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涌现出以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一批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苏州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早在1985年,苏州就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苏州就是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特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苏州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发  相似文献   

2.
虽然说中国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集权式教育管理模式,但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在教育发展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本地区教育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不断进行教育治理模式的改革。通过对地方政府教育治理模式变革的考察发现,在诸多影响地方政府教育治理模式变革的因素中,意识形态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是近些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办学模式是当务之急。一、转变观念,拓宽高职办学途径1.政府转变职能,学校自主办学国家已经明确,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从2000年起,地方所属高等职业教育的招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结成战略联盟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对地方政府而言,源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为、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等;对地方院校而言,源于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扩大资源来源和寻求环境支持等。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战略联盟具有八项特性:组织类别的跨越性、组织目标的差异性、组织资源的互补性、组织合作的广泛性、组织行为的时效性、组织结构的松散性、组织间关系的多样性和组织运行的复杂性。而这种战略联盟的具体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教育、科研和文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创新活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是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地方政府创新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价值偏好一致。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样本,对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对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国家治理有以下启示:市、县两级地方政府是国家治理的主体,需密切关注这两级地方政府的发展;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四类内容均有发展,日后仍应全面推进,不可偏废;不同地域分布的治理效果差异明显,应重视国家整体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天才儿童教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梳理文献发现,墨西哥将天才儿童教育归属于特殊教育体系,在秉承教育公平的理念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墨西哥天才儿童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地方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维度选拔与多样性培养模式构建,良好的师资保障体系等特色。对天才儿童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培养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储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顶岗支教实习既包括师范生的实习支教,也包括在职教师的置换培训,是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双赢的教育实习模式,是职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大阪府分别是中国、日本的两个重要城市。中国的地方行政层级设置存在两级制、三级制和四级制等3种形式,为行政集权模式。日本地方政府机构是在地方自治的框架下设置,层级较少。中日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都实行分税制,但有明显不同,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是“分灶吃饭”,地方只有设置很多的部门才能适应地方发展经济的需要。中地方政府官员的产生上的差异,导致中国地方政府在民生福利方面的机构设置较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构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地方社会治理的种种现实困境表明,地方政府在中国总体社会治理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仍没有获得足够充分的重视和研究。本研究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问题频发多发的背景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如何在地方政府层面进入制度化、体制化阶段,即所谓的社会管理"新常态"问题。通过选取Z、W、B、G四市为典型案例,探讨和分析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四种体制模式:"政法委体制"、"民政局体制"、"社工委体制"和"群工委体制"。每一种体制模式从牵头部门、组织结构、职能体系、治理逻辑四个维度进行界定和建构,并代表了党和政府介入、干预和管理社会的不同方式、边界条件和价值理念。针对牵头部门而言,社会管理的主体包括党和政府,两者的结合方式分为"合一"和"分离"两种类型;社会管理的目标包括"社会秩序"和"社会活力"两个方面,并可分为"秩序导向"和"活力导向"两种类型。由此,可建立一个社会管理体制的理想类型学。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差异性、中央的政策支持和重视程度、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则是影响地方政府选择不同社会管理体制模式的主要因素。社会管理体制概念模型的提出,有助于更好地深化和理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理论图式和目标路径,解析和揭示转型期国家与社会之间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推动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地方治理理论强调地方政府、社会与市场组织和公民自组织的良好合作,具有十分明显的西方社会话语特征,但在我国特殊的历史务件和体制环境中,地方治理更倾向于强势一方的地方政府的治理,形成了强政府治理的苏南模式和市场先行、社会参与的浙江模式两种典型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反映了西方话语特征的地方治理理论在中国有其自身的适应和发展空间,具有明显的地方政府主导色彩,社会的参与治理也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推进。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主导与推进。使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正朝向构建多中心治理结构、深化服务理念和由“善政”走向“善治”的趋势变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命题。传统的、单一的行政途径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反而使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走出这一法治困境的关键在于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为了推进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我们应当以坚持“法律保留”原则为重心,不断完善相应的权限划分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美、日、中三国的私立(民办)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各国资助政策框架下政府经费资助状况各异.本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比较分析了三个国家政府经费资助在私立(民办)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中的比例及其资助经费的特征,指出我国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稳定的资助体系,并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资助相结合,通过政府的资助政策介入来平衡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过于强大的市场力量.  相似文献   

13.
政府管理学校在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下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现的是政府控制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现的是政府监督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控制模式走向监督模式,是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积极努力走政府监督管理模式之路.  相似文献   

14.
“企业化政府”和“政府企业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地方政府企业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其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地方政府企业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分权化的财政体制与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地方政府财政危机、GDP导向的绩效评价体制、片面的发展观和不完善的监督体制。破解之策是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和绩效评价体制,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坚持中国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动态调谐和静态平衡相结合、适应国情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维护中央权威和尊重地方发展自主性相结合、职权对称和法制化相结合、中央与地方分权和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等"五个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处于动态演进的过程中,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进行了调整,推进了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因历史惯性及其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集权与分权之争、事权与财力之争、中央与地方之争等问题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毛泽东、邓小平都提出要以整体为主导的系统论整体性思想。在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先富与后富等关系问题上,由于客观环境、主观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毛泽东、邓小平的系统论整体性思想既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区别。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强敌环伺,毛泽东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并主张以平均来实现同步富裕。而处于和平发展时代的邓小平,立足整体,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采取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主张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和谐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的系统论整体性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政府为发起主体,利用多种手段融资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经济发展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在刺激我国经济回升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在运行中出现许多问题,已形成多种风险隐患,如不重视必将后患无穷。需要通过多种防范措施规避风险,以保障其健康运营,促使其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群地方政府府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府际关系”,通常指一个国家内各层次或各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其实质就是各级各类政府之间的管理收益关系——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网络化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若干城市群区域。城市群的出现,使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城市群府际关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行政因素。我们认为,既然利益关系是府际关系的真谛和本质所在,构建促进区域发展的城市群府际合作关系,关键在于建立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城市群政府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方治理模式的创新不能照抄西方的治理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需结合我国实情,认真分析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地方治理的内在逻辑和机制。文章以位于全国百强县的浙江省长兴县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发展中的困境,概括其成功的经验做法,并对长兴经济转型升级与地方治理模式创新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