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运动员2010—2011年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冬训前后)的注意力、应激、训练状态、赛前情绪4项心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特征及心理状态。结果发现:运动员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心理状态是有差异的,不同性别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心理状态呈现出不同特征;运动员的注意力处在一般水平,经过冬训注意力有所提高;经过冬训运动员的应激状态均有所改善,男队员改善明显,冬训后困扰男队员的主要为比赛所带来的压力,而女队员则主要为生活遭遇和运动损伤的压力。大部分运动员的赛前状态良好,一部分运动员存在轻、中和重度的心理疲劳。结论:对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进行心理状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对运动员采取的心理调节策略、方法应具有鲜明的个体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江  单清国 《冰雪运动》2010,32(2):39-42
自从2006年都灵冬奥会获得巨大成功以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已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项目优势,后备人才的选拔已成为重中之重。从运动员选材的理论入手,根据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等方面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的选材进行研究,提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在年龄因素、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相关的科学选材依据,并以此依据对运动员进行多年、系统和科学的选材与训练,为该项目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初探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叶丹 《冰雪运动》2006,(4):46-48,5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综合分析法等,结合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能力。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结合实例,提出几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旨在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参考,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4.
心理能力是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必备能力。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自然观察法、测量法等对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优秀运动员心理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优秀运动员心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通过具体原因的分析,提出心理技能训练、运动心理咨询、建立心理对策库等方式培养运动员心理能力,以及为教练员开设心理训练培训课程等提高手段,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试析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在我国开展已近 10年。10年间 ,我国在这一项目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训练条件逐年改善 ,训练水平不断提高 ,运动成绩突飞猛进。近几年 ,多名运动员多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尤其是在第 18届冬奥会上 ,我国有 3名女运动员进入决赛 ,其中徐囡囡勇夺银牌 ,使我国女队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强队。10年的发展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很多因素有关 ,其中 ,国内比赛的发展变化对该项目在我国的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 10年来国内比赛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 ,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相似文献   

6.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优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的核心力量的诊断及训练的研究,明确核心力量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探索符合项目特点的科学有效的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指出了我国该项目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水平尚处于薄弱水平,需要进行重点训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运动成绩的快速提升,我国运动员在训练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的空中技术动作后,在落地时总是出现失误,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具体涉及运动员成套动作落点分析、滑行路线分析和运动员平衡能力,研究结果认为,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差和落点区域的不同选择是导致落地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为帮助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竞技运动以及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的本身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法,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教练员、运动员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发展及策略,目的在于了解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的发展状况,找出影响和制约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发展的经济类因子、管理类因子、训练类因子、人员类因子、科技类因子、环境类因子等主要因素,提出加强潜优势项目管理体制建设,加强潜优势项目教练员、运动员综合素质能力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提高公众认知度等促进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旨为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训练和选材的科学化,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自然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心理能力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主要包含6个主因子,分别为:专门化感知觉能力因子、注意能力因子、情绪调节能力因子、人格特质因子、意志品质因子、认识能力因子.  相似文献   

10.
