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4版)》所收录的38个学科类目2019家社科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和平均引文数作为分析依据,通过对38个不同学科的学科期刊影响因子平均值位序和学科期刊平均引文数位序进行对比,得出了学科期刊影响因子和学科期刊平均引文数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强关联,也可能是弱关联,甚至是没有明显关联的研究结论。导致这种结果,既与学科的成熟度有关,也与学科的研究层次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8~2012年所有学生的学籍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求和、百分比、标准差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学院五年间学生辍学的整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并比较挖掘了多视角下辍学率变化的情况差异和发生规律,揭示了影响远程教育辍学率的多重因素,提出了在学籍管理工作中降低辍学率的对策和注意事项,以期为远程教育的辍学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实证案例,为各远程教育院校、学习中心降低辍学率提供相关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未知总体方差和数学期望的条件下,如何检验假设H0:μ=μ0,一直是统计学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1)不需要已知某种标准信息(如μ),就能对样本平均数是否与总体平均数相一致进行检验;(2)能够为抽样推断提供先行信息,并据此作出是否抽样推断的判断,消除了抽样推断时所隐含的"样本信息结构必须与总体信息结构相近或相同"的前提条件,为抽样推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本文的方法实是假设检验理论的一种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开放教育的辍学率居高不下,尤其是英语专业,由于专业性强、学生基础差、教学内容创新性低等原因,导致了近几年来的高辍学率.本研究基于Tinto的辍学动态模型和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以深圳电大2010年春季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为样本,对远程开放教育外语专业学习者辍学进行归因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讨英语专业辍学者在学习动机、现有认知结构、输入知识可理解性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远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因素对辍学产生的影响,探寻辍学者辍学的真正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质量,减少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流失率.对远程开放教育外语专业学习者辍学因素进行研究,对于降低辍学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远程教育中面临着的高辍学率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损失.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近十年来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学生辍学原因的研究论文,得出辍学学生年龄、性别、辍学时间的特点及影响辍学的个人因素、教学机构因素及其他因素,从教学机构的管理、支持服务的保障、教师和学习者的态度、教学策略的制定四方面提出意见,以期为降低辍学率,实现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群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电力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群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根据故障类型与灰色参考序列构造,选择变压器典型故障样本构造多组参考序列,这些参考序列组构成一个灰色参考序列群.其次根据给出的新的关联系数计算方法,计算个体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然后根据给出的群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计算群灰色关联度和构造群灰色关联度矩阵.最后根据关联序识别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通过大量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实例分析,所提方法诊断准确性与可靠性优于三比值法和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诊断能力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浙江购物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消费者购买行为基本模式——“刺激一反应”模式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商品实质刺激因素归纳为“商品种类及购物环境”、“商家服务”、“商品价格与可信度”及“有形展示”四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四因子与旅游者对浙江购物地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性的关联;独立样本T值检验和ANOVA检验同样表明浙江购物地游客的婚姻、学历及出游目的等个人因素对购物地的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不同空间抽样方式对逻辑火险建模的影响,以我国东北为研究区,设计3种全局抽样方案和1种分区抽样方案,分别取得训练样本并开发了逻辑火险模型,对模型的因子和因子相对重要性做比较分析。基于4种抽样方案的模拟结果,利用内部检验子集和独立检验子集,从可靠性和区分能力检验模型性能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全局模型间差异较小,表明不同的全局抽样方式对建模的影响有限,总体来看,空间平衡抽样略优于空间系统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略优于空间随机抽样;②分区模型间差异显著,表明不同子区的火灾事件与火环境因子间关系明显不同;③分区建模的性能总体上优于全局建模,但分区建模仍受限于逻辑模型自身的非空间、全局特征;④NDVI是全局尺度分析结果中最重要的火环境因子,高程因子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可为东北地区的火险研究和采用逻辑模型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产权属性和政治关联纳入文化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框架中,以102家A股上市文化企业为样本,梳理并实证检验了其产权属性、政治关联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民营文化企业,国有文化企业政治关联性更强,表现为拥有更多具有政治背景的高层管理人员,且其政治背景具有更强的地域多元化和部门多元化特征,在并购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文化企业的政治关联性与并购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且民营文化企业并购绩效与政治关联的相关性比国有文化企业更强;产权属性对文化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具有复杂性,政治关联强度在其影响机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N-S模型对上交所国债隐含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估计,进而得出了样本期内不同到到期期限的即期利率序列,在对不同到期期限的即期利率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后发现,所有相关系数均不为1,这说明单个因子不足以刻画瞬时利率的动态特性,瞬时利率的动态特性需要由多个因子来刻画.鉴于单因子模型与事实不太相符,本文在单因子CIR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扩展,建立了四因子CIR模型,并使用卡尔曼滤波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估计.最后,本文选择误差均分方跟作为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的指标并计算得出了各期限利率序列的误差均方根,计算结果表明,四因子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务系统数据为依据,研究了远程开放教育的辍学率及辍学呈现的规律特征。依托辍学影响因素模型,提出降低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率的对策。本研究有助于远程教育机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辍学率,进而提高办学效益,使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受益于远程开放教育。  相似文献   

