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文中学学分制由学时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学时学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三类课程的课时为依据,其中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均有相应的学分。三好学生、单项积极分子、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以及在学科、体育、文艺、科技等各类区级及其以上竞赛中得奖者均可获得奖励学分。  相似文献   

2.
<正>一、融入德育、奖励学分,体现育人第一理念学分方案分为总则、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学分、成绩考核、毕业规定、附则六个部分,其中核心部分为学分、成绩考核和毕业规定。在学分的构成中除了传统的课程学分、选修课学分外,特意在其中引入德育学分和奖励学分,体现育人第一的观念。德育学分是学生参加德育活动的量化结果。学生通过参加学校安排的德育活动和自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经组织部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秋季开始,浙江将在全省高中全面施行课改方案,增加艺术等选修课,并将高中选修课程纳入高考招生改革的评价体系。浙江省教育厅表示,希望通过此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按照新的课程方案,浙江的普高生必修学分将从116学分减到96学分,而选修学分则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包括艺术课程在内,普通高中的选修课共被扩展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4大类。不仅如此,新课改还将允许学生跨班级、跨年段,甚至跨学校选课,同时全面实施学分制度和弹性学时制度。  相似文献   

4.
建立筛选制度是一项奖励冒尖、鞭策后进、促进人才竞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硕士生的课程学习要占据研究生学制一半的时间,而中期筛选恰好又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因此课程学习情况的好坏就是中期筛选要考核的主要内容。如果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考核方法得当的话,那么评价研究生学习情况的好坏就可以用学习成绩和学分(或学时)来说明,学习成绩反映了学习质量,学分或学时则反映了学习数量。但若进行比较筛选,还必须把各专业研究生之间纷繁交  相似文献   

5.
记者: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标准》研制的背景以及它在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李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高中阶段的课程分为8大领域,分别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历史、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各个领域包括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2个科目。全部课程采用学分计量学习历程与成绩。高中学生必须修得14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其中116分为必修学分,其余为选修学分,每个学分对应18学时的课程。信息技术科目在116个必修学分中占4个学分,学生在信息技术科目必须取得…  相似文献   

6.
汤伟 《现代教学》2014,(10):26-26
课程评价对学校课程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是课程实施的指挥棒。我校基于校情与学情,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快乐课程”体系,称之为“F—U-N课程”,并确立了“展示即评价”的理念。我校以展示为主线,将学生成长手册、课程评价手册《智慧学分卡》、“摘星”评价机制进行有机统整,并通过梦舞台、主题节展示、游园活动、小主持等一系列展示平台,让更多在“摘星”评价、学分评价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拥有展示其个性与才能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规定,普通高中必须按要求开设足够学生任意选择的学科选修课、地方选修课和学校选修课,以便学生修满规定的选修课学分。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质量评价监督制度。在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形成素质教育评价观 评价主体在理解新课程计划培养目标中,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的评价观。选修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是促进教师师德与业务不断提高的评价,是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进行的评价。选修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选修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曹志江 《教育科学》2001,18(2):19-21
活动课程以其很好的学生参与性、创造性以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等优点受到了中小学的重视,但是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存在着用学科课程的评价方法评价活动课程的问题,本文对活动课程的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理论给出评价的案例,提出建立活动课程“档案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石 《班主任》2000,(6):20-20
近年来,新加坡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年1月,新加坡教育部长宣布,将原有的“课外活动”改为“课程辅助活动”,并规定了相应的奖励标准。也就是说,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分数并计入学分。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和评议法等。"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时,充分考虑将上述开放式的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进行统整。  相似文献   

11.
一、人体生理学本课程 5学时 ,课内学时 90 ,电视课 2 7学时 ,开设一学期。人体生理学是医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课程打好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 :绪论 ;细胞的基本功能 ;血液 ;血液循环 ;呼吸 ;消化和吸收 ;能量代谢和体温 ;排泄 ;内分泌和生殖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本课程的后续课为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等及临床各学科课程。二、医学生物化学本课程 5学分 ,课内学时 90 ,电视课 2 7学时 ,开设一学…  相似文献   

12.
陶树生 《辽宁教育》2006,(12):12-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作为非学科课程,它在课程评价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在国家试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尤为强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真正落实发展性学生评价呢?依据我市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实践教学地位的上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关系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学习量是影响学分、学时换算关系的核心因素,学生的学习量除了教师授课时间之外,还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时间,而后者正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换算的不同之处.明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影响因素,对于高校课程改革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包黎 《现代教学》2010,(1):141-141
探究型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和应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型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究型课程的评价要求教师在设计评价时,改变单一的结果评价方式,建立定量与定性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自评与互评结合、综合和发展结合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应以课程的性质和特征为依据,树立重参与、重过程和重发展的整体评价观,课程评价的实施与学分认定应该坚持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档案评价。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在网络条件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流程,以及阶段评价(开题、研究过程、结题)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全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6.
大学学生评教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大学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分析了影响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设计的因素,同时论述了学生评教结果与班级大小,课程性质,教师职称,课程学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统设专业课,计划学时72学时,本课程4学分。  相似文献   

18.
高中新课程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学生物理学习过程的评价,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笔试、实验操作、课题研究、行为观察、成长记录档案、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物理教师与学校要积极探索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高中物理新课程以相对独立的各个模块作为学习基本单元并认定相应学分,因此,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必须围绕着模块来进行。基于课程模块的物理学业成绩评价,由学校自行组织,主要由过程性评价和模块终结性测验两个方面构成,两者应该分开报告,其结果作为学分认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教育局近日颁发中职学校试行学分制的意见,以使中职生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市教育局规定,实行学分制后,学校要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学生在导师或班主任指导下,按个人意向,可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在中职学校之间或由普通高中转入中职学校的,相同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学生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还可折算为一定奖励学分。三年制中职学生获得140~160学分、四年制获得190~210学分,操行评定合格就可获得毕业文凭。提前修完规定学分的介绍,目前武汉市试行的学分制为学年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实行弹…  相似文献   

20.
依据国家对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占据八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领域,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为23学分,占学生144毕业学分的15.9%,其比例之大,可见此课程在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