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学习积极性主要指一种学习态度,是一种对待语文学习的认真、紧张、主动而持久的学习态度.语文知识要靠长期积累。语文能力要长期训练。可是积累和训练的艰巨性决定语文学科仅靠教师的教,仅靠平时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具备一种主动意识.积极地观察世界,感悟生活,探求真理。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下构建有效的现代文教学,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提倡现代文教学以"少教"带动"多学",驱使学生主动的进行文本细读。现代文教学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备好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表明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在教学生"学",只有"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使学生取得学习的最佳效果。但是,我们有些语文老师认为"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课堂训练的内容,重在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  相似文献   

16.
陈琳 《生活教育》2014,(21):66-67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尤其是语文教材,以单元统领,它所展示给教师和学生的,是一组组类型相同的课文,虽然每个单元有一定的训练重点,但至于在教学中具体教什么,主要教什么,还都是掌握在教师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知识建构的基础上,再依据课程标准所揭示的各年段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7.
程新胜 《甘肃教育》2014,(16):51-51
正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交流信息离不开说话,尤其是青年人,都应具备较强的说话能力,以此作为立身处事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说话训练,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语文老师,其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善于表达,提高说话能力。而这种能力经过训练才能形成,因为说话不仅是表达能力的问题,更是人的修养气质的"外化",《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听说读写并重",说的能力居第二,可见,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所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一、要深入钻研课题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相似文献   

19.
学会创造性使用教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王会元 《师道》2003,(1):23-24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教语文"成了"教课文".教课本成了语文教学的惟一.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慢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结果,不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价值,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也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成了教材的奴隶.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中,国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进行了控制。而事实表明,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知识都有自己的理解,国家想把教科书中所运载的意识形态完完整整地传递给教师和学生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构成了一对矛盾。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第一,合理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加强语文考试内容的综合性;第三,贯彻新教科书观,真正赋予教师对教科书再次开发的权利;第四,注意潜移默化和建立平等的教学交往;第五,合理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作出的"另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