12.
英国开放大学在2010年发布最新报告:该校目前毕业率仅为22%;研究显示,1999年以来中国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辍学率也相当严重。这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比较国内外远程教育辍学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研究热衷于辍学模型建立,强调用教育统计分析进行研究;国内研究的突出特色是大量研究成果建立在质性研究基础上。在研究问题上,近年来国外已经从消极被动的辍学研究,转向积极主动的保持研究,开始建立保持率的实验项目研究;国内辍学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解决辍学问题的提出建议层面,而提高保持率才是辍学研究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辍学现象隐含着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辍学问题的研究旨在发现其规律性,探索提高学生就学保持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线课程研究与实践一直被“高辍学率”困扰。传统文献对其原因的消极解读是在线课程定位失准、对在线互动机制理解片面、在线学习评价主体错位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对将“高辍学率”理解为在线课程和课程学习者失败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从学习者投资理论的视角,对在线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进行重新诠释。研究发现,在线课程“辍学”是学习者的一种主动选择,同时也是线下教师策略整合及在线课程资源属性的体现。基于“高辍学率”现象中隐藏的积极意涵,研究进一步从教学组织过程、学习评价模式、共同体实践等方面对在线课程学习机制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4.
高辍学率一直是成人高等教育领域亟须面对的问题。运用CiteSpace的关键词功能明确成人高等教育辍学问题的热点及研究趋势。回顾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学习者辍学的因素。目前,我国对成人高等教育辍学率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综合国内外关于成人学习者辍学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借鉴国外研究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策分析,从“公平保障”“因材施教”“人文关怀”“扩大参与”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我国降低成人高等教育辍学率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思路,进而推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远程教育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学生流失问题也日益凸显。较高的学生流失率增加了远程教育机构的生均办学成本,给远程教育机构的社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学生流失规律及影响因素,以降低学生流失率,成为提高远程教学质量很好的切入点。已有研究采用访谈、问卷、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流失率与学习阶段、性别、年龄、专业等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按照持续比较法,我国远程教育学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者因素、教育机构因素、环境因素3大类和11小类:人口统计学因素、学前准备及技能、学习心理因素、学业表现、专业及课程设计、教育机构支持、交互、工学矛盾、家庭支持、计划外事件和社会支持。降低学生流失率一方面可以基于我国远程教育的现实情景,对学生流失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化的学生流失模型,对学生流失的决策过程进行清晰的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数据,建立学生流失预测模型,在流失行为发生前发现潜在的流失学生,以便教育机构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挽留措施。  相似文献   

16.
Using national survey data and discrete-time logit modeling, this research seeks to understand whether student aid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income and student dropout behavior. Our analysis confirms that there is a gap in dropout rates for low-income students compared with their upper income peers, and suggests that some types of aid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s of dropout. Thus, we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inancial aid type and parental income to explore whether, and if so how, different types of aid may reduce the dropout gap by income level group. We find that the receipt of a Pell grant is related to narrowing the dropout gap between students from low- and middle-income groups, although overal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ll grant and income is not significant. Loans and work-study aid both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student dropout across all income groups. Methodologicall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need to model dropout behavior temporally and to avoid main-effect bias by incorporating interaction effects.
Stephen L. DesJardinsEmail:
  相似文献   

17.
高辍学率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形象、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阻碍远程教育的正常发展,还会给辍学者带来身心伤害。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辍学者的访谈,从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入学动机、辍学原因、辍学后的心情及今后的打算等方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影响他们辍学的主要因素,包括工学矛盾、学习动力不足、情感上受到伤害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统计数据都显示远程教育的辍学率远远高于传统教育,在亚洲,远程教育的辍学率更是高达50%。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早,理论也比较成熟,但是就如何解决辍学率这个问题,成熟的理论还不多,而国内关于远程教育中辍学问题的研究较晚,理论方面也较欠缺。因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远程教育中学习者辍学的特点、原因,并相应地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期望对认识和解决远程学习者的辍学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高辍学率是困扰中外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共性问题。2010年7月英国开放大学扩大参与中心(cwP,OUUK)出台了一份最新报告《22%——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些吗?》,报告指出包括英国开放大学在内的世界上多所远程教育院校毕业率太低的现状,并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论证了高辍学率给学生、院校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批驳了高辍学率是高质量的保证和在远程教育中无法避免的论点。报告还用较大篇幅说明了降低辍学率、提高保持率的一些有效措施,包括提供有利于学生保持率的支持服务、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保持率的课程模块等。该报告给我国远程教育辍学问题研究者的启示是:在对我国远程教育辍学问题归因分析完成后,应该迅速转入对提高学生保持率的行动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20.
Reducing the number of early school leavers, those who quit education without at least a high school degree, is a key objective of educational policy throughout Europe.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 particular youngsters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face relatively high risks of school dropout. In this paper we use data from the 2009 ad hoc module of the Labour Force Survey to examine how macro-level determinants influence school dropout risks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design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racking age, ext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poverty rate, unemployment patterns) have an impact on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of school dropout ri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