王福庆  王玲  纪冬 《冰雪运动》2007,29(6):15-18
客观审视运动员在国际大赛过程中的竞技能力与拼搏精神、经验作风、意志力等综合表现,试图为我国自由式滑雪训练提供创新理念内涵。运用观察分析方法对芬兰世界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作风和竞技能力进行研究。面对突然变化的天气状况和比赛环境,世界高水平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勇敢、果决和自信的优良作风和竞技能力,令人敬佩。应全面贯彻落实"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训练原则,强化我国空中技巧运动员敢于拼搏的比赛作风和最佳竞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足球训练监控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许多缺陷之处,主要表现为训练监控主体偏失、训练监控内容单一、缺乏运动员元认知的有效监控.根据训练学、元认知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足球运动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和运动员自我监控两个方面构建和完善足球运动训练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子足球运动近年来发展迅速,其训练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实践经验等,综述了近30年来有关对我国女子足球训练的研究成果,归纳出了主要的研究方面:现代女子足球的训练特征、训练现状、竞技能力的训练等相关科学训练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女子足球运动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目前厦门市少儿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少儿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中存在着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缺乏系统性、部分训练负荷控制不合理、科学化训练水平程度偏低、后勤保障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提高少儿训练的效率;加强对教练员的培养,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医务监督;加强少儿竞技武术套路的科学化训练等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自行车训练水平不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国际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也多为女子项目,以江永华、郭爽、宫金杰、钟天使等为代表,男子短距离项目难以成为国际自行车比赛的姣姣者。因此,本文通过介绍我国自行车速度能力训练的现状,分析短距离自行车力量训练类型,讨论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训练的专项力量特征,最后探讨提升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训练速度能力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Elite rowers complete rowing-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training, incorporating continuous and interval-like efforts spanning the intensity spectrum. However, established training load measures are unsuitable for use in some modes and intensities. Consequently, a new measure known as the T2minute method was created. The method quantifies load as the time spent in a range of training zones (time-in-zone), multiplied by intensity- and mode-specific weighting factors that scale the relative stres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modes to the demands of on-water row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of the T2minute method with Banister’s training impulse (TRIMP), Lucia’s TRIMP and Session-RPE when quantifying elite rowing training. Fourteen elite rowers (12 males, 2 females) were monitored during four weeks of routine training. Unadjusted T2minute loads (using coaches’ estimates of time-in-zone) demonstrated moderate-to-strong correlations with Banister’s TRIMP, Lucia’s TRIMP and Session-RPE (rho: 0.58, 0.55 and 0.42, respectively). Adjusting T2minute loads by using actual time-in-zone data resulted in stronger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2minute method and Banister’s TRIMP and Lucia’s TRIMP (rho: 0.85 and 0.81, respectively). The T2minute method is an appropriate in-field measure of elite rowing training loads, particularly when actual time-in-zone values are used to quantify load.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练员们往往习惯于把训练分为水上训练和陆上训练,水上训练主要发展技术和专项训练水平,陆上训练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大肌肉群的专项力量,而体能训练则常常被视为陆上训练的一个方面。近几年人们逐渐关注到体能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一些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测试分析发现,游进过程中推进力的增加和阻力的减小单靠发展大肌肉群的力量和核心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发展与技术动作相关的小肌肉的力量,体能训练专项化已经成为现代游泳训练的一大特点。因为,高水平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一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如何确定每一个运动员的技术现状,找出最需要发展的短板,将专项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是现代游泳训练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强度训练对运动员肌肉围度的影响,以安徽省优秀男子皮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周的10次重复80%1RM训练。结果表明,在通过4周10次重复80%1RM强度长时间的力量训练后,队员在完成规定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被训练肌群肌肉围度有显著的增长。结论:10次重复80%1RM的强度和1min30s~2min30s的间歇训练可有效的发展肌肉围度,可作为发展肌纤维肥大有效手段。旨在通过可靠地训练强度负荷,探索发展肌纤肥大的有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和探索中国普通高校优秀跨栏跑大学生运动员赛前训练是否具有科学性,运用观察、生物力学测量、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优秀跨栏跑大学生运动员张亚菲市运会赛前一个月训练计划进行分析,对比中国现行跨栏跑训练理论得出,张亚菲的训练计划符合当今直道跨栏跑训练理论,以速度为核心,高度重视栏间节奏跑,重视快速力量训练;在训练方法与手段上,以间歇和重复的训练方法为主,以及与专项紧密结合的栏性练习;在训练结构上,增加每周强度课次数,以达到提高训练强度比重这一目标。这一研究旨在为中国普通高校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颂平 《体育科学》2012,32(5):3-11,33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训练大周期作为形成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分析了近年来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出现某些不同的看法;同时分析了全年多周期方案的特点,阐述了现代阶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